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2018-07-23 09:05金旭明刘清华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运用

金旭明 刘清华

摘 要:巴文化与楚文化之间的沟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两族部落长期交错,互相学习交流,从而衍生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巴楚文化。本文以巴楚民俗文化园为实际案例,以巴楚地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运用巴楚文化元素为主要的设计切入点,营造出具有巴楚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景观,目的就在于提升空间区域内的文化内涵,思考如何运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将传统的地域文化吸收融合,使得地域性的空间效果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巴楚地域文化;景观设计;运用

1 巴楚地域文化的解析

1.1 巴楚地域文化概述

“古时称夷陵为巴人与楚人交错交融区,考古学也证实了巴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文化即巴楚文化,不是简单地把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叠加,两族部落长期交错或互相地学习交流,从而衍生出一个新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巴楚文化呈现出考古学文化,秦汉时期从考古学文化转变为地域文化,至今一直在不断发展。据研究,现在的土家族是巴民族的早期后裔,是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1.2 巴楚地域文化主要特点和内容

“根据现有资料,巴楚地域文化主要特点暂可以说有如下六个要素:其一,以巴楚兵器、虎钮錞于、巴楚编钟为标志的青铜冶铸工艺;其二,以从原始蛋壳彩陶到东周抛光涂胶黑皮陶为代表的制陶工艺;其三,以虎座立凤、虎座凤鸟悬鼓为主要标志的漆工艺;其四,以吊脚楼式、干栏式建筑为特征的建筑技艺;其五,屈子哲学及屈骚、宋赋为代表的巴楚文学;其六,巴楚乐舞。除此之外,以巴楚服饰艺术为代表的织造工艺及竹编技艺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巴楚文化对后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巴楚文化具有进取精神在巴楚的一系列文化形式中表现出来,如虎座凤架鼓、吊脚楼群、层台累榭等,有一种炙热而真挚的美感。屈原《楚辞》中天马行空的幻想和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中的浪漫的神话传说也展现了巴楚文化深厚的艺术魅力,其独特的文化和审美价值是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和继承使用的。

2 巴楚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2.1 巴楚地域文化的设计元素

巴楚文化具有浪漫、神秘和壮观的特点,其代表造型优美,充满想象和创造力,造型与装飾在抽象手法上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例如,虎座立凤、虎头镇墓兽、虎座凤架鼓、虎钮錞于、巴楚编钟等,都可以视为巴楚文化的象征。

同时,巴楚文化形式的符号具有丰富浓厚的色彩特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一审美特征主要展现在丝织品和漆器上,如虎座立凤、虎座凤架鼓、镇墓兽等漆器上,大都采用红色、黑色、金色、黄色、白色、灰色等,以红色和黑色为主,红色艳,黑色深,两者相互配合渲染,衬托了漆器外形轮廓的特征,形成了大气、神秘、瑰丽的审美风格。

2.2 巴楚地域文化的表现手法

“巴楚文化形式符号从创世之始,并没有遵守所谓的形式法则。早期艺术形式无非是借鉴动物、植物等形式,然后根据自己的内在想象和灵感来创造,但它不是为了抨击社会,反对传统和不满于现状,只是单纯表达内心的想法。”

将巴楚文化形式符号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抽象和提升,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要求创作者注重内心感受,以一种主观的审美意识,观察和研究巴楚文化形式符号,抓住形式符号的特征,结合自身特征加以夸张或变形,以符合现代审美追求。

以湖北省博物馆建筑景观为例,整个博物馆的建筑组团便呈现了早期干栏式建筑的“层台累榭”的建筑风格。建筑主体位于高台之上,层层高起。主体建筑和两翼单体建筑之间整体给人以壮美之感,屋顶台角造型是由楚国凤鸟造型变化而来,整个建筑浪漫绮丽,巴楚式风格明显。在于对巴楚地域文化的提炼,返璞归真、化繁为简、变革吸收,营造出特色化的主题景观空间。

3 巴楚民俗文化园景观设计分析

3.1 设计理念

民俗文化园是一个以特殊历史时期或特定地区的民间文化为主题,通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和塑造,能为游客带来娱乐和体验的景观。巴楚地域文化的整合对当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促进作用。

宜昌作为巴文化与楚文化交融并进的发源地,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传承巴楚文化,促进民族发展为时代主题,以楚水巴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民俗文化园建设的目的,符合民俗文化园设计的基本要求,以现代的手法,结合现代的人文景观理念总体营造。

3.2 总体布局

平面构图总体上运用功能区域划分明显且和谐的民族布局风格。整体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融合巴楚文化代表性“虎座立凤”这一元素进行总体布局;以诗歌长廊为划分,左侧区域为以巴楚文化元素为载体的人文景观区域,右侧则开辟出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自然景观区域。合理对场地部分区域植物的保留和改造设计,使整个民俗园更具灵性。

设计场地由主入口到东侧的民俗体验区(钓鱼区域),整体升高明显,在视觉上形成仰视效果,并营造一步一高的效果,从世纪大道的入口处看去,更能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总体来说,以诗歌长廊和文化石刻墙为分界线,整个设计场地分为三级景观的区域空间。

3.3 表现手法

以构造“巴楚民族文化圈”为前提,以推动文化景观产业为目的。在设计时,侧重构建有层次的竖向绿化,结合民俗体验进行娱乐活动,绿化手法上以开阔的、简炼的划分手法处理,符合游客的审美情趣和体验需求。

小品设计,以功能和景观兼容为目的,运用巴楚文化的人文和历史元素,突出巴楚装饰文化的元素,对不同区域小品进行设计,达到契合主题的效果。

3.4 主要景点

巴楚民俗文化园主要分为功能区、文化区和主题景观区。功能区——“图腾广场”“橘子洲头”。文化区——“文化名人墙”“诗歌长廊”“香溪桃花”。主题景观区——“流杯池花带”“楚水巴山”。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运用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