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背景下毕业设计的多元化实践

2018-07-23 09:05刘安龚伊林
艺术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毕业设计艺术设计

刘安 龚伊林

摘 要: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创新实践和就业实践为导向,探索在创新创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改革,旨在为艺术设计学生开辟多元化创新实践平台,建立创新性过程管理、考核及评价机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艺术设计;毕业设计

1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的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培养的是应用型的创新人才,以产品的输出为导向,以培养文化、艺术等实用性、创造力为前提。课程涉及工程学、心理学、材料学等诸多领域,设计展示多与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结合。它是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解决社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能力之间存在错位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毕业设计多元化改革与实践是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2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影响因子较多,是该课程教学整体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具体来说,常见的问题有:第一,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有待创新。很多院校对于毕业设计课程的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不严格导致管理制度无法发挥效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第二,毕业设计教学与实践环节联系不紧密。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有创意,但却很难找到适用的课题。要么造价太昂贵、科技匮乏,要么缺乏实施的可行性。每年艺术设计专业大部分学生的作品在展览结束后就报废掉,并不能真正地转化为可实用的产品。第三,学生自身对毕业设计重视度不够。由于这一课程开设于大四学年,很多学生都处于就业实习、考研中,对毕业设计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设计进度跟不上,最后敷衍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多元化的改革内容

3.1 确立毕业设计课程的目标取向

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教师的课题项目,花费了很多心思和精力,但后期根本无法看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在毕业设计中目标和方向模糊,无法做到深入研究,这也在于缺乏对学生设计的持续性引导。可以参考学生课外创新创业的学分,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开始相关专业实践活动;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大实习考察课时比例,强调学生的全面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实习参观、社会实践、模拟实训和技能教学等能力;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树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设计偏好和未来的职业归属。

3.2 分方向、多层次、分阶段

建立良好的课程组织文化,通过分方向、分层次、分阶段建立起一个适于社会实践需要的组织系统。分方向是指针对学生的课题,限定几个研究方向,每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下设材料、工艺、结构等内容,指导学生有步骤地实施;多层次主要指技能的细分包括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核心能力、综合技能等对每个内容细分到能力;分阶段则是从设计开始到设计转化,每个阶段均开设综合实训项目,作总结和分析,把大课程细化到多个阶段。模拟企业实际环境开发项目,项目的难度及要求随课题的深入逐渐增加。

3.3 加强实训与实习考察

以互利共赢为诉求点,集结企业、学校、技艺传承人等多渠道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尝试毕业设计田野考察法,如大学生毕业旅游教学,开启学生对本专业市场的探究。对学生毕业实习和创新能力进行考察,不仅能够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民俗风情和现代艺术设计之美,将课堂所学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创意和艺术感悟力,还可以增进小组感情和班级的凝聚力。在教育实训环节中引入企业设计项目,如以企业的某实践项目为毕业设计选题,注重校企合作,让学生全程参与方案构思、草图绘制及后期制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设计理念。

3.4 鼓励交叉合作和跨界学习

跨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通过设计语言与设计符号的交融沟通,寻找相通的表达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进行重组形成创意。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和跨学院跨学科领域分组联合的学习模式,体现出在跨专业融合发展的方式下结合专业分类实施的特点。确定好跨界培养的目标,建立合作团队,并实施量化管理标准,通过合作项目的解说和分析,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按各自的特点、能力和兴趣在项目小组内分派项目负责人。各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项目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商业法则,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

3.5 构建产品输出产业链

对教学体系实行专业的管理体制,加强应用型探索。如在创新方面,针对平面设计学生以毕业展的策划为毕业设计主要内容,考查学生对海报、展示、宣传册等设计能力;针对环境设计学生,以校园某些空地为设计内容进行景观设计或改良;针对产品设计学生,以校园公共设施为例进行设计创造。在创业方面,对学生的每一阶段进行评估,邀请优秀的业界人员、校外企业参观,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作品指导,如天猫、出版社、杂志社等公司,并推荐优秀的设计作品,将作品开发成文创产品或其他衍生品等。保护学生的作品版权,提供知识产权注册,提升毕业设计的价值和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6 毕业设计考核形式多元化

大部分院校忽视毕业设计的考核部分,传统的考核机制是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结束后由教师组织打分,学生不予参与。我们应该在简化毕业设计考核流程的基础上实现毕业设计考核形式的多元化,一方面,除毕业设计外,学生的企业实习报告、自主开发创作的设计成果或为社会公益、商业活动等做出的成果都可以纳入毕业设计考核中去;另一方面,在考核主体上可以采用校内学生投票和校外参观的社会人员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如评定出“最多功能、最绿色、最治愈”等设计作品,实现考核形式的多元化。

4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加强艺术设计专业结构的改革与建设。在掌握课程重点、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基础上,把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以培养应用型、个性化的设计人才为原则,全面推進设计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辉,朱和平.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与设计指导[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创业毕业设计艺术设计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星.云.海》
《花月夜》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