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更好地落实读写结合训练

2018-07-18 11:28李方模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李清照丛书

李方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北省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语文教研中心主任,监利县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湖北省骨干教师,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监利县十佳教科研能手。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参编教学用书十余部。

“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的语文学习活动。

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将“读”和“写”紧密联系起来,既是对阅读的反馈,又是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编纂的实验文本——“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载体的语文学习体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以教材中每一单元的主题或其中一篇课文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其“例子”作用,从作者、体裁、内容、情感、写法等角度,做相关、相近、相反、相对的延展链接,构建新的课程资源。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所倡导的不是举一反三,而是反三归一;不是分析训练,而是质从量出。它以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表达力和对阅读的兴趣为基本目标,以多个文本间的相互解读为基本途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形式,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最终价值取向。

归根结底,“语文主题学习”是语文学习,“读写结合”训练是“语文主题学习”的必走之路。我们需要思考“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作文”如何训练?“其他练笔”又是什么?如何通过“其他练笔”来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关于“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作文训练,笔者建议依然以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为纲,以教材及丛书中的大量例文为范本,进行有效的单元作文训练。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能更好地实施“读写结合”训练课程

下面介绍笔者常用的几种“语文主题学习”中的“读写结合”训练课程。

1.“片断写作”训练指导课

“片断写作”通常也称为“小作文”,是最常用的“读写结合”训练,形式多种多样。如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配套丛书主题“生命的礼赞”)可以安排以描写为主的片断写作训练:请描写一种曾经震撼你心灵的植物。以教材课文《紫藤萝瀑布》(宗璞)、《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和配套丛书文章《好一朵木槿花》(宗璞)、《牵牛花》(叶圣陶)为摹写范文,先审题明确文体,确定表达方式是“描写+议论”,再细致地描绘植物的样子和能震撼心灵的细节,表现其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写作训练的中心,最后在结尾要画龙点睛。

这种片断写作训练与指导,课程设计相对简单,一般随着教材单元特点随堂训练。

2.“读后感悟”训练指导课

学写读后感,可以结合教材写作训练(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进行,让学生懂得读后感“先读后感”的格式与“引——议——联——结”的一般写法,及其与分类摘抄、语言赏析、文学鉴赏等的区别,然后让学生阅读丛书中的相关文章后写出符合要求的读后感。

3.“写作方法”训练指导课

训练可以与单元写作训练结合进行,也可以针对教材特点放在平时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中。如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配套丛书主题“四季如歌”),可以整合教材中《雨的四季》(刘湛秋)、《春》(朱自清)两篇课文和配套丛书中的《夏感》(梁衡)一文,提取其在结构上“总分总式”及“段首排比式”的共性,运用“读写结合”的理念和方法,设计一堂“品文章结构,列写作提纲”的写作方法训练指导课,按照“课文引路——丛书助读——训练提升——列写提纲”的步骤,进行有效训练。

学习目标为“品文章结构,提炼结构模型”和“列写作提纲,训练结构安排”,重难点为“段首排比式”的建模与训练。训练中,先由教师引导学习《雨的四季》结构,学生自主学习《夏感》,列写文章提纲,体会文章“总分总式”及“并列式”的结构模式;再由师生共同归纳《春》的文章结构,给《春》的分写部分添加段首句,体会文章“段首排比式”的结构模式;接着布置文题,列出写作提纲,师生共同评价,巩固所学文章结构知识;最后由学生根据所列提纲,写成作文。

这样的训练考查的是教师发现文章中写作训练点的敏锐目光,以及对教材和丛书的整合能力,需要精心备课方能有效。

4.“作家探究”训练指导课

对教材中多次出现的著名作家,需要了解其生平、思想、地位、作品、风格等,可以进行作家探究训练指导。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配套丛书主题“家国情怀”)中的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可以开展“走近李清照”的专题研究。学习目标为:①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体会李清照的词风变化;②把握李清照词的抒情方式,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③课后写一篇以李清照为话题的随笔。

一节课下来,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让学生了解了李清照的词风变化,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而且通过课后的随笔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李清照的印象。

这种训练一般适合于综合复习特别是中考复习之中,考查的是教师的资料收集和文本整合能力,需要教师整合教材,整合丛书;同樣适用于集体备课,成果共享。对于“语文主题学习”而言,因为有配套丛书,资料收集和文本整合要轻松得多,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5.“文学鉴赏”训练指导课

九年级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欣赏,开展文学鉴赏训练指导课就很有必要了。在教学中,笔者整合教材课文和配套丛书中的《一张化验单》(邓寄平)等剧本,设计了“艺术的语言,尽显人性美丑——《威尼斯商人》《一张化验单》欣赏”“时空集中,矛盾尖锐——《变脸》《枣儿》欣赏”的阅读欣赏课程,继而又设计了“走进戏剧文学,学会剧本鉴赏”的文学鉴赏写作训练指导课。

在阅读欣赏课中,引导学生从戏剧文学的不同样式和不同特征进行欣赏,品味不同剧本之美。在写作训练指导课中,先是让学生阅读教材附录文章《谈谈戏剧文学》,结合所学剧本,加深戏剧文学的特征印象。然后结合配套丛书中的《一张化验单》(邓寄平)、《悭吝人》(节选,莫里哀)、《日出》(节选,曹禺)、《五朵金花》(节选,赵季康、王公蒲)4篇剧本,自主探究所喜欢的某篇剧本;接着师生共同小结戏剧文学的三大特征(时空集中、矛盾冲突、个性语言)及文学作品的一般鉴赏点(社会主题、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让学生了解戏剧文学鉴赏的角度;最后布置随笔,要求以配套丛书中的上述4篇剧本为材料,自拟主标题,写一篇戏剧文学鉴赏的随笔。

“读写结合”训练较好地达到了目的。当然,除了剧本,还有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其文学鉴赏的角度自然是不同的。这种文学鉴赏训练可以从八年级开始尝试,在九年级有意识进行训练,不仅有利于阅读、写作、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也有利于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得分提升。

6.“名著阅读”训练指导课

初中语文教材,不管是还在使用的人教版旧教材,还是最新使用的部编教材,每一册都安排有名著阅读,少则两三部,多则四五部,每本丛书后面安排了一本名著推荐。名著阅读同样应该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有规划、有训练、有指导,给时间,出成果,而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点缀。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为例,可以设计主题为“阅读·悦读·越读”的名著阅读训练指导课程,包括阅读与写作指导课、阅读与写作交流课、阅读总结课和阅读练习课。其课外阅读历时40天左右,课内阅读与写作训练指导共8课时,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完成从一般性“阅读”到阅读写作中的“悦读”,再到学生主动阅读课外资料、思考问题的“越读”这一完整的阅读过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行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思想。

《课标》中的“其他练笔”如何落实在“语文主题学习”日常教学中

如何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其他练笔”,来达到“语文主题学习”的目的?以下仅举两种:

1. 开展活动,以“说”代“写”

“读写结合”的前提是“读”,“读”是“写”的前提和基础,“写”是“读”的体现与延伸。

“语文主题学习”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阅读,可以在一开始接触丛书时进行任务性和奖励性阅读,将“听”“说”训练与“读”的训练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开展“课前演讲”活动,安排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演讲时间是每节课前三分钟,演讲范围为丛书,或介绍某篇文章的内容,或品析某篇文章的语言,或欣赏某篇文章的写法,或谈论近期阅读丛书的心得、感悟。

也可以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如“诗文积累大赛”“汉字听写大赛”“读书报告会”等,既可以是班级小范围举行,也可以是学校大范围举行,每项赛事均要求全员参与,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决出个人奖和团体奖。

这些活动,对于不爱“读”、不爱“写”的学生是有效的,先训练其“听”和“说”的能力,以“听”代“读”,以“说”代“写”。要想“听”得明白,自然要先“读”,提前了解文章内容;要想“说”得清楚,自然要先“写”,才能话题集中又有条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读写结合”的训练也就可以开始了。

2.随文批注,边读边悟

常见的“其他练笔”,从形式上看,有写在书上的圈点勾画、作批注等,但更多的是写在随笔(作文)本上的其他“练笔”:“阅读”训练的角度,有比较简单的分类摘抄、语言欣赏等,有需要深入的背景了解、认识作家等,有需要探究的主题辨析、读后感悟等,有难度较高的文章赏析、文学鉴赏等;“写作”训练的角度,有较简单的句子仿写、段落仿写等,有综合性的篇章仿写如结构仿写、手法仿写等。

无论哪种形式的练笔,都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明白其特点、方法,以便写出符合要求的“练笔”。更有难度的讀后感悟、文学鉴赏等高级“练笔”,则需要教师精心备课、认真指导。如文学鉴赏,必须根据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不同文学体裁,教给学生相应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以上种种,是在“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中的尝试与摸索。总的来说,“读写结合”训练旨在并行推进、双效结合,达到语文学习事半功倍的作用,将其运用到“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语文主题学习”之路走得更广、更远。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李清照丛书
“人梯书库”丛书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艺术创想丛书
点绛唇
艺术创想丛书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