护理干预对精神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影响

2018-07-16 08:31文利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均数精神分裂症体重

文利琴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精神分裂症病程偏差,往往需要患者长期的规范用药,用以控制病情。临床常用的几种精神药物用药后常导致患者的体重增加,甚至发展为肥胖[1]。这对其中的女性患者打击很大,对治疗的消极影响也并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护理干预对精神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本次研究抽取我科自2015年的8月至2017年的1月所诊治的7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每组纳入36例患者,两组资料如下:干预组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是(40.6±6.6)岁。常规组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是(41.4±6.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均口服抗精神类药物施治,常规组患者用药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则针对此类患者应用精神药物后存在的肥胖状况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对以往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精神药物治疗后肥胖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积极分析预防对策,将施护重点明确;开展随访工作,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切实需求,调查精神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看法以及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干预内容,同时查找“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应用精神类药物肥胖”类文献用作参考,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保障对此类患者施护有效、有序;患者开始治疗后,护理人员要先完成对其资料的收集,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护理计划。②认知干预,加强此类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灵活选择开展教育的形式与时间,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说明常见的症状与诱因,强调遵医嘱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为患者详细讲解精神药物的用量、剂量及需要哦注意的事项,说明用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消极对待肥胖的危险性。定期开展健康讲座,邀请患者前来,进行集体性的演示与讲解,为患者传达一些疾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观念进行纠正,让患者明白不是多吃、多补就一定对身体好,以及患者就要少运动、多休息[2]。此外,我们发现,家属的态度及意见对此类患者来说意义积极,固家属的健康宣教也不可忽视,与加强做好沟通,告知此类患者的看护要点,取得患者的配合与支持,共同完成对患者的悉心护理。③心理干预,鉴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特殊性,实施心理干预需要具备专业心理知识储备与心理护理技能的护理人员,若有必要,和心理医师共同配合完成。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在生活、治疗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帮助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抵触、倦怠情绪,促进患者从根本上认识肥胖的危害,定期将积极的治疗效果告知患者,为患者讲述一些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信心。④综合性干预,用药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并对用药次序进行针对性调节。要求护理人员熟知各类精神药物对患者体重影响的强弱,帮助患者进行个体化调整[3]。此外,常用精神药物均存在一定的镇静效果,固在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可在白天少用或不用存在较强镇静效果的药物;日常生活方面,了解患者存在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指出不良生活习惯对患者的影响,嘱咐患者对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醒患者定期进行体质量测量并予以记录,让患者重视自身体重的变化,从而将此化为动力,积极控制体重增长;饮食方面,由于女性天性偏爱零食,对体重影响较大,要加强宣教,让患者控制食欲,尤其减少零食以及热量较高食物,日常以纤维高、低糖、低脂的食物为主,多食用新鲜的蔬果,确保应用更加均衡的摄取,而在用药期间,鉴于精神药物对体重的影响,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灵活调整营养策略,将每天摄入量适当减少30%[4];邀请患者参与制定运动计划,根据患者的喜好,帮助患者选择适当运动方式,鼓励患者若病情允许量在白天将卧床时间减少,多参加一些活动锻炼,若患者的体重有明显增加,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及频率,若患者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偏差,可在运动后设置一些小奖励。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进行评估。由同一组人员在接受护理前后帮助患者进行BMI测量,并对比两组BMI均数。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获得数据、资料输入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s代表数据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对治疗完全依从人数更多,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BMI均数比较:用药前,两组患者的BMI均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用药后的BMI均数更低,表明干预组在用药后肥胖人数更少,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BMI均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BMI均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用药前 用药后干预组 36 22.5±1.1 23.9±2.3常规组 36 22.3±1.3 27.5±2.7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在目前还属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类疾病,由于此病主要是阴性症状表现(如认知障碍、兴趣缺乏、情感平淡、意志缺乏等),针对这种情况,多主张应用药物金俊秀治疗,通过长期、规范的用药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症状[5]。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精神药物在用药后普遍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给这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乃至生活治疗均造成了不小的消极影响。应用精神药物后的体重上升是这类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治疗后,超过一半的患者会表现出体质量增加,甚至发展为肥胖[6]。尤其是其中的女性患者,我们发现,女性患者用药后肥胖的风险更高,主要因女性患者运动量与男性相比较低,加之喜好零食以及用药后食欲增长。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肥胖导致的外形改变无疑会对其造成很大打击,不仅影响其信心的建立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更有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认为肥胖是服用了精神药物导致。但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按时、按剂量用药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予以重视、加强干预,帮助女性患者减轻体质量,并积极参与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此次研究予以干预组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首先对既往女性分裂症肥胖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因素,将施护重点明确,在患者入组后进行准确评估,掌握其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施护计划,在开始治疗后以灵活的方法开展健康宣教,实施心理干预,并在日常生活、用药、饮食、运动方面积极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对治疗完全依从人数更多且在用药后的BMI均数更低,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充分证明,精神药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针对性的予以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这类患者有效控制体重,强化提高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率,对预后的保障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均数精神分裂症体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