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

2018-07-23 09:05刘圣科江雪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革命老区

刘圣科 江雪

摘 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切实加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和改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这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策略。四川地区革命老区中积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只有加大保护力度,对其进行科学改造,才能够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作用。这就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视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工作,将实际生活需要和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以此不断推进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工作。因此,本文就对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究,并阐述具体的改造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革命老区;民居保护;民居改造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当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也相对较多,而历史文化民居是需要保护的重要内容,而革命老区民居通常是指文物保存较为丰富,且有着重大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能够有效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的村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于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民居保护与改造工作也有了一定的探讨,但对于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本文就对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和改造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推进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改造工作发展。

1 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1.1 发展的优势

革命老区民居作为红色历史文化村镇,促进革命老区民居的发展有着众多的优势,首先其有着区域优势,通常革命老区民居有着红色资源数量较多且较为集中的特性。这种集中性的分布更易于系统化的规划、管理和资金投入。另外,由于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发展,正着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提升农村本地就业率且国家也大力倡导红色旅游的发展,其在交通、人员配置以及宣传等方面,都有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因此,其具有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优势。[1]此外,还有着客源优势,因为红色历史文化民居和其他的历史文化民居相比较拥有独特的客源,如机关干部、学生、退休干部等。这就让革命老区民居不仅有游览观光人群,还有接受党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晋升学习的群体。

1.2 发展的劣势

在革命老区民居发展过程中,其也存在一定的劣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革命老区民居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革命老区民居所在区域经济发展都较为落后,这就导致当地政府资金力量较为薄弱且很多革命老区民居地处较为偏远,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很多基础设施都较为缺乏,地区人群的思想也较为封闭保守。另外,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不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外旅游人数都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人们对于红色历史文化村镇旅游的认识还较为单一,这也影响了革命老区民居的发展。[2]同时,目前我国红色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但红色历史文化民居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其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挖掘,找准游客旅游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有效融入全国红色旅游大环境中。

2 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的基本原则

2.1 保护的原则

在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中,要坚持原真性的原则,这是文化遗产评估和保护的最基本原则。如果革命老区民居在改造后失去了其原真性,就不能被称为历史文化遗产。那么,在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中,要坚持“整旧如故”的原则,以保留其原本的历史风貌。同时,还要坚持可逆性的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保证民居在未来修缮时,还能够有效保障其基本形式与结构完整性,在保护革命老区民居本身的时候还要对整体空间格局与周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以此确保革命老区民居保护的整体性。另外,还要坚持小规模改造的原则,在历史文化民居保护利用中,不仅要加大保护力度,还要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就要避免大规模的保护开发,杜绝出现预测失误而造成整体被破坏的情况。[3]此外,还要坚持永续性的原则,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事业,这就需要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来保护,切忌急于求成。

2.2 改造的原则

在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改造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做到以保护为主、利用并行。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在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中,能够切实保障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证其历史环境风貌的完整性,真正做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实际保护和利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打造符合新时期人们需要和满意的旅游產品,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吸引力。同时,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本原则,革命老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革命老区民居改造中要结合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科学定位目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与层次。[4]坚持特色原则,也是新时期革命老区民居改造中要谨遵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文化是特色的基础,而特色就是旅游业的灵魂”。那么,在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改造中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着力凸显地方特色。

3 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发展环境和态势分析

3.1 机遇和条件

随着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稳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旅游消费为主的享受型消费也开始成为大众化消费的主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指导下,红色旅游作为国家大力倡导的新型旅游活动,其也会成为未来国内旅游消费的热点内容。在如今我国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大众旅游的发展条件也更加成熟,这也决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环境更加优越。[5]另外,在目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推进红色旅游展示宣传平台的建设,通过高科技手段,改善宣讲方式,为游客创建新的红色旅游体验,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3.2 挑战和困难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红色旅游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自身的发展思路。结合国家二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内容,其拓宽了红色旅游的资源内涵,将1840年后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活动等都有效纳入了红色旅游的范围,这可以说对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当前的新形势对于红色旅游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想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就要充分挖掘自身的实际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以打造红色旅游民居示范项目。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其地处较为偏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中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支撑,没有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体系。[6]另外,旅游产品结构也较为单一,对于革命老区民居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充分,且各景点之间较为分散,革命老区民居和生态游、度假游、休闲游等旅游形式融合度不够,没有建立景区联动效应。

4 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策略

4.1 加强政策扶持

结合当前红色旅游发展的情况可以发现当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和制约因素,那么这就要结合革命老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现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严格遵从相关部门的统一安排,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规划指导与政策扶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与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合力。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以及民居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时,要结合地方特色,着重凸显地方特色,明确发展方向和红色旅游发展需要。同时,还要积极完善交通系统,加大对于红色旅游景点资源保护、陈列展览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7]更新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引进具有较高旅游经营管理素养的专业人才,为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4.2 要有系统合理的整体规划设计

在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过程中,会受到经济因素、建设理念以及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实际的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通过对其进行系统合理的整体规划设计,才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的不足。当然在实际规划中不能照搬照抄,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注重地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红色文化资源。针对革命老区农村地区民居存在质量安全等问题,相关部门要提高重视度,着重提升民居的安全性以及防灾能力,避免私人随意建房的问题,加强对于建筑工人的培训,有效提升革命老区民居安全标准。其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红色旅游规划团队,建立一套合理的红色文化旅游规划方案,深入挖掘地区历史文化内涵、生态环境与红色文化资源,创建“旅游+”的产品体系。[8]还可以积极组织民俗文化活动,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有效提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价值。

4.3 完善红色旅游产品设计

在当前的背景下,要想切实推进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工作,就要结合国家相关指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完善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工作。可以选择区域内民居,修建传统商业街,并将其作为“革命老区旅游产品展览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革命老区的红军领袖,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红色历史。[9]这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感受,还能够丰富游客的文化知识,加深其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还可以修建一些餐饮与娱乐设施,但在餐饮与娱乐设施建设过程中也要紧密围绕“红色主题”,这样才能避免异化,展现自身的特色,给游客不同的深刻的体验,发挥自身的作用。比如可以开设特色饭店,让游客吃到当地的特色食物,切身体会到当年红军的艰苦生活,还可以让游客体验红军衣服与红军草鞋等,以此凸显红色旅游的特色与内涵,通过完善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为推进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

5 优化旅游线路设计

在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过程中,还要积极完善旅游线路设计工作,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区域优势,将周边的相关景点进行联系,以此形成一个完善的红色旅游线路。那么,革命老区也可以积极加入红色旅游线路中,建立省内红色旅游线路,以此更加清晰地了解红军长征的足迹,了解中国革命成功的不易,通过将革命老区和自然景观之旅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旅游竞争优势。

6 结语

四川地区革命老区民居保护与改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保护和利用双向发展的原则,在提出各种保护措施的同时也要加强修复、改造工作,以此有效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引导作用。

参考文獻:

[1] 谢建平.政治承诺与区域扶贫:习近平贫困治理方略在革命老区的实践进路[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4):5-11.

[2] 赵丽.湘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村镇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永顺县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8(12):135-136.

[3] 唐春芳,刘文生.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策略与开发路径探究[J].黑河学刊,2017(06):191-192.

[4] 段俊霞,张梦珂.天然气资源型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以达州革命老区为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3-18.

[5] 杨林兴.论川滇黔革命老区的历史贡献与开发建设[J].学术探索,2015(07):122-127.

[6] 王敏.贫困革命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以达州地区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3,4(06):37-40.

[7] 梁敏.保护红色文物,促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J].老区建设,2013(12):37-38.

[8] 付正中,彭世军.实施思源回报工程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湖北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解读[J].楚天主人,2013(06):8-11.

[9] 叶晶晶,俞慧娜.从革命老区群众红色文化认识谈红色资源保护——以浙江省温州市凤卧镇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247+249.

[10] 韦汉斌.浅谈山区和革命老区文物保护策略与措施——以河池市凤山县为例[J].当代广西,2012 (03):47.

作者简介:刘圣科,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学,艺术设计,环境艺术。

江雪,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革命老区
优化江西社区体育健身环境的研究
革命老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结构问题研究
贵州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研究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经济新常态下革命老区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
革命老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状态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