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板发展进入新阶段,货车加装尾板国标即将完成

2018-07-24 03:45张筱梅
专用汽车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机厂国标货车

本刊记者 张筱梅

近段时间,深圳市凯卓立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凯卓立)董事长王泽黎心情特别好,因为一项利于中国尾板行业发展的标准法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即货车加装尾板国标正在加紧制定中。尤其是5月16日李克强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确定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的措施”,其中一项具体实施措施即为“制定货车加装尾板国家标准,完善管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点名要制定货车加装尾板国家标准,其意义可谓深远。

6月1日,在《专用汽车》杂志社组织召开的“2018厢式车技术研讨会”期间,记者专访了王泽黎,他对记者讲述了尾板标准在中国艰难推行的过程,以及货车加装尾板国标制定的重要性。

艰难的推行之路

据王泽黎介绍,其实早在2004年随着尾板在中国的运用越加广泛开始,凯卓立就开始呼吁制定尾板的相关标准,以明确尾板在载货车上的规范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但是10多年过去了,尾板的诸多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尾板行业在中国发展缓慢。

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利于物流行业高效运输的尾板问题开始受到各个相关部委和行业机构的重视。2014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将尾板问题通过国家发改委在国务院相关办公会上提出,最终促使国家发改委牵头,协调交通部、公安部相关部门对尾板进行标准立项,并就管理细则展开了探讨工作。2015年,尾板行业标准颁布实施,但实际上该行标所起到的作用寥寥,因为业内对该标准意见并不一致。标准可实施性不强,如何对尾板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及产品法律责任如何划分都存在较大问题。尽管行标出台并实施,但是尾板在国内的推行仍然不畅。

2017年,在中物联的不懈努力下,特别是经过贺登才副会长与发改委、交通部相关部门的细致沟通和共同努力,尾板加装标准被立项为国标。2018年1月,在国家一直推进的“对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专项行动中,国务院将解决尾板国内推广应用纳入重点项目之一。尾板加装国标的制定和完善管理上升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层面,意味着尾板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国标的可操作性变强

王泽黎告诉记者,就尾板标准的制定问题,2014年和2018年中物联、发改委分别向国务院打过两次打报告,这代表着物流行业急需一个合理的、可实施性强的尾板标准来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这同样也说明尾板给物流行业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市场需求强劲。

据王泽黎透露,正在制定中的尾板加装国标主要围绕着三大要点制定:1、对尾板加装作业进行规范化的技术要求;2、该标准是尾板加装标准不是变相的改装标准。尾板可以是选装件,可以在车辆的使用后期加装,但选型工作由主机厂负责并经过严格的专业技术测试;3、明确加装了尾板车辆的法律责任主体是主机厂。这里需要再次重申的是,尾板的加装一定不能是车辆的改装,只能是标准化的加装过程。此外,该标准的适用范围是新车出厂前后的尾板加装,这里推荐使用尾板替代出厂前新车的车门,既可减重也可节约成本,还可扩大厢体容积。这一点对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物流的新能源厢式货车特别适用。

对于该标准发布之后的效果,王泽黎表示乐观。他认为,除了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外,此次制定的尾板加装标准可实施性强,各方均认可该标准的总体制定原则,包括主机厂、改装厂,甚至交通部、公安部,他们均达成了一致意见。

另据了解,目前国内有350万~400万城市物流配送车没有安装尾板,相比国外高达50%~80%的尾板安装率,可以预见标准实施出台后尾板的大好前景。除了尾板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带动全行业的发展之外,它还将为社会的降本增效做出巨大的贡献,按照在200万辆载货车上安装尾板,以每年一台尾板节省一个人工成本6万元计算,200万辆载货车安装尾板之后一年可省1200亿元!这一数字不得不让人惊叹——小尾板居然还可以为全社会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主机厂国标货车
商用车排放升级、市场下滑之下主机厂和经销商如何共生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主机厂销售返利运用及会计实务处理探讨
停车场迷宫
经销商管理系统发展的方向
立案查处首例违法广告儿童安全座椅加“国标”
收视率新“国标”能否刹住行业乱象?
五要素助配套厂赢得发展空间
鼠小弟的货车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