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铺街道:加强出租房消防安全治理

2018-07-24 07:16张伟刘峰萍
中国安全生产 2018年2期
关键词:出租房排查隐患

张伟 刘峰萍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集聚增多,出租房作为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场所,火灾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排查统计,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辖区内现有出租房4892户、18000多间。出租房的消防条件、出租场所环境、租赁人员、建筑物性质等情况十分复杂,加强出租房消防安全治理迫在眉睫。

夯实三大保障,确保任务刚性落实

强化人员保障。成立安吉县递铺街道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从安监站、国土与规划建设办、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抽调10人驻点,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开展整治工作,做到各科室分工协调统一。按照每15户配备一名普法宣传员的要求,组建一支300余人的普法主力军,普及法律知识和公共安全教育知识。

强化资金保障。按照“街道补一点,房东出一点”的原则,递铺街道预投资500余万元作为居住出租房专项工作资金,对在期限内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验收的村(社区),给予250元/间的整治奖励。同时,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政策措施,引导房东自行出资完善消防设施,提高消防安全水平。

强化跟踪问效。制定了《安吉县递铺街道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村(社区)级协管员做好巡查工作。村(社区)作为管理主体,开展日常巡查,及时督改,做好消防安全台账。在隐患排查方面,建立“周检查、月回访”制度,由派出所每周定期开展检查,消防部门每月定期组织“回头看”式回访,对拒不配合、逾期末整改的房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 “零容忍”处置,全面保障居住出租房整治成果。

环境整治前

电器线路整改前

环境整治后

电器线路整改后

紧抓三个重点,以点带面有序开展

抓重点区域。组织168名网格员利用1个月的时间,以村(社区)为单位,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房、房不漏间”的原则,对辖区内27个村(社区)自建出租房消防安全状况和实际居住人数开展全面排查。其中,长乐社区位于主城区北面区域,环境差,隐患问题多,被选为整治试点区域,于2016年12月开始实施整治工作。其他26个村(社区)完成排查摸底,于2017年12月全部完成整治。

抓重点对象。前期摸排发现,辖区内租住30人以上的房屋320户,租住10~29人的房屋1320户,这两类出租房人数多、情况复杂、隐患大,递铺街道将其明确为重点整治对象,采取示范整改、约谈限期整改和从严实施处罚督促整改等措施,按整治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推进落实。

抓重大隐患。对“房东不管、住户不知、业主不理”的出租房率先开展整治,主要针对房屋电气线路混乱、电瓶车违规随意充电、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占道堵塞、消防设施设备配备不足、租户安全意识薄弱等6类隐患开展整治,整改线路套管19300余米,安装空气开关1354只,整治疏通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112个,新增灭火器621只。

强化三项举措,统筹兼顾立体推进

出台安全标准。根据街道出租房现状,递铺街道反复研究制订整治标准,针对线路材质和铺设路径、厨房设施条件、防火(物理)分隔设置、电动车统一停放充电地点、消防器材配置、应急疏散逃生标识和消防通道安全出口7个方面的标准,进行了规定和明确,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获得补助资金。

树立正反典型。对认真履行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各项规定措施、严格落实居住出租房日常管理单位和个人,通过以奖代补、宣传推广等形式给予表彰奖励。对不符合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要求或存在重大隐患且不积极配合整治的房东追究责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公示公开。对未达到消防安全条件、未落实火灾防范措施的居住出租房,一律依法进行处置。

强化综合治理。在出租房消防安全整治中,结合消防安全网格,27名安全员进行定期巡查,严控新增违章搭建并结合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制度,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引导出租户和承租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处置生活垃圾和生活物品,保障出租房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加强消防安全长效监管

加强出租房的登记备案制度。开展居住房屋出租登记工作,将居住出租房相关信息进行申报登记,主动采集居住出租房基本信息,录入综治网格化管理等相关信息系统,现场核查建筑结构、出租人员、消防安全等方面情况,对符合安全条件的,给予登记备案并签订责任书,对不符合安全条件或未进行登记备案的,督促当事人进行整改。所在村(社区)定期将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以及房屋的地址、租期、使用功能等基本情况报送乡镇(街道)综治办登记。房产中介机构、物业公司等积极协助做好居住房屋出租登记工作。

加强对居住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定期上门对出租人和承租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重点深入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出租房较集中的区域宣传有关居住出租房屋租赁管理的规定,增强房屋出租人、承租人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其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火场应急逃生自救技能、火灾预防措施以及如何使用灭火器、怎样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利用横幅、展板、宣传册等媒介,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人民群众从根本上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强化属地综合治理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居住出租房管理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属地公安加强居住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联合乡镇(街道)加大排查力度,摸清居住出租房屋底数,组织专职协管员开展全面排查和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建筑物耐火等级评估、防火间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隔、用火用电、消防设施、分级分类等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培训,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居住出租房进行全面改造,制订标准,建立样板并全面推广。达到标准的,予以批准继续从事房屋租赁;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予以淘汰。进一步完善由政府挂帅,安监、公安、消防、房管等各部门广泛参与的消防安全大网络,建立公安、消防、安监、城管、房管、规划、电力等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消防、公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出租房屋管理台账并把出租房纳入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出租房长效监管机制。建立由县(区)级政府牵头,联合公安、安监、城管、建设、国土资源、房管、民政等部门全面协调负责出租房安全工作。乡镇(街道)、村(社区)按照属地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建立“周自查、月检查、季抽查、年总查”制度,全面排查辖区出租房隐患。严格按照《居住出租房消防安全检查表》检查出租房火灾隐患。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梳理分类,逐一明确整改单位、措施、期限。建立健全居住出租房火灾危险性分析、消防安全分类管理以及重大火灾隐患举报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督促整改和政府挂牌督办等长效管理机制。对排查发现的违法建筑,结合“三改一拆”和“无违建县创建”工作,分片分区进行整治和拆除。大力推进“低小散”“城中村”行业区块整治提升,合理控制流动人口总量,严格按照网格配足专职协管员,加强出租房检查登记管理,共同做好出租房消防安全工作。针对流动人员多、租赁需求大的区域,建设廉租房、民工之家、员工公寓等,统筹兼顾帮助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

猜你喜欢
出租房排查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高跷楼”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智慧消防织就火灾安防网 平安建设再出发
甲醛超标 自如承诺首次出租房源空置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