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兴火灾事件”探析舆论生成和媒体应对

2018-07-23 04:06张亚蒙
世界家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

张亚蒙

摘 要: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媒体搭建关系型空间,为舆论形成提供场域,媒介的话语发生转变,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设置主流媒体议程。面对社交媒体舆论场倒逼的情况,主流媒体也是通过更多的报道形式,全面解读政策背后的实施意义,及时发布信息,解读社交舆论场的误读性信息,主动扭转局势,全面呈现,减少误读。

关键词:“大兴火灾”;群体性误读;主流媒体

一、“大兴火灾事件”的舆情发展过程

(一)事件背景介紹

2017年11月18日18时许,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新康东路8号发生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20日起,北京市开展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引起舆论哗然,相关舆情量在11月24日到达顶峰。

(二)舆情发酵期(2017年18日——2017年11月23日)

11月18日18时许,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新康东路8号发生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11月20日,北京市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严查、清退违章出租公寓、库房、物流等场所。11月23日16时,新华社报道《北京大兴“11·18”火灾遇难者死因确定 8名伤者中6人出院》被中国广播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引发网民关注。另外,北京展开了全市的安全隐患清理整治,西红门一带的清退行动即将结束,海淀、朝阳、昌平等区的城乡结合部村镇街道已陆续发出拆违清退通知。微博平台热传“北京清退‘低端人口” 的消息。

(三)舆情高潮期(2017年11月24日——2017年11月26日)

11月25日,北京市安委会相关负责人就大排查专项行动答记者问,针对“专项行动是在驱赶‘低端人口的传言”,该负责人对此回应。11月26日11点,央视新闻报道《北京大兴火灾现场情况首次公布:墙体被熏黑,地下冷库仍存有毒气体》,环球网、中国新闻网、中青在线等多家媒体转载。网民持续热议“北京清退‘低端人口”。

(四)舆情回落期(2017年11月27日——2017年11月29日)

11月27日,19点澎湃新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三赴大兴:专项整治要坚定有序有人文关怀》。11月29日,界面新闻发表了一篇新闻特写《变慢了的快递和O2O》。北京开始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排除,包括物流企业的分拨中心、仓储设施等。申通等各家快递公司均发布告快递书,称北京配送时效将受影响。引发了网友在“双微”平台对《变慢了的快递和O2O》转载,重新回到了对大兴火灾北京市所开展的大清退大整治行动的目的和人性化程度的指责中。

二、研究发现

大兴火灾舆论事件的发生,仍然存在典型的社会矛盾激化进而掀起舆论风暴的情况,凸显了舆论监督过程中主流媒体舆论场与社交媒体舆论场彼此间的资源整合和交互影响。群体性误读就是发生在主流媒体舆论场对社交媒体引发的舆论没有及时回应中,导致了事件愈演愈烈,变成了群体性误读事件。

(一)主流媒体在“大兴火灾事件”的传播优势

1.信源优势

在“大兴火灾”事件中,新华社在19日上午3时在时政频道发新闻《北京大兴西红门镇新建村发生火灾 已造成19人死亡》,是最早对火灾事件进行报道的媒体,其他媒体通过转载的方式对事件进行报道。界面新闻19日上午7时发快讯《北京大兴新建村18日晚发生火灾 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简要说明了人员伤亡情况和北京市市委市政府安排安全排查工作,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主打产品,界面新闻在信源和采访权限上也是有优势。

2、渠道优势

新华社的第一条新闻以同一时间在所有的平台同时发出,地方时政、新华网的时政频道、以及自媒体平台。界面新闻利用手机应用和微信平台推送以及官方网站的发布,笔者于12月18日搜索到的第一条新闻阅读量已经达到了264.8万。通过多种渠道的发布,对火灾事件做出了最快的通报和定性,因而在新闻发生时,就占有了绝对的优先权。

3.受众优势

主流媒体的受众优势在突发事件中尤其明显,受众在对媒体选择中知道社交媒体的信息源真实性产生怀疑,官方媒体的定性是最权威的发声,信息的真实性可以保证,所以传统媒体不仅在时间上占据了优势,也在受众的选择上占据了优势。

(二)“大兴火灾事件”中的社交媒体舆论场倒逼

在“大兴火灾事件”中,事件舆论本身不是由火灾导致,而是因为火灾之后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大清退大整治行动导致了新的舆情。前期报道中主要内容是对火灾事件调查进展,忽略了社交平台的舆论,也忽略了对开展的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报道,所以在社交平台产生了大范围的群体性误读,以那些微博大V对要求限时迁出的外来人员主观的描述,以及微博上网民的照片和社区网站的假新闻充斥,导致了由火灾事件引发的新舆情。例如在天涯社区出现网帖,涉事附近的早点摊非正常营业,通过只开了一条细缝的卷闸门卖早点,最后在《环球日报》记者的实地采访中,发现涉事地点的所有清退行动都已经在有序进行,不存在网帖中所描述的不合理行政执法。还有微博上出现,当地的居民专程赶往涉及地区去捡拾被清退人员遗忘的金项链金戒指现金等东西的的话题,这些信息让网名对专项行动实施的人性化产生怀疑。与此同时,在微信也出现了,关于无法在朋友圈评论区打出“低端人口”,众多网民都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转发,行为背后隐射出来的却是官方在对言论自由的控制,加深了网民对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误解。

26日,界面新闻发出新闻《清退中的新建村》,新建村作为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起点,新闻中多组图记录了清理中的实际情况,现场拆除情况。新华社在26日上午七时发布新闻《北京安委会:“驱赶低端人口”一说毫无根据》,说明了为什么开展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现在的外来人口住宿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舆论中涉及到的部分话题,此时主流媒体才开始正是应对“低端人口”的舆情。

(三)主流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界面新闻发表了一篇新闻特写《变慢了的快递和O2O》,这篇报道切入点就是在网络平台上众多网民反应的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背景下,对于快递行业,外卖行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影响。发文记者直面网民提出的现实问题,但是也详细的说明了在这样一场火灾事件背后,其实引发出来的安全隐患问题更让人关注,说明了在大兴火灾舆论事件中当事政府部门的处理逻辑,给网民所提出的质疑一个直观的解答,一个清晰的逻辑。澎湃新闻发出《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三赴大兴:专项整治要坚定有序有人文关怀》这篇报道,也是在直面网民提出的人口清退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没有人文关怀的举措,报道点明在这样的火灾事件中,保证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都不存在,保证居民的最基本的人身安全,才是最大的人文关怀。通过这样直面民间舆论场的种种质疑,用图片、文字、视频多形式呈现,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猜疑误解自说自话架起一个沟通的桥梁,相互解读加强沟通,主流媒体不是规避也不是置之不理,对理性的质疑声进行回应。在看似被动的回应中,主动地引导读者,引导事件讨论的参与者,看清问题的本质和关联处,而不是被网络是博噱头的文字牵扯,迎合不满情绪和消极的个人宣泄行为,因此主流媒体需要在报道事件发生全过程的同时对读者加以引导,从而减少误读。

参考文献

[1]马云飞.从"魏则西事件"探析微博舆论场中网民参与行为[J].新闻知识,2017(3):78-81

[2]李秀莉,孙祥飞.社会化媒体中网络舆论的生成及演变机制探析——以魏则西事件为例[J]新闻论坛,2016(3):84-86.

[3]卢兴.移动社交网络舆论动员机制研究--以魏则西事件为例[J].青年记者2016(32):57-58.

[4]李慕原.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传播模式的创新与发展[J].学习与实践,2014(5):137-140.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
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研究
浅析电视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我国主流媒体品牌融合趋势和方向刍议
主流媒体网站内容建设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