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之路探析

2018-07-23 09:05郭亮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之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已然成为中国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能够在新时期永葆生机与活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之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

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血脉,也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中国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指南,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路径,以促使传统文化快速实现现代化转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历史背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之路进行探讨。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关联性

1.1 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所依赖

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存在少量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部分,因而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来引领其进行转型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其要义之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出现和发展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相似,都是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以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使得它们具备融合的条件,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可以为之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因此需要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1]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夯实基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仁人志士曾以各种代价去探寻中国未来发展的出路,但遗憾的是均摆脱不了失败的结局。直到马克思主义涌入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中华民族重获新生。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发展过程中保留了那些扎根在西方土壤中的先进思想文化,并以人类解放与发展为己任,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寻求与中国文化结合的方法与途径。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任务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只有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用于指导中国具体实践,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更好地为其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2]

1.3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加快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我党从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根本指导思想。但是就现目前而言,我国的国民综合素质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更有精神层次的,因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教育和感化群众,能够有效促进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筑牢群众基础,吸引更多的群众自觉、自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从而加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2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总结和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教育活动,以此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取精华、弃糟粕。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历史、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已经与我国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保持一致。此后,党中央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向着现代化方向转型发展。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方针,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未过多久,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滋生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路线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步伐受到阻碍。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中央陆续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才得以重新推进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断总结以往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国情提出了“科教兴国”等治国方略,再次丰富了党的文化思想,推动了我国文化发展迈向新的台阶。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以坚持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影响作用,逐渐转变国民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历史的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积极主动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让传统文化逐渐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推动其成功地向现代化转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3.1 在积极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保持文化多元性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首先需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紧密围绕我党意识形态、先进理念,推动社会主义优秀文化持续向前发展。[4]同时,为了确保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客观需要均能够得到满足,就必须对传统文化的多元性进行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也使中国文化有机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认识和充分尊重文化之间的异同,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各种先进、优秀的文化,使“多样”与“一元”能够和谐统一,并促使它们相互借鉴、吸收,共同成长、进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

3.2 全面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

改革开放使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我国,特别是现在新媒体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有了相应的转变,单一落后的文化产业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需求,因而亟须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全面地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断增强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比如,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通过演绎流行音乐来传颂古诗词歌赋,还有一些年轻人玩cosplay,与现代网络相结合,以別样的风格呈现其对传统文化的体会等。用这些新颖的方式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不仅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打破了人们的思想桎梏,同时也更加有益于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出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够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3.3 善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开展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中。[5]例如,可以将优秀古典文学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引导学生效仿、学习传统文化和圣人先贤的优秀品格,提升自我道德品行及修养;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学生举办各种庆祝仪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正确引导学生成立和参与各类社团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走入学生心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则能够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只有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全面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才能推动传统文化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规范操作与日常管理[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01):19-28.

[2] 袁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推进茶文化建设[J].福建茶叶,2018,40(12):493.

[3] 王晓骞.茶道的中和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J].福建茶叶,2018,40(12):425.

[4] 刘歌德,曾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远在路上[J].前进,2018(12):21-23.

[5] 李军时.从现代新儒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甘肃理论学刊,2018(06):50-55.

作者简介:郭亮(1984—),女,湖南株洲人,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猜你喜欢
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边疆治理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