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018-07-23 09:05周静海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人与自然

摘 要:岭南建筑因其所处的地域性,有着自己的风格特点,在建筑的设计规划、空间过渡等方面,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搭配融合。环境艺术尤其是我国现代环境艺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直至今日,成绩显著。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绿化、风景建设、建筑建造等环境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岭南建筑风格因其自然协调性特点,对创新环境艺术设计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岭南建筑风格;环境艺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获得长足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新时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日益重视,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显得格外重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单单重视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还要求保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岭南建筑风格正契合了这样的要求。研究岭南建筑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提高我国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1 岭南建筑风格的特点与表现

岭南建筑的风格特点与岭南地域的文化和环境密切相关,而具体的风格表现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岭南园林为代表的传统性建筑,另一类则是纪念建筑、工业建筑。首先,岭南建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宽大且不失灵活。一般来说,宽大的建筑尤其是传统建筑都给人一种十分厚重的感觉,整体上会有压抑感,而岭南建筑尤其园林建筑多采用几何图形,其建筑格局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布局十分灵活,在室内的设计上更多地采用几何门框、窗户以及花卉景色进行布局隔断,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无形中联系了起来,没有厚重感,带有更多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感。岭南的纪念建筑、工业建筑也独具特色,其建筑外观虽然更加大气和庄重,但采用了灵动活泼的圆滑过渡,类似欧洲建筑风格,弱化了建筑给人的压抑感。[1]其次,岭南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浅色,不同于北方尤其是北京紫禁城那种红黄相衬所体现出的雍容华贵、端庄厚重,岭南建筑采用的浅色,辅以青、蓝、黑等颜色,给人感觉灵动,强调建筑物与景观的生态调节,注重观赏和休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岭南建筑风格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1 岭南园林设计应用

岭南园林设计主要的代表有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了极具现代审美的宽敞客厅,另外利用回廊、围墙、山石、水池等进行自然的分割布局,虽然看似错综复杂,但事实上层次分明。在具体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时,尤其是现代公园的布局,可以借鉴岭南园林的分割结构,以盆景、植物作为室内的分割屏障,建筑物与环境的分割布局上也可以借鉴岭南园林中山水风景的错落有序布局,给人一种物景融合的丰富观景感受。

目前,在广州、海南等多个地方均建有具有此类特点的园林,如广州的南园酒家,便是一代表。南园酒家是以经营潮州菜为特色的“国家白金五钻级酒家”之一,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和风格便参考了岭南园林的特点。酒家建筑及园林色彩多以青、白、绿为主,辅以黑色,园林风景、亭台楼阁均富含岭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整体设计上十分强调环境设计的融合度,是岭南传统园林建筑风格在现代园林建筑风格上极具代表性的成功体现。

2.2 岭南的居民建筑设计应用

岭南居民建筑的主要代表有旭日古村、广州西关大屋、骑楼建筑等,这些建筑多以青石筑成,门廊宽阔,色彩浅白,视觉上并不突兀。比如旭日古村,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全部是砖瓦式结构民房,建筑正门宽大,梁柱支撑结构间距较宽,内部布局中门廊的形状多是几何图形,且不对称,院落较小,房屋间距紧密,布局错落,用色以灰白色砖石的本色为主。总体上看起来和岭南的山石十分类似,给人一种物景融合的感觉。

骑楼建筑更是岭南近代民宿设计的一大创新,它受西方卷廊设计的影响,将卷廊形式与居民住宅相结合,演变为目前广州特有的建筑形式。[2]骑楼的一楼建有走廊,直接与人行道相连,形成自然的步行长廊,可以遮风挡雨、避暑防晒,十分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二层则用于居民的日常起居,极大地体现了建筑与人日常生活习惯、气候的关联,十分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具体到现代的应用,将骑楼建筑进行了新的功能挖掘与创新,如广州西关,发展至今,成为一条著名的商业街。在传统的骑楼一楼走廊的建筑基础上开发出商铺,并将建筑加高,与当下的商业步行街广场十分类似,事实上相当于目前大型室内步行街的雏形,不同的是广州西关具有更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相结合的鲜活例子。

3 结语

现代建筑的艺术设计,要改变以往只突出现代气息、商业化功能的偏向性特点,要注重环境自然与人的联系,要在建筑中滲透出地域气候特征、文化特色。岭南建筑风格及其艺术造型设计,突破了我国传统建筑中轴对称、工整对应的束缚,更注重灵动活泼、开放包容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在岭南建筑的平面构型和布局结构上,更多地追求错落有致、虚实对比,打破了以往庭院的封闭感,是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秀代表。借鉴和继承岭南建筑风格,对当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消除现代建筑弊端,适应社会发展,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重要推动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灵风.岭南传统建筑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638.

[2] 陈坎友.岭南园林造园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公共艺术研究,2017(8):70-71.

作者简介:周静海(1983—),男,江西南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人与自然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