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老湿”王博文:海蛎子味儿“网红”的别样人生

2018-07-25 05:47晒太阳的猫
伴侣 2018年7期
关键词:博文野菜网红

晒太阳的猫

靠着大连土话搞笑视频走红网络的王博文,说他走这条路已经走了5年,算是一位资深“网红”。但比起“网红”这个带有强烈时代印记和娱乐标签的身份,他更钟意“编剧”这个严肃而又颇具深沉意味的称谓。一个人顶一个公司为自己梦想博弈的这几年,他收获颇丰,全网粉丝逾1500万;作品《南北方饮食差异》荣登微博热搜话题,霸榜17小时,讨论量过千万;短视频作品《高考神叮嘱》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V影响力峰会获得十大影响力幽默博主;《快乐大本营》也请他去当嘉宾……那么这个东北男孩是怎样变身海蛎子味儿“网红”的呢?

一、做“网红”我是认真的

今年3月王博文才过了25岁的生日,白净瘦高,通常白T恤搭配蓝色牛仔裤,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他还只是个大男孩,但这个看似不甚成熟的大男孩在两年前就已经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的王博文在出国继续深造和考取编制安稳工作之间取舍不定。

然而最终他却选择剑走偏锋,没有出国留学,也没有遵从父母的安排安稳地过日子,而是选择做“网红”。“我还年轻,年轻或许就是一种可以好好加以利用的资本。这个资本让我有足够的勇气遵循自己的内心。”

王博文说做这个抉择他用了半年多时间,所以关于做“网红”这件事他是认真的。走红网络似乎就在一夜之间,这其中有网媒时代的幸运,更有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

目前笃定地走“网红”路线的王博文,几年前还痴迷绘画,甚至设想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能够当一名教孩子画画的老师。让王博文转变人生设定的是让他一夜间红遍人人网的音频节目。就是这条《老师,求你放学吧!》一经放出,立刻被网友奉为“神作”,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几大门户网站也都转载了。一连串的大连话说得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海蛎子味之浓郁让人直呼过瘾。

王博文说录这条音频的初衷只是为了安慰自己这颗思乡的心,结果却安慰了千万的游子,包括很多在国外留学的同龄人。他从没想过以这样的方式一夜爆火,只希望能在自己确信的路上笃定地走下去。正如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理论,网络泛娱乐性也让喜剧走向肤浅化,因此催生了许多杂耍甚至是搞怪。王博文不想做一肚子草包的小丑,为了迎合和献媚去创作低俗的搞笑剧和滑稽戏。他说喜剧也是严谨的律令,笑声中要有思考。他说要走的路其实很长,这一路上希望自己一直有所信仰。

这个大男孩是这么说的,也是如此践行的。后来从音频变成视频,变的是呈现的形式,不变的是那颗坚持做好喜剧编剧的心。创作的题材从探讨师生关系,到关注同龄人的择业问题,后来又转向南北文化差异,甚至是专业“黑”妈妈。王博文的作品总是从看似稀松平常的现象说起,犀利且幽默的表达,夸张而接地气的表演成就的不仅是点击量,还有观众对日常生活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毕竟,做“网红”他是认真的。

二、支持儿子“黑”自己的妈妈

看了王博文的搞笑视频就会发现他是“黑”妈妈专业户。从去年过年期间火爆网络的《北方家庭是这样过年的》到近期《挖野菜文化》,可以说每一个作品都不遗余力地在“黑”妈妈。

《北方家庭是这样过年的》视频中王博文头戴“方便面”式夸张波浪卷发,身着貂皮大衣,踩着高跟鞋,挎着小包包,浓妆艳抹,夸张而又接地气地模仿北方妈妈们在过年前后的种种生活习惯。《挖野菜文化》中穿着艳丽运动服漫山遍野拿着铲子挖野菜,甚至连去儿子的学校也不放过校园一角野菜小苗的妈妈形象,几乎引发了网友们对于炒野菜、拌野菜、野菜包子饺子的吐槽大会。

网友们直呼“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戳中的不止是笑点还有想家的泪点,更是对妈妈烹调的“野味儿”的想念。

儿子如此“黑”妈妈,那么身为妈妈作何感受?

王博文的妈妈刚开始对于儿子选择自己在家折腾视频是不满意的。收入如何先不说,妈妈跟亲戚邻居介绍起儿子的工作都不好说,“俺儿子跟你家儿子没法比,他现在就是在家学咱们老娘们儿说话!一天到晚折腾得人不得安宁,一会儿不防备就嗷一嗓子,老吓人了。”王博文听到老妈这么跟人家介绍自己选择的事业时哭笑不得。

王博文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表现父母与子女在择业以及婚恋方面的矛盾冲突。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实质上是对于生活的理解、人生的规划上的分歧。年轻人可能觉得生活也好工作也罢首先是要遵循自己的内心,能点燃内心热情的才是最佳选择。但许多父母则认为工作的选择应该是一个综合考虑后的最优选择,最好是比较稳定的,能当一辈子铁饭碗的,至于這份工作跟所学的专业或者个人爱好兴趣有没有契合都是次要的。王博文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且分析了两代人关于择业的矛盾,以及年轻人的困顿。然而,他自己在选择走“网红”这条路时也和父母上演了同样的拉锯戏码。

妈妈最开始听说他要放弃出国留学,也不愿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时异常气愤,似乎儿子这样的选择跟“不务正业”是划等号的。再对比一下别人家的孩子,有的工作稳定,捧着铁饭碗,有的在大公司就职,拿高薪,自己的儿子似乎不能相提并论。为此,妈妈连跟老姐妹儿唠嗑都觉得脸上没光。

王博文为此跟爸妈促膝长谈了一次,把心里所思所想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走“网红”这条路并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做这个选择他利弊权衡过的。这个看似不怎么靠谱的选择是他内心最向往,也最愿意为之奋斗的,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支持,让年轻的自己拼搏一次。看儿子如此笃定,爸妈虽然不太看好,但还是表示以后多多理解支持。

王博文创作视频作品的时候会仔细观察妈妈的举动以及日常言语,妈妈对此是防不胜防,一不小心某个生活习惯就入了视频,被儿子狠狠“黑”一把。妈妈在跟老姐妹打电话的时候都躲着王博文,并且跟老姐妹儿说“大姐啊,咱俩以后打电话可是要小心点儿,不然就被兔崽子拍到视频里了。咱们那点事儿到时候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虽然经常被儿子在节目中“黑”,但妈妈还是给予了儿子最大的支持,比如帮儿子到商场挑选口红。“你以后能不能别把嘴巴涂得跟两片橘子皮一样?我真是看不惯,我啥时候把嘴唇涂成那样过?”说完妈妈非得带着王博文去商场挑选口红,说好不在导购小姑娘面前说明是王博文要买。然而,刚到柜台前,妈妈直接来了一句:“来,小姑娘,给我儿子挑一款适合他的口红!”王博文则在妈妈身边一脸尬笑,无处遁形。

除了帮王博文买口红,妈妈还要操心儿子在视频创作中的穿戴,时不时要给儿子点建议,甚至还要带他去商场淘点好货,以期让广大观众对自己的日常穿着不要有误解。

很多人都会关注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才会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太累了,你想休息了就停一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妈妈开始主动向亲戚朋友介绍起儿子的作品,甚至在商场购物都会问售货员知不知道“大连老湿王博文”,碰巧遇到一个粉丝的话,聊起来说不定还能打个折。王博文对于妈妈这样的“宣传”哭笑不得,但内心却又暖流涌动。他以为不被理解的常态终究还是被打破了,妈妈或许从一开始就没真正地要求他与“别人家的孩子”做强弱的角逐,她一直未说出口的其实是:“孩子,没关系,你可以慢慢来。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三、一个人顶一个公司

目前,“大连老湿王博文”微博单平台粉丝198万,全网32个平台总计1500万粉丝,已然是东北地区最大的IP账号。

从籍籍无名到风生水起,王博文的网红路其实走得颇为辛苦,一个人要顶一个公司的人来用。

做网红首先就要有敏锐的互联网嗅觉,时刻关注热点,分析观众的痛点痒点。光捕捉热点还不行,创意构思要变成可以演绎的白纸黑字才行,写剧本也是必备技能之一。写完还要自己浓妆艳抹地去演。一天下午,王博文扎着辫子、抹着口红、穿着女装在家拍摄,爸爸有事突然从单位回家,看到他在摄像机面前妩媚地边甩头发边飞媚眼儿,顿时怔住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儿来跟妻子说:“唉!我平时上班咱儿子在家就这样啊?”

王博文调侃自己颜值不行,只好在演的时候发挥语言特长。除此之外还要极力控制饮食,为了瘦,撸串喝酒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能写能演还要懂得排版,懂剪辑,懂特效,能公关,会运营,懂财务……王博文说他每天的生活都是分裂的,一个人要兼N多个工种,一个人要顶一个公司。他说自从做了“网红”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甚至有一次谈商务合作他一周之内赶了十几个航班,累到说不出话,一碰床就瘫软得起不来。但即便如此,他休息一会儿后还是强撑着起来做视频的后期剪辑。

可能在大家的潜意识里会认为“网红”不过是靠博人眼球出位而后轻松赚钱的小年轻,要内涵没有,要噱头倒是一大把。甚至有人认为“网红”不过是平民狂欢造就的“一种喧嚣泡沫”,转瞬即逝且毫无意义。

事实上,王博文这样的“网红”红得一点都不轻松,且并非是喧嚣的泡沫。王博文说自己走上“网红”的路后每天都要学习新的东西,一个人顶一个公司就要求他必须要懂得运营自媒体的方方面面。非科班出身的他,为了能在镜头前自然从容地表演,观看了数不清的经典电影和电视剧,不断地按“暂停”键,然后模仿影视明星们的一颦一笑。为了做好拍摄剪辑,他到处拜师学艺,刚开始买不起好的摄影设备,就把相机放在椅子上,拍一个镜头就得挪动一次。为了拍好接到的广告,他一熬一个通宵写出让甲方满意的策划方案。为了理清账目,他还买了本《会计实务》在家闷头苦读。

王博文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沒有哪个草根能随随便便成“网红”。人生的路有很多条,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而后倾尽全力朝着梦想的方向一刻也不停地奔跑。

很多人会诧异这个调侃老师表演似的在学校上公开课、调侃北方妈妈们声势浩大的挖野菜,调侃大家对于大学专业的“市侩”理解的自媒体居然会如此大受欢迎。存在即为合理,大家欢迎的背后是一个年轻人的热血青春敢于拼搏,欢迎的也正是这份对于生活的态度,调侃并热爱生活的日常,张开怀抱拥抱生活的真实与诙谐,热腾腾地活着真好。

王博文说感觉到自己“火”了的还有在飞机上的“奇遇”。刚上飞机,温婉端庄的空姐竟然睁大眼睛惊异地大喊:“哎呀,居然是王老师!大家可千万得好好播广播啊,要不然又要把咱们当成素材了!”在视频作品中喋喋不休张牙舞爪的王博文,被认出后竟然孩子似的红着脸不知如何回应。后来,下飞机前王博文与机组人员合影,那个空姐告诉王博文,他们机组的人都在关注他,期待着他的新作品。

王博文说走“网红”这条路,算是他跟自己的一场博弈,他下了最大的赌注。然而这一局尘埃落定的时候,无论输赢,他早已不悲不喜。因为可量化的小小的成就,东加西算也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自己。得失从来都是身在其中的人深谙于心的,几经沉浮,镂心刻骨。

从最开始一个人单打独斗,到现在租40平方米的小房间,匆匆忙忙带着小伙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王博文说梦想正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不断升腾壮大。

责编/刘维笑

E-mail:1464110164@qq.com

猜你喜欢
博文野菜网红
第一次挣钱
寻找野菜香
野菜烹饪中的注意事项
我要当网红
谁和谁好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采野菜
又见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