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其展望

2018-07-25 11:37罗佳张宝根张华
科教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展望生命教育实践研究

罗佳 张宝根 张华

摘 要 自上世纪50年代生命教育被提出以后,生命教育经理论走向了实践。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和学者们围绕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和生命教育的实践情况等现实问题进行着不懈的探索。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祖国青年一代必将实现生命、生活、生存的谐统一。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实践研究 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18

Abstract Since 1950s, the very time that the conception was created, it has come into reality. Although relative departments, organizations and scholars has been paying great efforts to make clear that how to practice life education effectivel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ing. As the research goes deep, the young generation must be in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Keywords life education; practice; prospect

1 背景

自从杰 唐纳 华特在美国加州创办阿南达学校并首次开始实践生命观教育的相关课程开始,生命教育至此从概念领域走向了实践领域。历经近半个多世纪,美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末,作为最初生命教育内容的生命与死亡教育课程就已经先后在美国近千所高校开课授课,[1]生命教育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教育领域开始出现“生命教育中心”,在英国教育改革的举措中也把生命教育的内容包含其中。[1]此外,澳大利亚、法国、日本等国家或是建立专门研究机构或是开设专门课程来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受西方生命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关于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经历了从引进到创新的历程。

2我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总体来看,在过去的20年間国内学者对生命教育的理论思考较多,对生命教育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依据所目前查阅到的文献资料,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大致上可归为教学导向的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模式导向的生命教育实践探索和问题导向的生命教育实践现状调研三大类。

2.1 关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

我国关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主要是为学校开展专门的教育教学服务的。当前我国生命教育课程建设主要从教育行政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开展研究。(1)教育行政层面的制度创新。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稿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对生命教育内容的相关表述,“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目标之一。[2]2004年,辽宁省教育行政部门规划的“生命教育”工程正式启动,“生命教育”至此成为该地区中小学校园的必修课之一。2005年一份地区性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正式颁布,在纲要的指导下上海市各中小学按年级分层次构建科学的生命教育体系,时隔9年后上海市又开始启动“学校生命教育试点工作”,[3]把中小学生命教育推向纵深发展。这些工程和文件的颁布与实施表明了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对校园生命教育实践的投入力度。(2)学校教学层面的课程设置。我国台湾地区在本世纪初就有高校面向学生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如“生命教育概论”就被列入必修范围。国内江西师范大学是早一批将生命教育课程纳入本科生课程体系的高校,“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课程是该校本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之一。由于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界定一直没有达成统一,对于生命教育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因此,对应地在对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上都各有突出,特色鲜明。(3)个人层面的实践研究。个人层面的实践研究是学者们根据自己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围绕教材编写、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等实践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袁卫星编写的生命教育丛书属于我国早期生命教育教材,丛书总共含三册:《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一个教师的教育手记》和《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4]张美云根据研究在其博士论文中对生命教育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与单一的课程教学比渗透式教学更适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包含生存教育、生的教育和死的教育在内的8个要点内容;在生命教育课程教学中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主题式、体验式和探究式等。[5]

2.2 关于生命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

对生命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始终着眼于提高生命教育质量,目前国内在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并指派专门人员负责规划和推动学校生命教育实践;第二种是学校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负责部门,通过组织课程教学和课内外学习活动,渗透生命教育;第三种是依托校外组织进行生命教育知识的宣讲和研讨。我国台湾地区早在2002年就宣布成立“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由委员会负责督促指导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同时还有部分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生命教育专门机构,负责本校有关生命教育的所有事务。同年“生命教育中心”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现,该中心主要依托中小学和社区的力量来推动实施当地生命教育,由此可见,香港的生命教育途径已经扩展到了地方主流媒体和居民社区。国内宋庆龄基金会于2006年主办“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此次大会的主题确定为“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与会期间有数百名专家及教育界人士就“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及其实践模式展开了研讨。[6]

2.3 关于生命教育实践现状的调查

当前有一些学者对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现状展开调查,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数据说明生命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依旧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经验和问题商讨提升对策。张加明从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态度、价值取向等五方面对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存在偏差,大学生期待学校能对他们加强生命教育。[7]蔡璐据调查数据提出高校生命教育面临的三大问题:当前生命教育缺乏社会生态的有效支持、传统教育模式无力为生命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途径、生命教育的整合效应受结构性差异的负面影响,同时她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8]

3 总结与展望

我国教育部门和该领域的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着不同层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如何有效践行生命教育,提高祖国青年一代的生命、生存和生活质量。但从当前校园生命事件不断攀升的形势来看,我国生命教育的实践是不无问题的,我国未来的的生命教育应该而且可以发生一些变化。

3.1 生命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将更加统一

当前对生命教育的学说众多,学者们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的原则等问题的解释各有特色。随着对生命教育研究的逐步深入,这些基本问题将得到更准确更全面更统一的界定,在此基础上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向将更加明确,生命教育将展现出更显著的成效。

3.2 生命教育的实践将延伸到学生的家庭和社区

生命教育的主体不再限于学校,家庭和居民社区都将加入到生命教育的队伍中来。生命教育将走出学校,延伸至社会,真正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气候或教育思潮,让青年一代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气候和思潮中,并不知不觉受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把生命的科学观念内化为自身人格中一部分,这应该是生命教育的最理想结果,生命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

3.3 生命教育将发展成为一种终身教育

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超前性和预防性的教育,可以说,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宜早不宜迟,当前生命教育的实践主要聚焦于中小学校园。其实生命教育的实践阶段可以从更早些时候开始并且一直持续下去至更长远的阶段,具体来说,生命教育的实践可从学前阶段延伸至大学阶段甚至人的终身。只有生命教育的痕迹实时可见时,它才能真正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气候而感染到各年龄段各阶层的人,因为不仅仅是青少年需要生命教育,一些成人同样需要。

3.4 生命教育的实践将突显时代特色

在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也将体现出时代特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必将从中受益。“互联网+生命教育”究竟会带来什么?这一加法题引发了无限畅想,可以肯定的是,生命教育必将因为互联网元素的加入而逐步走向现代化:线下的生命教育实践,将扩展到线上,手机移动网络也将为生命教育贡献力量,生命教育的效率将大幅提升;网络安全和网络伦理知识将被纳入生命教育的范畴;学生甚至可以在自己衷爱的网游中学习到生命知识和生存技巧等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生命教育的实践摸索中,更多的人将从这种教育中受益,尤其是祖国的青年一代,他们对于生命之意义、生活之美、生存之技巧会有更多的体悟,实现生命、生活与生存和谐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 周英会,方秀娜.生命教育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综述[J].鸡西大学学報,2014.12:10-12.

[2]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9:3-13.

[3] 徐向东.让生命绽放最美的光彩[J].上海教育,2017.4:6.

[4] 黄争荣.激情的燃烧,智慧的喷涌 袁卫星的《生命课》丛书[J].上海教育,2017.10:62.

[5]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 唐闻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生命教育之路[EB/OL].2007-01-18.http://news.sohu.com/20070118/n247686929.sht

[7] 张加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生命观调查报告[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53-54.

[8] 蔡璐.大学生生命教育:属性、困境与应对策略[J].高教学刊,2016.8:60-62.

猜你喜欢
展望生命教育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