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思考

2018-07-19 11:41何江勇郭云海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段教学内容意识

何江勇 郭云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同时,对不同学段的估算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许多教师对估算教学认识模糊,理解上也存在偏差,造成对估算教学内容把握不准,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发挥估算内容的教学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估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估算教学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需要使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法国脑科学家研究了人们进行精算和估算时的大脑反射部位,研究结果表明:精算主要激活脑左额叶下部,与大脑的语言区域有明显重叠;估算主要激活脑双侧顶叶下部,与大脑运动知觉区联系密切。根据这一研究结果,精算和估算,在教育价值上会产生这样的区分:精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观能力。显然,抽象能力与直观能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两种能力,也是人们的基本数学素养。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精算,也要有估算。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充分认识估算在数学学习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精算的教学,也要重视估算教学。要切实转变估算教学的现状,教师应加强对估算教学的认识,深刻体会估算教学在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心里真正的重视起估算教学。

二、估算内容的教学要求及教材安排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估算教学的要求分别是:第一学段的要求为“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学段的要求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第一学段是要求“结合情境估算”,另外还用了“选择”、“体会”等行为动词,学习要求很明晰。第二学段强调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认真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学段对估算的教学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为我们教学的改进指明了方向。从人教版教材的安排来看,教材对估算的内容整体进行了規划,从二年级到五年级均有安排,同时在计算以外的教学单元,也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了估算的应用。

三、提高估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正确认识和理解估算。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作出估计或大概的推断。如:参加一次旅行,大概需要多少费用?就是一个需要估算来解决的问题。估算的本质是对于数量的运算,数量是有具体背景的,所以学习估算就要结合具体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单位和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估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根据问题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估算策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2. 结合生活情境,体验估算价值。虽然日常生活中用到估算的例子很多,甚至估算比精算用得还多,可是适合学生、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素材还是有些不足,以至于学生体验不到估算的价值,甚至有些学生感觉估算比较麻烦,还不如口算或者笔算来得直接。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寻找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题材,教学时,结合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乐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估算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估算意识。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之后,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佳明和妈妈去市场买水果。香蕉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3.9元。佳明买4千克香蕉和6千克苹果,付50元,够吗?通过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种方法的对比,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实际价值。

3. 正确合理评价,培养估算习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思维方式、水平不同,同一问题估算的方法可能会多种多样,结果自然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倡导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而在对学生的估算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的精确度,还要考虑实际问题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估算的同时,对不同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并学会及时调整和反思。只有这样,学生自觉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的习惯才能养成。

总之,教师应当重视估算教学,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落实。要加强对估算教学的研究,理清估算内容在小学阶段的整体安排,用好教学材料,把握估算教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责任编辑徐国坚

猜你喜欢
学段教学内容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