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日用之良器,观民生之流变

2018-07-17 10:37
中华手工 2018年6期
关键词:技艺设计师

古人善于将各种天然材料制作成日用器物,陶器、砂器最先出现在人类生活中。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在现代匠人的手中依然鲜活如初。

手艺的智慧构筑起中国独特的衣食住行传统,并在精工细作中营造了一个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器用世界,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便潜藏其中。“手艺·民生”器物展以良器为理念,集结国内20多家优秀品牌和创作团队,从木、陶、竹、漆、织、绣、染、金工8大手工艺门类着手,呈现古人与现代设计师、生活与思想的对话。

现场的展桌以竹柱为支撑,不仅能自由拆卸,还能再回收利用。300多件蕴含传统技艺和当代审美的日用器物乱中有序地排列开来。一把质朴的陶壶,一张黄铜书签,一针一线、一衣一食,无不透露出现代工匠的巧思与生活美学智慧,并让人们从中窥见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大司漆器,千年不朽

漆作为一种涂料,可以生于万物之上。它与银朱、钛青等不同的矿物颜料混合,能调配出各种艳丽的色彩。再加上贝壳、金箔、琥珀等,又能生出螺钿、梨子地、研磨、堆漆、犀皮等数百种漆艺技法,极尽繁复华美。但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漆被化学漆、腰果漆替代。幸运的是,总有一些人深怀对漆艺的信仰,默默坚持做漆器,传承与发展蕴藏中国传统智慧的漆文化。

《朱金斑菠萝漆称砣印章》

王黎阳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漆制作技艺传承人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漆画专业、师从中国漆艺界泰斗何豪亮的王黎阳,对漆艺创作情有独钟。从业十几载,他以雕刻、镶嵌、彩绘和堆漆等技法见长,在家具领域颇有造诣。受市场影响,他开始制作印章、折扇等小物件。这款印章以昆仑冻石为底,加之纯天然大漆、矿物料、琥珀、黄金等材料,完成裱布刮灰上漆的底胎工艺制作。再辅以起源于三国时期的菠萝漆工艺,漆层有一百多遍。制作出的图案取决于表面起皱和点纹上1氐起伏的变化,美得不可方物。

《榴映小山》

刘帅 器度工作室创始人

这组作品以石榴壳为胎底,运用传统犀皮漆技法,经过数月反复的髹涂、研磨、揩清和推光等四十多道工序之后,呈现出行云流水、变幻莫测、层次丰富的视觉观感。这种肌理自然灵动与天然的胎体、材料相呼应,也正应证了创始人刘帅“器物实用”的创作理念。

《剔犀心形盒》

何鹏飞 何漆坊创始人之一

如果说大漆是慢工出细活,那剔犀便是手上见功夫。用黑红两色特制天然大漆在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地反复漆涂,累积到一定厚度,再用刀加以剔刻。雕刻时刀锋呈“V”字形,刀口均匀圆润,雕刻后的斜面露出不同层次的纹理,黑红交替随着纹饰的轮廓回转,通过打磨后再用手心蘸植物油、砖灰、面粉反复推磨,方能显出光泽。

旧时的剔犀漆器主要以杯、盏、罐、盒等小器物为主,且纹样单一,只雕线条简练的“云纹”。如今的剔犀漆器早已打破传统的窠臼,从大小、造型到纹样都与以前大不相同。何鹏飞在纹样中加入了心形、汉字、图腾等新图案,令人眼前一亮。

《洒金地朱漆推光琴桌》

陈巨涛 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

这套琴桌为古琴演出而作,形制采用明式经典样式,木胎为楠木老料,通体裱布。设计师特意采用鲜亮的红色,撤金色颗粒后,多次髹涂朱漆,打磨推光而成。

《雕漆便携本》

开物成务

雕漆,与景泰蓝、玉雕、牙雕一同被列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不过,雕漆工艺非常特殊,是在材质柔软、易于变形的漆层上进行雕刻。开物成务工作室以雕漆为传统工艺元素,通过科技、工艺、装备的创新,运用设计的力量,将其应用在笔记本上,為书写记录平添一丝乐趣。

刚柔并济,花火重生

景泰蓝、珐琅、花丝镶嵌……这些旧时专供皇宫贵族享用的传统金属工艺,经过手工匠人和设计师之手,将它们应用在书签、吊坠、茶壶等器物上,融入现代生活里,让更多普通大众能够享用充满中国气质的身旁美物。

《望》

卢雨梦 独立设计师、伊夕工作室创始人

设计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师卢雨梦几乎每款作品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元素。

首饰系列的灵感来源于窗,透过精心营造的空间关系,从幽微中见广大,进而探索东方女性细腻、婉约的精神世界。作品一方面借“窗”进行情绪的表达,另一方面,运用陶瓷与贵金属不同属性的材质冲突,探究人与物的关系。

《流光溢彩》

熊松涛 熊氏珐琅第三代传人

《流光溢彩》花瓶选用纯度高达99 99%的白银做胎底,在工艺上大胆创新,用錾刻技法做出纹饰,再施以透明珐琅釉料,比普通的珐琅作品更具立体玲珑之美。

《蝴蝶》银花丝书签

何洋 阿仅工作室创始人

蝴蝶、折扇、莲花……这些银花丝技艺中很少用到的元素,被设计师何洋大胆启用,将它们融入书签里。

美、传统文化与实用性三者结合,让书签不只是功能性物件,也能作为装饰物。

《大水钵》

胡明 器而不舍工作室创始人

徽州有句古话:“荒年不饿手艺人”。胡明抱着这样的信念,在手工艺领域一干就是20年。他从茶事入手,围绕“器”衍生出铁、银、陶、木、竹、布等材质的作品。这件《大水钵》运用锻造工艺,根据材料自身的特点,随形就势,营造出古朴厚重的感觉,又透出一股极简之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匠刻年轮,时光造物

天子之六工,木为其一。上至恢弘建筑,下至日用良器,木艺承载着国人上千年的美学智慧与设计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设计师们更喜欢从日常生活里汲取灵感,研发出实用又美观的木艺作品,让平凡的日子也能横生妙趣。

《斗牛犬纸巾盒·佐罗》

黑木 柘犀工作室创始人

纸巾盒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怎样才能赋予其新的内容?这是黑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无独有偶,家里的斗牛犬给了他灵感。根据斗牛犬的造型,他采用对比强烈的非洲柏木和北美黑胡桃木,利用现代化数控设备结合传统榫卯结构,再用食品级木蜡油提亮,用欧洲进口木工胶进行黏合,既保证了纸巾盒的坚固度和精密感,又让人在与纸巾盒接触时感受到原木作品的柔和与温暖。平常的生活由此变得生动起来。

《满嵌唐琴纹檀木长钱包》

端木良锦

一次博物馆之旅,让祁天与木镶嵌唐朝琵琶相遇。回国后,他便与好友李渊君、李煦成立了端木良锦工作室,复活古老的木镶嵌工艺。学芯片制造的李渊君钻研出一套独属于木嵌技艺的编程,用机器让每一片木头得到最精确的切割,再结合传统的手工制作,将镶嵌缝隙误差控制在0.1毫米之内,这比木材本身的棕眼和纹理还要细小。高难度的木镶嵌技艺和材料的限制,让这件长钱包作品成了绝版。

《盛放》镶齿梳

谭木匠

椭圆和柱状形的梳齿让梳发的过程顺畅而不伤发质:精细的手工雕刻配上民族特色的绘画。一把木梳,在谭木匠设计师的打磨下有千般模样。好木沉香,匠心不忘。

《太湖美》缂丝手包

刘德耀 朴度工作室创始人

以圆角矩形结构的包为基础,运用缂丝、苏绣、打籽绣、宋锦和乱针绣等侣种工艺,集合26位匠人和设计师,耗时643天,呈现32款作品。《太湖美》手包便是其中之一。在手包表面缂丝技艺,辅以山水画,飘逸灵动的感觉跃然眼前。方寸之中有山水,规矩之下有方圆。

材美工巧,以用为美

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日用品到建筑庭院,竹艺渗透着自然的技艺之美,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竹文化。

《大雨落地灯》

Nature Bamboo自然家

作品运用鸟笼竹丝工艺,采用传统竹圈斜切做法,再将隐隐绰绰的竹叶紧贴于灯具内壁,使灯具在实用的基础上兼具纤细、优美清新和强韧的特点。设计师易春友和谭雪娇坚持挖掘天然环保的制作素材,创作出适合现代生活美学的自然家品,以最质朴的形态,呈现出一份独特的纯净。

《竹篮》

令竹

竹林间荡起古朴之风,茶桌旁弥漫着翰墨书香,竹友三三两两,笑谈诗意情长。这是爱竹人季存曾经的梦,他将理想融入作品里。选用上好的湘妃竹,用酒精灯烘烤成形。接着配花,再以榫卯之法拼接。巧物遇慧心,就此天成。

泥塑万形,窑里乾坤

从六七千年前的彩陶开始,人类的生活便与陶器密不可分。从实用到艺术,再从艺术转向实用,一块平淡无奇的泥土,融入创作者的思绪,便可烧制出形态万千的作品。可以说,一件陶艺作品里,藏着创作者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

《火痕柴燒花觚花器》

火痕工坊

花器之上品,非柴烧莫属。设计师廖天浪运用柴烧技艺,烧制出来的作品釉色层次分明,黑釉哑光质朴,通体暗彩纷呈。色泽渐变,随意插上一枝花,便美得不可方物。

青花器皿

山晓伴物

作品以植物与动物为题材,用手绘青花装饰技法,再结合暖色檀木,给平淡无奇的陶瓷杯赋予新的生命力。恰如其分的色彩对比、纹理搭配,相得益彰。

《彝族一家》

钟鸣安陶

见惯了用陶土制成的茶具和花器,以三峡景色与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陶器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荣昌安陶”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钟鸣采用荣昌粗陶红泥,经过手拉坯、塑形、刻二方图案等工序,素烧而成。夸张的装饰和形式美学,将彝族一家赶集的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

荥窑茶器花器

荥窑生活美学馆

作品线条流畅、造型简练。最吸人眼球的还是渐变绚丽的颜色,自然镫亮或自然亚光,颠覆大众对传统砂器非黑即银的认识。而这,都源于叶骁对传承千年的荥经砂器配方的改良。新工艺、新设计、新理念……使砂器摆脱了原有的粗糙之感,色彩和形状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以简朴之心,还原器物之道。

经纬织物,纵横承序

经纬织物,交织华美纹理与文明长河;纵横承序,沉淀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在新面料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现今,庆幸依然有人守着麻、棉、毛、丝等天然材质的手作织造技艺,使我們有机会感受到丝丝入扣的温柔触感。

《红茶灰植物染抱枕》

闲云夏布

这款红茶灰抱枕,简约却不简单。设计师廖翼以夏布为载体,运用植物染技艺进行染色处理,呈现出恬淡质朴之感。另外,他还从茶周边产品出发,开发出茶席、抱枕等作品,让夏布重新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缂丝系列作品

焱鼎设计

手包、皮鞋、背包……在Kè之家,这些作品都大面积使用着独家研发的缂丝面料,令人不由得惊叹,纤细脆弱的丝线,竟有如此之多的变化与坚韧的力量。秉承着“用现代科技和工艺去激活古老的手工艺,给古老的手艺赋予各种可能”的理念,范炜焱和团队做了很多尝试,构筑了一个丝线之家,穿、用、住、行一应俱全。雅致的色调,空灵的布局,在白色空间的衬托下,让人感受到的是大牌、时尚与设计,亦不失人文之调。

《水色云台》

东家智造

作品运用传统蓝染技艺,结合现代图形创意手段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将连云港云台山的美景呈现在围巾上。分开看,每条围巾的图案各不相同,但将它们挂起来,又连成一幅整图,创意十足,是做室内装饰的不二之选。

《野趣》

天染无尘

传统蜡染多以图案为主,缺乏浓淡变化。无尘在蜡染的基础上,尝试用国画水墨的技法,去制造变化和灵动的感觉。经过构图、填蜡、浸染、脱蜡等十几道工序,成功染出层次丰富的“野趣”。

《缂丝手包·灰地橘色宝相花款》

如梭坊

作品以真丝为原料,生丝为经,彩色熟丝做纬,采用“通经断纬”的织造方法。成品平整光洁,图案正反如一,视若万缕晶珠。这款手包的图案源自寓意吉祥富贵、生生不息的宝相花和缠枝莲纹样,采用几何形构图,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致。内含金属包带,可作手袋或挎包两用。

《游园惊梦》

梨园旧梦老绣坊

《游园惊梦》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广的戏曲剧目之一,粉色系戏服亦是《游园惊梦》演出常用戏服颜色。作品以民国戏服老绣片为基础,融入戏曲元素,正面是完整的格桑花图案,背面靠同色系拼接而成。整体与仿珍珠口金色调和谐,适合搭配旗袍,让百年光阴凝聚在方寸之间。

《绣出一片桃花源》

酉州苗绣

作品在传统苗绣技艺上进行再设计,融合双面、立体刺绣和编织技艺,辅以珍珠、玛瑙、玉石等天然珠宝及奥地利水晶为辅助材料制作而成。值得一提的是,《绣出一片桃花源》系列饰品均出自于酉阳县各贫困乡镇的妇女和有身体障碍者之手,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技艺设计师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设计师的存在
推荐一个设计师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