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非植酸磷水平日粮对1~28日龄怀乡鸡体尺性状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2018-07-24 02:26梁翠萍黄榕刘添仪洪宇琪王润莲
家禽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鸡体怀乡植酸

梁翠萍,黄榕,刘添仪,洪宇琪,王润莲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矿物质磷作为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鸡体骨骼发育和代谢功能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过高或过低的磷含量都会对畜禽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2-4],所以研究确定动物日粮中适宜的磷水平至关重要。

怀乡鸡是华南地区著名的肉鸡品种之一,因原产于茂名信宜市怀乡镇而得名,该鸡种具有喙黄、脚黄和皮黄的“三黄”特征,故又被称为“三黄鸡”。同时,怀乡鸡具有采食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对饲养的环境要求低,对气温适宜范围广,适宜养殖于南方的任何地方,产肉性能优良,因此,怀乡鸡在南方被广泛养殖。目前,关于怀乡鸡的研究主要见于怀乡鸡的生产性能和肉用性能[5-10]、产蛋性能[11-12]和杂交效果[13-14]等,但有关营养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尚未看到钙磷等矿物质营养需要的研究。

本试验研究不同非植酸磷水平日粮对1~28日龄怀乡鸡体尺性状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并以此探讨此阶段怀乡鸡日粮中的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日粮中非植酸磷含量设5个处理组,各组非植酸磷含量分别为0.32、0.39、0.46、0.53和0.60%;除磷水平外,其它营养成分含量一致,通过调整磷酸二氢钾和细沙粒 (洗净建筑用沙,未测出磷)的用量调节磷的含量。

1.2 动物与饲粮 本试验选取240只同批孵化的1日龄发育良好、体形相近的怀乡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鸡各6只。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参考NRC肉鸡饲养标准和我国黄羽肉鸡饲养标准及其它品种鸡磷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报道配制饲粮和设置非植酸磷水平[15-19],通过改变细沙粒的用量以调节磷酸二氢钾的用量,在改变各处理组饲粮磷水平的情况下,保证钙水平一致,均为1.00%。采用粉料饲喂,饲养试验期持续28d。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含量见表1。

注:1:每千克饲粮中添加:华罗一号多维400mg,铜(CuSO4·5H2O)8mg,锰(MnSO4·H2O)80mg,铁(FeSO4·H2O)80mg,锌 (ZnSO4·7H2O)60mg,碘 (KI)0.35mg,硒(Na2SeO3)0.2mg;2:调整碳酸钙和磷酸氢钙的用量;3:实测值。

1.3 饲养管理 试验于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系实验农场进行。实验正式开始前对养殖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清洗所需要的饲养笼、水槽、料槽及粪盘,并对其进行消毒水喷洒消毒。饲养笼采用70cm×60cm×35cm的三层层叠式鸡笼,并于鸡笼四周和底部铺上小孔塑料垫网,每两个饲养笼装上一盏220W的照明灯,并于进鸡前打开保温灯以使鸡舍温度适宜雏鸡的生存。整个饲养期持续28d,对鸡群以粉料饲喂,自由采食和饮水。1~10d采用挡风帘遮风,并予以24h光照保温,11~28d采用自然光照和通风。每天进行两次卫生打扫和清粪,确保鸡舍的干净。对鸡群进行常规免疫。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体尺性状 在28日龄末时,在各重复笼中选择1只体重与平均体重相差最小的母鸡,每组共4只鸡,总共 20只鸡,参考《家禽生产学》[20],测定各只鸡的体尺指标,包括体斜长、龙骨长、骨盆宽、胸宽、胸深、胫长和胫围。测量方法如下:

①体斜长:用皮尺测量鸡锁骨前上关节至坐骨结节间的长度,单位:cm;②龙骨长:用皮尺测量鸡胸骨前后两端点间的长度,单位:cm;③骨盆宽:即背宽,用卡尺测量鸡左右两腰角外缘的长度,单位:cm;④胸宽:用卡尺测量鸡两肩关节间的长度,单位:cm;⑤胸深:用卡尺测量鸡第一胸椎至胸骨前缘间的长度,单位:cm;⑥胫长:用卡尺测量鸡胫部上关节到第三、四趾间的直线长度,单位:cm;⑦胫围:即胫骨中部的周长,用皮尺测量鸡胫骨中部的周长,单位:cm。

1.4.2 胴体品质 于28日龄末从各个重复笼中选取接近平均体重的2只鸡(公母各半),称取活体重量,后将试鸡颈部放血,采用湿法将鸡毛拔干净,沥干,称其屠体重,最后分离右侧胸肌和腿肌,分别称重并迅速冷冻保存,以备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

肉样品采用冷冻干燥,其中粗灰分含量采用灰化法(GB/T 6438-2002)测定、干物质(DM)含量采用烘箱干燥法(GB/T 6435-2002)测定、粗蛋白质(CP)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GB/T 6432-2002)测定、粗脂肪 (EE)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GB/T 6432-2002)测定。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结束后采用软件Excel 2013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采用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19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选用最小显著极差法(LSD)对各个处理组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差异显著性以0.05作为评判标准,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对差异显著的指标采用选择不相关比较法(Orthogonal)分析各项指标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的二次曲线(Quadratic)反应,利用二次曲线(Quadratic)反应显著的指标确定 1~28日龄怀乡鸡日粮中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非植酸磷水平日粮对1~28日龄怀乡鸡体尺性状的影响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1~28日龄怀乡鸡体尺性状的影响结果见表2。

表2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1~28日龄怀乡鸡体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28日龄怀乡鸡的体斜长、胸深和胸宽均无显著影响 (P>0.05),但对怀乡鸡龙骨长、骨盆宽、胫长以及胫围均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这些指标可以反映1~28日龄怀乡鸡的磷营养状况。

2.2 不同非植酸磷水平日粮对1~28日龄怀乡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饲粮中不同非植酸磷水平对怀乡鸡胴体品质的影响见表3。

表3 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怀乡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粮中非植酸磷水平对28日龄怀乡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和胸肌、腿肌中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等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对胸肌的鲜重及腿肌中的粗蛋白有较显著的影响(P<0.05),说明胸肌的鲜重及腿肌中的粗蛋白可敏感反映怀乡鸡体内磷的营养状况。

2.3 汇总上述显著指标随非植酸磷水平变化的趋势分析结果 表4汇总了不同非植酸磷水平日粮对1~28日龄怀乡鸡体尺和胴体品质影响显著指标的二次曲线拟合方程以及以此确定的非植酸磷适宜水平。

表4 汇总各评价指标的二次拟合曲线以评定1~28日龄怀乡鸡日粮中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

由表4可知,1~28日龄怀乡鸡的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和胸肌的鲜重、腿肌的粗蛋白含量均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的变化呈二次曲线趋势变化(P<0.05),说明均可作为评定 1~28日龄怀乡鸡体尺性状和胴体品质的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的敏感指标。一般认为拟合相关系数R2≥90%则表示拟合结果的可信度很高,可作为判定非植酸磷适宜水平的计算值。上述敏感指标中,怀乡鸡胸肌的鲜重可敏感反映怀乡鸡体内磷的营养需要状况,但二次曲线的拟合程度低(R2=3.66%),因而不作为评定1~28日龄怀乡鸡日粮中非植酸磷适宜水平的指标使用。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和腿肌的粗蛋白含量拟合相关系数R2均大于90%,所以其结果均可作为判定1~28日龄怀乡鸡日粮非植酸磷的适宜水平,综合上述指标通过计算可得其平均值为0.49%。

3 讨论

磷作为动物日粮中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于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添加的无机磷,其中最主要是来源于植物性饲料,但在植物组织中约三分之二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21],植酸磷是由植物子实中的肌醇和磷酸根形成的含六个磷酸基团的环状化合物,结合了植物中40%~70%的磷元素,同时与铁、锌、钙等金属元素螯合形成难溶化合物,以致难以被家禽等单胃动物吸收利用,并对其他矿物元素的需要量增加[22]。非植酸磷是指动物日粮中除植酸磷以外的磷,可被动物很好地吸收利用。所以在探讨单胃动物日粮中的磷水平时宜采用非植酸磷形式的磷含量。本研究采用二次曲线模型综合各敏感指标得出1~28日龄怀乡鸡的非植酸磷水平为0.49%。我国鸡饲养标准中[17]指出,0~4周龄黄羽肉鸡非植酸磷需要量为0.45%;美国 NRC饲养标准[15]指出,0~3周龄肉仔鸡非植酸磷的需要量为0.45%;潘文[23]研究指出1~21日龄麒麟鸡非植酸磷的需要量为0.39%;王润莲等[24]研究指出0~6周龄贵妃鸡非植酸磷的需要量为0.50%。可见,怀乡鸡的非植酸磷水平稍高于黄羽肉鸡的饲养标准及肉仔鸡的NRC标准以及麒麟鸡研究结果,和贵妃鸡的非植酸磷水平相近。

体尺性状数据是由活体测定而取得的数据,所测得的数据没有损伤性,操作方法较简单、便利[25]。研究表明,鸡体尺指标与肉鸡肉用性能、繁殖性状、屠宰性能等经济性状具有密切的相关性[26-28]。饲粮的营养水平对鸡的体尺指标有显著影响。潘文[23]研究结果表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麒麟鸡的体尺性状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以该体尺指标作为评价1~21日龄麒麟鸡非植酸磷需要量的敏感指标,通过拟合断线方程模型求得满足以上敏感指标的非植酸磷需要量在0.24%~0.36%之间。本研究表明,1~28日龄怀乡鸡的龙骨长、骨盆宽、胫长以及胫围均受饲粮非植酸磷水平的影响,这与前人的研究有相同之处,均可敏感反映1~28日龄怀乡鸡体内磷的营养状况,并且可以作为评价1~28日龄怀乡鸡对非植酸磷适宜水平。

关于饲粮中非植酸磷水平对胴体品质影响的报道大多研究的是肌肉的感官指标,如肉色、pH、剪切力、嫩度等,如江勇等[29]研究报道日粮中0.05%~0.54%的非植酸磷水平可能对肉仔鸡的肌肉pH、剪切力、肉色、滴水损失等均无改善作用;花薇等[30]研究报道日粮中0.18%~0.38%的非植酸磷水平可能对肉仔鸡的胸肌pH、嫩度、失水力等均无显著改善作用。对于非植酸磷水平对肌肉中各营养成分的报道较少。本实验中腿肌粗蛋白随着饲粮非植酸磷水平的提高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说明怀乡鸡腿肌的粗蛋白含量可以敏感反映1~28日龄怀乡鸡体内磷的营养状况,并且可以作为评价1~28日龄怀乡鸡对非植酸磷适宜水平。

4 结论

4.1 不同非植酸磷水平日粮对1~28日龄怀乡鸡的龙骨长、骨盆宽、胫长、胫围和腿肌的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均能反映怀乡鸡体内磷营养状况,并可用以判定其非植酸磷需要量的敏感指标。

4.2 不同非植酸磷水平日粮对1~28日龄怀乡鸡的体斜长、胸深、胸宽、活体重、屠体重、胸肌的粗蛋白含量、腿肌的鲜重和胸肌和腿肌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均无影响。

4.3 建议1~28日龄怀乡鸡的非植酸磷水平为0.49%。

猜你喜欢
鸡体怀乡植酸
磷肥对甜玉米籽粒植酸和锌有效性的影响
不同植酸磷/非植酸磷比例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高温高湿条件下鸡舍的通风管理
芝麻粕植酸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低植酸水稻种质资源筛选、遗传生理调控与环境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怀乡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去国怀乡
怎样预防转群后肉鸡死亡
对故土亲情的别样吟唱——读王立世的怀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