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上海服饰艺术历史考察研究

2018-07-23 09:05李文帅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人民服饰上海

摘 要:新中国初建,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社会价值观正逐步建立,并与旧的传统观念撞击,形成这一时期特殊的衣着现象。本文通过对当时人民装、套裁省料衣片和节约领的服饰艺术回顾,以期填补建国初期服饰艺术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初期;人民;上海;服饰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1949年至1978年的30年间,尽管经历了不少坎坷,上海在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劳动人民化”和“大众化生活”中,上海的海派服饰时尚唱响的是理想主义的时代旋律,并充当全国的榜样。[1]追求衣着精致的海派都市传统依然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得到延续,并融入了精打细算的所谓“实惠、精明”的新特色。

1 建国初审美的变化

在1949年至1978年期间,上海作为全国的轻纺工业和商业流行基地,代表中国服装产业的最高水平,是当时中国服装商品的中心。上海的服饰以式样新颖、用料做工精细而引领全国,上海人的衣着格调和形式是外埠仿效和羡慕的对象。

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在1949年至1978年间,上海人民怀着满腔激情掀起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浪潮,同时也塑造了理想主义的服饰风尚。当时政治和经济对于上海人的衣着装扮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服饰同时也是社会风云的显性符号。而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则是中国服装流行和生产中心,在中国现代服饰演进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1949年至1978年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把上海从一个繁荣与贫困并存的畸形社会,改变成人人有工作、家家有饭吃的新社会,逐渐构建了上海“大众化”的生活模式。在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代表新社会先进阶层的干部、纺织女工等工人阶级、学生,部分文艺界人士及知识分子的装扮形式在不同阶段分别成为上海人的着装理想形象,服饰风尚也以这些人为核心在全社会传播。

2 1950至1978年间上海服飾艺术历史的考察

新中国初建,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新的社会价值观正逐步建立并与传统观念相撞击,形成这一时期特殊的衣着现象,以下主要讲述人民装、套裁省料衣片和节约领的服饰艺术。

2.1 人民装

新社会中人人平等的观念反映在服装上,没有人会因为谁穿着朴素就被人轻视。相反,那些只知打扮穿衣、不事劳作的人,逐渐不被人羡慕。这种不分高低贵贱的服装,正符合此时多数人翻身作主人的心情,于是以人民装名义出现的各类服饰形式迅速流行起来。50年代初,上海人的服饰还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格调,但时髦的主体已转向平民,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体现在服装上,是一种简朴和实用式的时髦。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男装中,人民装主要呈现为中山装、学生装、人民装和列宁装等式样。在以人民装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化服饰的穿用群体中,除干部和进步人士外,上海的资方人士第一次自觉地解下领带,脱去西装革履,融入工人群众之中。一身灰色人民装,一顶八角帽,一双布鞋,成了当时最革命、最流行的装束。在女装中,主要有人民装和列宁装两种式样,起初多为女干部穿用,后来逐渐传播开来,尤其是列宁装,在上海女性中几乎成为追求进步的代名词。

到1956年,人民装所代表的大众化服饰已经成为日常服装的主体,在上海男子着装中反映得尤其明显。而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人民装这一具有特殊时代意义的名称也逐渐淡去。

2.2 套裁省料衣片和节约领

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物质匮乏,棉布的供应不足,“节约”成为这三年衣着最重要的主题,并因此形成了特殊的服饰现象。对于民众而言,一件旗袍可以改做成短衫和裙子,等衣服穿得不能再穿,又改做鞋底和拖帚,等鞋子穿破、拖帚坏了后,又送到废品回收站去,没有一点浪费,还能满足服饰消费的需要。上海服装业为节约棉布、合理用布,除广泛开展旧衣修补、旧衣翻新外,还进行了紧密排料、多件套裁等工作。

从1961年开始,全市各绸布零售商店开始出售“套裁省料衣片”以便民众进行缝制。省料衣片的出现可以说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独特的服饰现象,它一方面方便了人们自己在家中加工,另一方面也为较紧张的布料供应和人们手中有限的布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使用率。

衬衫是当时上海的男女衣橱必备的服装品类。除男子通用外,女子的衬衫还有很强的装饰功能。当其与外衣配穿时,因为当时外衣等服饰式样朴素且变化不大,将各种花色的衬衫领子部分暴露或者翻到外面,就成为简单易行而不乏趣味的装饰手法。由于衬衫领部容易磨损,在物质短缺时,人们发挥了各种各样的聪明才智,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正面磨破了可以将反面调过来,再破了还可以换个领子,甚至服装商店还设计了可以随时拆换领头的衬衫。在此基础上,节约领诞生了,“背心式无袖衬衫”,就是节约领,或称假领。

节约领出现之后很快风行,但是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风尚,是上海人在布料供求紧张的年代,为了既节约布料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变化和丰富服装的搭配而发明出来并广泛使用的,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逐渐退出上海人的日常生活。

3 结语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其产生和演变与地理文化、经济、政治及生活习俗等都有密切关联。[2]建国初期的这段服饰发展历程是我国文明进程的鲜活印记与清晰记录,体现了服饰艺术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任何文化都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服饰艺术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是值得继续深入思考和探究的。

参考文献:

[1] 卞向阳,张琪.中国近现代服装的演变特征以及海派时尚的地位与特点[J].服饰导刊,2012(09).

[2]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李文帅(1987—),女,山东枣庄人,硕士,助教,专任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人民服饰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动物“闯”入服饰界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