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之思与行

2018-07-23 09:05王建芳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童声五星红旗音色

摘 要:近年来,合唱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广泛关注。合唱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创作于2001年,由金波、李众作词,孟庆云先生作曲,原唱由灵气十足的武赫与银河少年合唱团共同演绎而成。舒缓的旋律、轻快的节奏、令人振奋的歌词,使作品倍受喜爱和推崇。本文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征、教学实践等方面,对童声合唱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进行分析,希望对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合唱教学;《我仰望五星红旗》

1 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之创作背景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不可或缺,而“合唱”作为一项集体歌唱教学,更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合唱艺术更多地追求谐和、均衡、立体化的和声美,注重的是协调一致、富有变化的音色美。中小学合唱艺术的推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观念,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美,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美育之目标,促使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我仰望五星红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

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是一首清新活泼、朝气蓬勃的合唱作品。该作品以铺陈叙述的方式打破了以往用故事贯穿的手法,通过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歌声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无限美好,折射出祖国的繁荣富强。该作品力图通过孩子们纯真的眼睛和心灵,用他们纯真的幻想和真善美的精神风貌来展现祖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该作品创作的初衷便是突出电视画面中符号化的元素,突显强烈的节奏感,试图把全国3亿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表现出来。这种通过小视角烘托大主题的创作手法,使整首作品不仅透着孩子们的纯真与美好,还饱含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 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之艺术特征

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全曲统一在F大调上陈述,采用4/4拍写成,中速,曲式结构为带再现单二部曲式。曲调清新悠扬,平缓而细腻,是一首十分适合儿童演唱的曲目。作品在旋律和节奏两个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艺术特征:

2.1 如歌的旋律

旋律是一首歌的灵魂,优美如歌的旋律往往更加能够打动人。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的主题旋律采用波浪式、上下起伏的音型构成,节奏时缓时急,张弛有度。旋律多采用二度、三度音程进行创作,体现自然松弛的感受,表现出静谧的情绪。五度、六度音程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抒发了内心的感受,充满恢宏大气的同时,又不乏婉转细腻的情怀。旋律线条跌宕起伏,高声部悠扬明亮,低声部含蓄平滑,并且采用级进上下行的旋律走向,加以突出单音的大幅度跳进,营造出一种动静平衡的律动。同时,高低声部之间互相交错、相辅相成、融会统一,对话般地展现出莘莘学子对祖国无限美好的祝福和憧憬之情。

2.2 顿挫的节奏

许多人常常会忽视节奏的重要性,而在一首乐曲中,节奏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在一首作品中,节奏常常是推动旋律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样的旋律线条配合不同的节奏音型,就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音乐风格,会有截然不同的音乐表现力。《我仰望五星红旗》这首作品,采用级进上行的节奏音型,同时配合大量的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使得旋律顿挫而又有不断前行的动力,配合如歌悠扬的旋律线条,粗中有细,刻画出主题的动力与张力,营造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气概豪迈的山水画卷。

3 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之教学实践

3.1 音色的统一与节奏的把握

一首合唱作品的演绎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声音音色是否统一。将一群具有个性的声音融为一体,这是十分有难度的。合唱是一门多声部的艺术,因此各个声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唱词发声的统一就与音色的统一密不可分,只有统一唱词的发声,才能使音乐整齐划一地向前不断前行。在节奏方面,要注意突出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韵律,加强字头重音,如“飘”“他”“太”等强拍节奏上的音,令整个作品强弱有致,给人一种“呼吸感”。从而一张嘴营造出晴空白云的场景,瞬间将人拉入场景。

3.2 气息的训练与游戏法的运用

面对童声合唱团,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每个人都想在集體中“脱颖而出”,因此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系统的气息训练显得十分重要。要在练声环节中强化孩子们对声音共性的概念,而学生的自制力较弱,传统的练声方法对于他们来说显得有些枯燥无味。笔者在这里建议可以借助“游戏”来辅助教师进行气息训练。例如,注意力强化训练,将所有的孩子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教师通过指令,学生迅速作出反应,令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强化,让学生逐渐养成看指挥的习惯。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营造场景,如将自己想象成一辆小火车,慢慢地不断加速开走了!从而不断加深气息练习。在演唱的第一句“我仰望五星红旗她在万里晴空飘呀飘呀”时,需要提醒学生控制力度,在白嗓、直声的基础之上,强调高位置哼鸣,增强学生对声音的控制力,循序渐进,从而达到轻亮的音色。和声声部需要注意音量的控制,轻轻附和着主旋律,切忌“喧宾夺主”,盖过主要旋律。这样整个作品才会显得层次鲜明,才会给人收放自如的感受。

4 结语

作品《我仰望五星红旗》以孩童的视角构写作品,以孩童稚嫩的音色演绎作品,展现了3亿少年儿童对祖国繁荣的美好祝愿和美好未来的展望。本文主要从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结合游戏教学法剖析了该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合唱教学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陶冶性情,还能在本质上领悟作品的审美旨趣,从而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孟乐.童声合唱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路径[J].当代音乐,2017(11).

[2] 孙彩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北方音乐,2018(11).

[3] 王燕平.童声合唱排练中常见问题的解决[J].黄河之声,2012(05).

作者简介:王建芳(1979—),男,福建龙岩人,本科,小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童声五星红旗音色
童声飞扬
存在心中的五星红旗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啊 五星红旗
夏 天(童声合唱)
五星红旗颂
我爱五星红旗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