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式课程建设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2018-07-17 09:24张颖香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思想政治

张颖香

【摘要】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模式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时效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论证的实践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六位一体”式课程建设模式,依托新媒体时代,分别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交流研讨、社会实践、学科竞赛、表彰评优等六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多维度、立体化教学,共同发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 理論课 “六位一体”课程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6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特征之一,在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然而,面对社会经济形态、生活方式、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容与方式上,创新发展之路缓慢,在教学效果、课程影响力上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时效性?经过多年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六位一体”教学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模式。对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效果显著。

一、“六位一体”式课程建设模式主要内容

如图1所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位一体”式课程建设模式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教学、学科竞赛、表彰评优、交流研讨等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统一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形成教育合力,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加深。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对应相应的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位一体”课程建设模式六环节、六目标见图2。

二、“六位一体”式课程建设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位一体”课程建设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和意识形态引导,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课堂教学:加深理论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堂教学的魅力更多的体现在教师的授课水平。为此,对于授课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要体现对于这门课的认识和理解,要有较全面的知识,对于其它思政课要熟悉,对于国家大政方针、时政热点、国际关系等要熟悉,并能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使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的知识点,从中受到教育。因此,课堂的感染力是对教师的一个基本的要求。从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组成来说,多是专业教师,师资较单一,如果将一些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劳模、道德模范人物、军人、校内外党政干部及各界成功人士等组建成思政讲师团,讲授更多的专题,能较好的整合各自优势,拓宽学生的视野,会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

从课堂内容来说,有些高校把大学生入学教育、校史校训、职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关注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对于健全大学生人格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网络教学:网络课堂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因此,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高校及思政教师必须加强网络化建设。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凸显教育主体地位。

新媒体时代,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传媒由点及面、单向传播、主流垄断等的传播方式,开始出现交互传播、信息共享、传播更大众便捷等特点。手机为视听终端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如何运用新的媒介,增强思政课的效果和提高生命力?网络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往往我们课堂上讲的内容,在现实中又有了新的版本和参照,国际形势飞速变化,令学生眼花缭乱。教师如何能更贴近学生实际进行答疑?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答疑是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不分时间、空间,随时与学生交流。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常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如通过飞信、博客、易班、邮箱、微信群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进一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针对大学生网络一族的特点,一些高校开发了课程APP软件,学生通过下载,可以实现和教师的即时互动,教师通过上传教育视频、课程作业等,实现和学生零距离互动,深受学生欢迎。慕课的出现,也极大地便利了学生的在线学习,拓宽了教学渠道,能够有效的填补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抵达的领域。寓教于乐也是网络教学的特点,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当今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学生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双重教育空间的考验,如果教师不能深入学生的虚拟世界进行有效地引导、学生就某些热点问题、敏感问题不能从思政教师这里得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将很容易偏听偏信,混淆视听,我们也将会失去一个重要的教育阵地,不利于高校和社会维稳。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教学,越来越引起高校重视,正确引导,及时疏导,防患于未然,使教育更具有时效性。

(三)交流研讨:启发自主学习

交流研讨往往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大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通常主题性较强,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学生往往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讨,点燃思想,启迪智慧,学生在动脑动心的交流中,完成自我思想的升华。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人是以本身经验来解释现实、理解世界并赋予意义的,因此,在学习中他强调个人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以及重视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与问题相结合,以交流研讨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方面使知识由外向内转移和传递,知识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能力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具体做法为:在授课前,把学生讨论的内容和思考题事先布置给学生,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答案,通过找资料、师生交流等梳理材料,课堂上要求个人自主发言或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进行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就某一热点问题,学生会进行激烈的辩论,学生的参与度高,表现活跃。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受学生欢迎,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思考,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教师课堂有针对性的引导,加深了教育效果。

(四)社会实践:理论现实解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社会进行理论探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讲述的每一章,都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法律实践,如就 “图书馆占座”、地铁上给老人让座等问题组织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并进行总结交流;如结合理想信念内容的学习,指导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活规划及五年、十年人生目标规划,动员学生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坚定共产主义信仰;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道德的学习传承,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道德规范的学习,引导学生现实中遵守规则;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求学生加强生活中的守法宣传。每年暑假,高校都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农村、厂矿、军队、企业等进行实地调研,也是将课堂所学知识在现实中寻找落脚点,加深课程的理解渗透过程,是一种很好的实践解读理论方式。如上海立信會计金融学院,近年来暑假组织学生参观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赴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学习方永刚事迹,赴徐州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赴河南参观中华文化发源地、组织学生到一大会址、嘉兴南湖、延安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到宝钢、浦东金融中心、洋山深水港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拓展训练营、走访校友等活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党团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大德育项目建设,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五)学科竞赛:培养综合素质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团队精神和意志,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有助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平台,举办各类思政学科竞赛,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的重要载体。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定期开展活动,如举办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知识大赛,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国内外形势,激发学习兴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成立大学生爱国剧社、形势与政策社团等,举办“三农”问题调研报告大赛、党史知识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等。加强学生课内学习、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形式。通过学科竞赛、社团活动,大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综合素质。

(六)表彰评优:激发专业兴趣

表彰评优能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论文选编,评选学生优秀论文,评选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进行优秀课件评选和“精彩一课”评选,进一步促进课程化建设,鼓励教师的积极性。精品课程的申报,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抓手。

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育人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六位一体”课程建设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协同育人载体,从传统的平面教学走向立体化多空间构建教育模式,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始终,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的认同和践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需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人格塑造等方面会发挥重要的引领导航作用,真正实现学生对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报名参军入伍支援国防,参加“三支一扶”,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了人生价值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侯勇求,孙其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月19日.

[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2月27日.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010-07-29.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思想政治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