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应运而生的力作

2018-07-23 09:05虞友谦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传统二十世纪甲骨文

摘 要:众所周知,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形文字,自甲骨文诞生以来,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甲骨文书法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不计其数,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陈爱民教授所著的《二十世纪甲骨文书法研究》堪称甲骨文书法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基点,对其学术著作的五大优势进行了阐述,以此反映该著作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二十世纪;甲骨文;书法研究;文化传统

对于先秦诸子的产生,《汉书·艺文志》说是出于“王官之学”,《淮南子》则谓之源于“救世之弊”。前者讲学术的历史承袭关系,后者则强调了社会现实的客观需求。非唯先秦诸子,一切思想、学术、理论的成果,均不能脱离这两个最基本的动因。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爱民教授的学术著作——《二十世纪甲骨文书法研究》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先看历史承袭,自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百余年间,甲骨文吸引了大批以“甲骨四堂”为代表的精英学者。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诸多惊世瞩目的成就。治史者从其中探寻殷商史迹,多有新的发现,增益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了解;治文字学者,则于古文字之形成、发展及字源字义详加考释,其成果是所谓“三千年一泄其秘”“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杜、杨、许诸儒所不得见者也”。由此种学术的植基,自然会向艺术方面延伸,乃至形成许多学者竞相摹写契刻甲骨文的风气。百年来,由于时势的因素,虽有波折,而总的趋向则是各种风格、体例竞秀,异彩纷呈、蔚为大观,终成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现实需求方面,笔者认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化事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二是甲骨文的发现。对前者姑置不论,而后者由于学界精英的努力投入,使中国可考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千余年,极大地提升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又由于甲骨文书契艺术的普及,使其走出象牙之塔,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遂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然而这段历史也有令人不堪回首的经历。除了前期外敌入侵及后来的内战对学术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外,最严重的伤害乃是“文革”的破坏。基本上阻断了甲骨学术与文化的正常发展。所幸“文革”后,拨乱反正,百废俱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形成了3次“国学热”高潮。期间,甲骨学术、文化、书艺亦乘势崛起,相关社团在各地纷纷建立,开展了大量弘扬甲骨文化的活动,诸如各类包括学术与艺术的甲骨文书籍、刊物的出版,小学识字教育,甲骨文进学校,甲骨文进社区,各种甲骨文书法展览,海峡两岸交流互动,直至到联合国大厅展示甲骨文。近年来,出于复兴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倡甲骨文化,以传承冷门绝学;而最近又欣闻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如此等等,洵为百年来未有之际遇。然而,甲骨文字毕竟沉埋3000余年,从其出土伊始,就带有天然的神秘色彩,故原只有文化精英、学术通人涉猎其间。就书契而论,他们摹写、描画,乃学术之余,作为翰墨文玩、案头清供而已。随着大众的广泛参与,一方面导致甲骨书艺盛况空前,另一方面也难免泥沙俱下,产生一些负面效应。由于文字学基础知识的欠缺,甲骨文书法创作中,错字、别字、乱通假、生造字及凭空想象的书写时有所见,乱象丛生。现实的发展,置诸多问题于世人之前,它需要说明,需要阐释,需要回溯,需要指导,需要规律的探索,更需要对未来作大视野的展望。

陈教授的著作对此作出了学术、理论上的回应。就这个意义而言,说其应运而生是合乎事实的。而认为这是一部力作,乃是笔者粗读全书后,对该项研究产生的最直观的感受。当前学界,对于学术成果的评析,多着眼于大的方面,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文风强调其意义与价值,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但任何著作或学理均需依靠细节来支撑,如框架之合理、逻辑之严密、资料之丰富、考证之精审、表达之准确、文辞之优雅等,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些细节决定了其意义与价值的实现,也最终决定了其高度。针对这一观念,兹略陈鄙见如下:

1 作者具有治史的胸怀与眼光

此书标明“甲骨文书法研究”,但并未局限于技術的层面,也未局限于艺术的、美学的或哲学的问题,完全避免了落入“形而上”或“形而下”的窠臼。作者选择了文化史的视角切入,通过跨学科研究,充分展示了20世纪甲骨文书法波澜起伏的时空画卷,回避了诸多不必要的纷扰与纠缠。因为一旦卷入“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讨论,问题之复杂,观点之纷纭,必然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了。我们看其章节设计:背景、还原、发生、形成、延续、转化,基本上是属于史的框架。窃以为,具有治史的胸怀与眼光,而作专题性的研究,则该研究不仅学术性大增,且其成果亦必具更强的可读性。阅此书者,当与笔者有同感。这是笔者首先对此书认同、肯定与赞好的一点。

2 逻辑严密,层次井然

一部著作,一个学理,要征服人心,引起共鸣,其思想敏锐、立意高远必不可少。其中严密的逻辑是基础。前者似价值目标,后者如程序正义。程序缺失,或不正确,目标终难实现。小时候学几何,感受不深,长大了才惊叹欧几里德之伟大,他通过数学来展现逻辑的力量。相对于西方,中国传统文化中,逻辑是块短板。所以东方先哲长于悟性而弱于理性,是国情使然。现实之中,常见有专家学者侃侃而谈,感情用事,立言有悖于逻辑而不自知,令人叹息。而陈教授此书,通篇逻辑严密,推理细致,如剥茧抽丝,绵绵不绝。论点、命题之阐述、论证层次井然,无懈可击。其各章节之间稳步推进,布武堂堂。足见作者安排之匠心。

3 资料丰富,搜罗靡遗

资料丰富,搜罗靡遗,这是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对于文章、论著而言,资料乃是最基础的东西。譬如盖房子,少了水泥砖瓦,一切都是枉然。而陈教授为此书所作的资料准备,信息量极大,可以说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书末所列之参考文献包括作品、图录、论著、论文达数百种。而书中引证资料,远不只这些。笔者认为,他将百年来所有与甲骨文书法有关的人和事均“一网打尽”了。许多知名人士出现在论述中,我们以前并不知道其与甲骨文书法的瓜葛,因为未见文献著录,却被此书披露了出来。据书后鸣谢所云,作者于史料准备已20余年,可见此书资料之充盈,纯为厚积薄发所致。因多年与陈教授的交往,颇知其探寻史料的勤奋与艰辛。当年严又陵迻译《天演论》,尝有“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之浩叹,以见译事之难。而陈氏为蒐集资料,无论寒暑,“上穷碧落下黄泉”,跑遍国内,兼及港台,有时且向国外追寻。每见有价值的史料,不惜重金,必罗致之,所费殆以万计。陈氏这番苦心,终于有成,他手中的资料,必将嘉惠后学,启迪方来。

4 新见迭出,均有充足的理据

俗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有十分材料说十分话。对于20世纪甲骨文书法,由于陈氏的确掌握了十分材料,自然就有了说话的权利。在书中我们看到一些匡正旧说的见解,感到顺理成章,毫不惊讶。原因就在于,他是凭过硬的证据说话的。例如,关于甲骨文入印的问题,通常认为王襄之三弟王雪民为最早,专家据可靠资料所作考证,亦可信。而陈氏认为罗振玉为“二十世纪甲骨文入印的开山”。从书中体会陈氏的意思,他并非着意推翻成说,而是从所发现的罗振玉甲骨文印“磬室”的边款中看到明确的纪年为“辛亥”,即1911年,从而审慎地指出其为“迄今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甲骨文印”。因为事实上,尚未发现有确证的更早的甲骨文印的实物。他由此进一步推想“或许罗氏以甲骨文入印时间更早”,这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揆度。至于“磬室”印以往未被关注,陈氏认为此印与古玺印风格相近,可能长期遭遇误判了。又如瑞安孙诒让于1904年著《契文举例》,被学界尊为中国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契文举例》为考释甲骨文最早印行的著作,毫无疑义。其草创之举,亦居功至伟。而是否界定为研究甲骨文第一人,似应留有余地。书中所引今人王若先生据新发现的罗振玉的手稿《置杖录》所载其1901年研究甲骨文的杂记,证明罗氏应为第一人。实际上,排座次是不必要的,而学术上,努力接近真实才是有意义的。这些均可见陈氏做学问的求真态度。诸如此类商兑文字,不烦赘举,到此为止。

5 行文平实、畅达而不失风雅

孔子云“言而无文,行之不遠”,又云“词,达而已矣”。这是孔子对文章、言辞表达树立的两条标准:既有文采,又要平实。看似矛盾,其实是“叩其两端而执其中”的意思,即要求平衡。陈教授此书在行文上做得很到位,作为学术本位的作品,自不宜花哨。通篇平实、晓畅,凡所论述,既不故作高深,也不蜻蜓点水。令人老眼无花,一读即懂。在“达”的方面十分成功。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虽平实却又不失风雅,这就难能可贵了。书中对于文化掌故、学界逸闻、名流佳话、鱼雁往来多有道及,既有补于信史,又良多趣味。这几乎在每章每节均有所见,诚为阅读此书时的一个兴奋点所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装帧设计朴素大方合乎学术著作的品位,出版部门功不可没。封面题签及书序均出于徐利明教授手笔,亦足见对著者及该书的充分肯定。

作者简介:虞友谦,著名学者,江苏省甲骨文学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历史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文化传统二十世纪甲骨文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浅谈设计艺术史中产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最“萌”甲骨文——心
文明体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继承和发扬根植于民族血液里的创新精神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
甲骨文“ね”字应释为“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