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方法学在中职中专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8-07-18 07:44蒋冬芳周翠屏黄荣道廖土兰
智慧健康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资料方法学实习生

蒋冬芳,周翠屏,黄荣道,廖土兰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99)

0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发展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重视发展中职中专卫生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技能的人才进入到社区和农村服务[1],临床护理教学是学校理论教学的延续、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是单纯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护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2],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对于护生以后的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职卫生职业教育招生的基本条件相对比较低、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部分学生不是自愿学习护理,但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有思想、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生的自身条件给临床护理教学困难。我院自2016年起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引入追踪方法学,取得较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临床护理实习的中职中专卫生职业学校的女性实习生174名,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名,对照组年龄17~24岁(18.39±1.54)、观察组年龄13~22岁(18.16±1.63)。两组实习生的年龄、性别、实习科室、实习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岗前培训、按照护理部安排科室顺序依次到不同科室进行临床实习、出科前由带教老师或护士长进行考核的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追踪方法学。

1.2.1 成立临床护理教学小组

成立三级教学由护理部主任为组长的教学小组,组员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科室总带教、带教老师组成,职称要求本科毕业,在本专科工作满2年以上,取得护师职称的人员。

1.2.2 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细化所到科室教学内容,并根据实习生在科室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同时持续跟进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再调整实习计划。

1.2.3 制定追踪方法在中职中专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和方法

(1)确定追踪个案。临床护理教学小组根据实习生在科室实习进度有计划组织小组成员到科室进行现场的核实与指导。(2)临床护理教学小组除常规追踪外,各科室设专人负责监控指导,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落实效果及纠偏,实习生出科前对所在科室教学进行反馈。(3)对于教学质量未达标者即向临床护理教学小组和护理部上报,小组组长再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整改。利用鱼骨图、根本原因分析法等质量管理工具找出个案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事件的每一个环节中找出可能造成的因素,从管理者、参与者、患者因素、外在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问题原因,再通过现场查检,找到问题根源所在[3]。(4)制定整改措施及实施督查表。针对存在每个问题临床护理教学小组根据九要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实施,阶段跟进,督查改进效果,总结经验,持续改进。(5)效果评价及反馈。临床护理教学小组通过个案追踪实施实时监控及对过程的跟踪,建立临床护理教学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每季度给予分析总结,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3 效果评价

1.3.1 实习生理论知识、 临床护理技能成绩

在每个科室实习结束前3天由科室总带教老师组织理论、临床护理技能考核。

1.3.2 满意度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料整理完整性3个方面进行调查,由临床护理教学小组在教学末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单独完成,现场回收。发放问卷174份,回收问卷174份,有效问卷17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理论、临床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理论、临床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2.2 两组实习生对护理教学满意度比较[n(%)],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对护理教学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料整理完整性比较[n(%)],见表3。

表3 两组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料整理完整性比较[n(%)]

3 讨论

3.1 传统临床护理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缺陷

在现实的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主要是以老师的叙述为主,护生被动地接受信息。我院绝大部分科室在护理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传统的传递一接受模式,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中心,理论教学采取:激发学习兴趣—授新知识-巩固运用考试评价;操作教学采取:讲授操作知识-带教老师演示-学生操作、练习考核。这种模式有利于带教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利于把控临床护理教学进度,但往往忽略实习生的主动性、创造性[4]。护理理论及操作讲授的按部就班,缺乏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导致实习生逐渐养成一种一味机械执行老师的口令,对于病人出现的问题不思考、不分析的工作习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探索运用追踪方法学,改进教学方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习生变被动为主动,能较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支持方法,激发了护生的责任感,充分体现了护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2 护理教学中引入追踪方法学的原理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过程管理的方法学。追踪方法学包括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两大类,能促进管理者树立系统管理理念,不仅注重细节管理,而且重视过程、动态管理[5]。在护理教学中应用追踪方法学以“学生为中心”为带教理念,利用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的方法对中职中专的实习生进行连续的全程跟进,能够全面地分析教学活动[6],发现带教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动态调整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用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控制来对教学进行检查,解决了教学质量监控检查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检查过程,而教学活动是一个连续的动态活动过程的困惑[7]。

3.3 中职中专实习生的特点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是我市中职教育学校的定点实习单位,每年接受该校的中专实习生100多名。由于中职学校招生相对比较困难,中专实习生:基础文化参差不齐:初中毕业104名(59.77%),初中未读完70名(40.23%);年龄13~24岁、平均年龄18.3岁;独生子女116名(66.67%)。大多数学生对专业与就业关系的认知、职业发展规划认识较为模糊,导致对临床实习不够热情、认真,工作纪律不严谨。需要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动态的监管。

3.4 追踪方法学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以及实习生对教学满意度

表3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资料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运用追踪方法学督查教学过程有关,如:通过及时查阅教学资料、现场追踪动态了解教学情况,进而能够全面、真实、直观地评估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但以往教学中,部分带教工作由于临床工作任务重,往往疏于规范和完整文字教学资料的整理,破坏了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影响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质量。追踪方法学强调的是过程管理,被追踪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要求能及时进行教学内容的查询、更新,促进带教老师主动学习,无形中临床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8]。运用追踪方法学,“以实习生为中心”抓住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改进,实现临床教学的动态优化,从而促进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提高,也不断提高实习生对护理教学满意度[9]。

3.5 追踪方法学提高实习生理论水平及临床护理技能的运用能力

表1结果显示,两组实习生理论、技能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追踪方法学是动态的过程管理,用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控制来对教学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带教老师跟进实习生对本专科理论知识掌握运用情况,从而较好的提高实习生主动学习自觉性,更好掌握护理理论知识,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在带教老师指引下积极主动地运用护理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小结

Paul Lengrand的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不再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促进人类的发展[10]。在中职中专临床教学中引入追踪方法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带教理念,能够动态的观察整个临床带教活动过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按照追踪九要素进行持续改进,促进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主动、自觉的学习理论及技能知识,培养评判性临床思维, 同时能提高临床带教老师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临床教学技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师资、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教学资料方法学实习生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资料规范化问题研究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进展
军队院校教学资料的建设与管理
关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的几点反思
追踪方法学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学校建立教学资料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进程与方法学研究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