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

2018-07-19 03:03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兴义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师

高 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领域内属于新开设专业,由原来的中师、五年制大专或高招三年制大专发展而来,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于1998年开办我国第一个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20年的办学历程,部分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成为所在学校、省市重点专业,甚至有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截止2018年,贵州省已有9所高校成功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贵阳学院、凯里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铜仁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其中,贵州师范大学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于2013年新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六盘水师范学院于2016年9月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生。本研究选取贵州省两所新增小学教育本科院校和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构建一个课程结构合理,课程内容有序、协调,符合地方发展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三所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对比分析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本研究通过研读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从培养目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描述当前贵州地区新增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培养目标影响并制约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是课程设置的起点和归宿,对三所院校课程的培养目标分析如下:

(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及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既有较宽厚的小学教育理论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贵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小学教育优秀教师以及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文科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情意坚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适应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发展需要,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和小学教育科研的高素质专业化小学教师。

纵观三所院校设定的课程培养目标,各院校间共识较多,都是在提高教师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小学教师,并重视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管理和科研能力。但从课程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来看,存在较大差异:

一方面,虽然各院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从知情意行等维度进行阐述,然而在具体的内容上缺乏统一的标准指导。如在小学教师的任教能力方面,上海师范大学明确提出培养小学教师具备小学(文科)两门以上课程教学的能力。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都没有明确提出小学教师具备几门课程教学的能力。另外,在对小学教师进行分科培养还是综合培养,院校间存在一定差异,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设置文科和理科培养方案,对小学教师进行分科培养,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采用的是统一的方案,进行综合性培养。

另一方面,上海师范大学注重培养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培养小学教师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关注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与国外教育同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并能适应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发展需要,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在培养目标中都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小学教师。

二、三所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从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可看出,不同院校间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选取了三所院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以便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到各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为我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找到更好的路径。

图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图

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其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只涉及到开设教育学类相关课程,例如,小学班级管理、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没有开设艺术类相关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贵州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开设了不同形式的艺术类课程,有美术、音乐基础与欣赏,舞蹈基础与编排,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等,专业必修课程形式多样,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人才。

图2 贵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图

其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没涉及到教师技能及教学设计类相关课程,对于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提高。而贵州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开设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师口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等相关课程,重视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这和小学教育实际相吻合。

图3 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情况图

其三,从专业课程的具体开设内容来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的课程开设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学科领域,且大多参照中文、数学和外语专业设置的课程,没有涉及到小学教育领域内其他学科领域的课程。而上海师范大学开设有科学与技术,人类与社会等其他领域的课程,以满足小学教育多学科方向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关于任教学科类课程的开设,老牌大学和新增院校态度各异,这和学校专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师资配置有极大关系。

其四,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上海师范大学开设有外国文学领域的课程,能够拓展学生文学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国际人文精神。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在课程开设中并没有涉及类似相关的课程,因此新增院校应结合本校师资情况,开设相关课程。

三、三所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从三所院校实践课程设置情况可以看出,首先,教育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最主要的教育实践形式,除此三种形式之外,每个学校都开设了一些个性化的课程实践形式。如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开设了模拟实习(2学分),贵州师范大学开设了教育研习(1学分),然而上海师范大学除了开设教育研习(1学分)之外,还在第二、第四、第六学期开设了教学实践周和比重为3分的教师技能考核等,不同类型的实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实践形式的不足,更有利于培养小学教师的实践创新精神。

其次,从毕业论文学分比重得知,贵州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学分都是6学分,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只占3学分,可见对于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重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

最后,通过比较三所院校的实习时间,贵州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都是实习一个完整的学期,小学教师能够提前融入到教育事业中,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仅实习14周,不能完整的参与实习学校的教育工作,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一知半解,实习效果不太理想。

猜你喜欢
兴义上海师范大学小学教师
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
刘辉
发展教育,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重返三叠纪——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篆刻作品入选全国大展
兴义万峰林
咏春社团推动武术“非遗”进校园上海师范大学咏春社团成立
骑行在兴义
赏花——兴义万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