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和预防对策

2018-07-17 03:18匡柳英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职业暴露血源性预防对策

匡柳英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对本单位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地点主要发生在采血处和医用垃圾存放处,暴露环节以锐器伤为主,多发生于工作人员操作中,暴露病原体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结论:大部分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防护意识,执行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

【关键词】 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227-01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暴露于血源性病原体的危险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手术刀、剪等锐器刺破皮肤,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携带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者被这类患者抓伤、咬伤,从而可能引起经血传播的疾病[1]。现就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和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本单位发生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共挑选本单位中120例身体健康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有采血人员、检验师、实习生等,年龄分布在21~55岁之间。

12调查方法根据本单位中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信息,包括暴露点、暴露环节构成情况、锐器伤的操作环节等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

2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职业分布大致有采血人员、检验师、实习生、清洁工人,暴露地点大致有采血处、医用垃圾存放处,这两处为主要暴露点;暴露环节构成包括针刺伤、锐气劃伤、污染眼结膜、锐气切割伤,主要以锐器伤为主;暴露病原体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丙肝,主要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居多;锐器伤的操作环节发生于工作人员操作中、操作后整理用物时、处理废弃物时,主要多发生于工作人员操作中。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3讨论

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一)防护知识和能力欠缺临床工作中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正确的防护意识,对暴露后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未使用防护用品或不规范使用防护用品,执行力不足,没有规范落实保障制度,尤其是新上岗的医务人员、见习生、实习生等。这是由于我国职业防护研究起步较晚,教育培训体系滞后,医学院校未设置系统的职业防护课程,医学生上岗后缺乏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导致防护意识薄弱,防护能力欠缺。(二)工作量大,长时间紧张工作在频繁加床、危重患者多的科室,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生理与心理疲惫不堪,注意力下降,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三)流程不合理已污染的针具及利器处理流程不方便、不科学、存在漏洞,医务人员工作中配合不默契,造成对方伤害。(四)环境因素病区拥挤,操作台及操作间狭小,声音嘈杂,光线昏暗也容易使医务人员心情烦躁,出错,受伤概率增加。(五)相关管理,保障制理缺失我国对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干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到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普及、行为执行率,工程干预、医院管理等方面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少医院因为经济利益等原因,还未按规定购进足够数量的职业安全防护用具。没有首选使用带有保护装置的医疗器城等[2]。

对此,各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比如(1)手卫生在接触患者之前、进行无菌操作之前、接触患者之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和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之后应正确进行手卫生。 (2)在可能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工作场所,禁止进食饮水、吸烟化妆或摘戴隐形眼镜;禁止食品或饮料湿置于储存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质的冰箱、冰柜及其他容器中;禁止用口吸吮血液或其他潜在污染物。 (3)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手部皮肤发干破损或者在进行手套破损率比较高的操作时,应带双层手套。禁止一切没有保护的操作,如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4)实验室人员在从事可能导致泼溅、飞溅和产生气溶胶等潜在性感染物质的职业接触工作中.应配备经过国家认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他适宜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机械防护设施,如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罩、离心安全杯、密封离心转头和动物保护笼等。在进行操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防止头发接触标本或培养物[3]。(5)在标本的采集、接收时不能污染容器的外部,运送过程中防止破碎和外溢。应保持操作台面清洁,如有标本液溅出时,应立即消毒,如污染物体表面或墙面、地面时,应立即使用消毒剂处理。(6)做好安全注射,预防针刺伤安全注射要求注射人和被注射人均不受到任何可以避免的伤害,注射产生的废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①禁止手持针具、锐器随意走动。②禁止徒手传递棵露的针具等锐器物。③禁止双手将针头等锐器复帽。④禁止用手弯由被污染的针具。⑤用后的锐器放入专用的利器盒。⑥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可以直接按照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置,不需要经过毁形或浸泡处理。(7)正确处理污染锐器①被污染的锐器应放置至密封、防刺破和防渗漏的容器中。注意勿盛装过满。②存放污染说器的容器应尽可能放在靠近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以方便安全使用.使用时应竖放、定期更换,注意手勿伸入容器内。(8)专人回收集中处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现状及预防措施的分析发现,大部分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防护意识,执行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春玲,邓双艳.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依从性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年18期

[2]彭凌,林燕,郑舟军.余思思.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因素调查及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8期

[3]章玉兰,杜菊媛.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7期

[4]蒋春涛,林霄,李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J].重庆医学,2011年36期

[5]舒翠君.循证理念在手术室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03期

[6]甘健玲,林奇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J].河北医学,2011年08期

[7]杨雪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护[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6期

猜你喜欢
职业暴露血源性预防对策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浙江天台县森林防火现状及预防对策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