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联合检测在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

2018-07-23 11:01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

唐 萍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德阳 618100)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此病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乙型肝炎主要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较为常见。此病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及肝癌等并发症,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有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6亿,我国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2亿。乙型肝炎发病较为隐匿,患者大多在发病6个月以后到医院就诊,且其发病的起始日期难以准确估计。免疫球蛋白是指与抗体分子相似的球蛋白。在人体发生感染时,其体内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会明显增多[2]。为了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联合检测在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规定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其中,排除存在肾脏功能、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A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和观察B组(慢性轻型乙型肝炎患者30例)。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本组体检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均正常,且近期内均未服用过免疫调节药和抗菌药;其中有男19例,女11例;其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45.12±5.18)岁。观察A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龄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46.23±4.07)岁。观察B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其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为(45.24±5.12)岁。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这三组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他们均接受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联合检测)。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联合检测的方法是:在清晨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4 mL,采用离心机对血样进行离心处理(离心的时间为10 min,转速为3000 r/min),采集血清标本。然后将血清标本置于抗凝管中,并将抗凝管置于冰箱(温度条件为-20℃)中待检。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BN prospec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的特定蛋白试剂盒(散射比浊法)对血清标本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包括IgM、IgA、IgG等)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上海长岛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血清标本的PTA(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测定。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重氮比色法)对血清标本中TBIL(总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三组人员IgM、IgA、IgG的水平。2)参照《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年版)对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治疗的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IgM、IgA、IgG的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人员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比较

观察A组患者血清IgM、IgA、IgG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74±0.70)g/L、(2.64±0.59)g/L、(17.72±3.11)g/L,观察B组患者血清IgM、IgA、IgG的平均水平分别为(2.12±0.35)g/L、(2.22±0.50)g/L、(14.16±2.88)g/L,对照组体检者血清IgM、IgA、IgG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46±0.22)g/L、(1.74±0.30)g/L、(11.40±2.06)g/L。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患者血清IgM、IgA、Ig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观察A组患者血清IgM、IgA、IgG的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人员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比较(g/L,± s )

表1 三组人员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比较(g/L,± s )

注:*与观察B组和对照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IgM IgA IgG观察A组 30 2.74±0.70* 2.64±0.59* 17.72±3.11*观察B组 30 2.12±0.35# 2.22±0.50# 14.16±2.88#对照组 30 1.46±0.22 1.74±0.30 11.40±2.06

2.2 有效组患者和无效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有效组患者的PTA、血清IgM、IgA、IgG、TBIL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52.74±16.08)%、(2.60±0.17)g/L、(2.41±0.31)g/L、(14.23±4.2)g/L、(170.56±100.74)μmol/L,无效组患者的PTA、血清IgM、IgA、IgG、TBIL水平的平均值分别为(26.34±14.25)%、(3.82±0.38)g/L、(3.20±0.17)g/L、(16.43±3.5)g/L、(382.34±162.54)μmol/L;有效组患者血清IgM、IgA、IgG、TBIL的水平均低于无效组患者,其PTA大于无效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有效组患者和无效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 )

表2 有效组患者和无效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s )

注:*与无效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TBIL(μmol/L) PTA(%) IgM(g/L) IgA(g/L) IgG(g/L)有效组 34 170.56±100.74* 52.74±16.08* 2.60±0.17* 2.41±0.31* 14.23±4.2*无效组 16 382.34±162.54 26.34±14.25 3.82±0.38 3.20±0.17 16.43±3.5

3 讨论

乙型肝炎主要是由HBV感染所致的肝组织损伤引起的。HBV在感染人体后,不会直接损伤肝细胞,但可引发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3]。HBV感染肝脏后,其抗原会持续存在于肝组织中,并可激活多克隆B细胞,使之转化为浆细胞,同时其抗原还会促进免疫球蛋白(包括IgM、IgA、IgG、IgD、IgE等)的生成[4]。有研究证实,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均更高。这表明,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有学者通过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实质受损的严重程度发现,该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其肝实质受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5]。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发生肝功能受损时,其机体内的血清总胆红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代谢障碍。罗婵[6]的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王志超[7]研究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发生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后,其凝血功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患者血清IgM、IgA、Ig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体检者(P<0.05)。观察A组患者血清IgM、IgA、IgG的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患者(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清IgM、IgA、IgG、TBIL的水平均低于无效组患者,其PTA大于无效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血清免疫球蛋白、TBIL、PTA联合检测在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TBIL、PTA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为其制定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 型糖尿病肥胖成人生活方式改变及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