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探讨

2018-07-25 11:37孔凡静
科教导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课程衔接人才培养

孔凡静

摘 要 针对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中注重制定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忽视课程衔接的问题,以珠海某职业学校与广东某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三二对接的试点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探讨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课程衔接的模式、方法、措施和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开展中高职一体化的招生培养改革提供研究案例。

关键词 三二分段 人才培养 课程衔接 中高职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5.047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gnore curriculum connection after making a talent training plan for the 3:2 docking mode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middle vocational school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urriculum joining, introduced the curriculum cohesions modes, methods, measures and problems for the specialty of Auto Making and Service based on the case of main professional course "Automobile Insurance and Claims". That was a pilot work of 3:2 mode docking with a middle vocational school of Zhuhai City and a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give a study reform case of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unity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3:2 docking mode;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joining; unity of middle vocational school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改革试点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构建从中职到高职的职业教育立交桥的重要手段。[1]广东省于2009年率先启动了此项工作。从2010年的15所高职院校57个专业开始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自主招生工作到2017年的49所高职院校与197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747个高职专业开展对接,经过了7年的实践,广东的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改革试点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

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中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形式,对衔接后的具体工作开展缺乏有效的动力与措施。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高职学校申请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改革试点必须先制定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相关对口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经审核批准后才能招生并分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3]然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在培养方案制定审核通过后,对于在分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阶段怎么有效去构建课程体系,怎么去制定衔接的课程标准,尤其是核心课程标准仍然缺乏应有的研究。[4,5]

为此,本文以广东某职业学院与珠海某职业学校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研究对象,以专业核心课程“汽车保险与理赔”为例探讨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课程衔接的模式、方法、措施和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开展中高职一体化的招生培养改革提供研究案例。

1 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銜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6]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促进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的衔接方面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的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7]

中高职学校如仅仅共同制定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不落实专业课程衔接的工作,就如同画饼充饥,流于形式,应付验收,造成重项目申请,轻项目执行实效的恶性循环。因为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改革试点的专业基本是相近的专业,比如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高职是汽车营销与服务,中职是汽车商务,两者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基本是相同的。如果没有具体课程的衔接,中高职学校在相同或相似的课程教学上会面临同样的课程内容中职上了一遍高职又上一遍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的困惑与厌倦。这也与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培养改革试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相背离的。因此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2 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实践

2.1 实践背景

2014年经过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珠海某职业学校与广东某职业学院就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为了将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双方组建了由广东某职业学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和珠海某职业学校汽车部部长、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组,组长由专业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汽车部部长担任。双方在讨论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后就将具体专业课程的衔接进行具体的研究探讨,以课程为标的组建以高职专业课程负责人与中职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课程衔接研究团队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工作。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衔接工作的开展。

2.2 “汽车保险与理赔”衔接方案

“汽车保险与理赔”是中职汽车商务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没有衔接之前两者讲授的内容、考核的方式、难易程度、侧重面基本一样。如果不研究中高职间的衔接就会造成课程教学资源的浪费,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此,在成立“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衔接团队后,高职的课程负责人召集团队成员认真梳理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考核模式、实操项目,然后根据中高职的特点确定了中职讲授基本内容、基本应用,实操侧重于保险的展业、销售,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具备保险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基本的条款,会基本的展业能力,具备保险一线销售从业人员的资质,高职则讲授汽车保险合同及法律条款的分析研究、常见案例的分析与特殊案例的讨论,实操侧重于赔款理算、定损核损的内容,教学目标是学生理解掌握汽车保险合同、法律法规的内容,能对常见的汽车保险的案件进行准确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具备保险查勘定损员、理算师的能力。

课程衔接团队根据梳理后的结果分别制定了中高职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标准,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保持密切联系,互相听课,共同探讨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

2.3 “汽车保险与理赔”衔接实施效果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对比了开展课程衔接前后的情况。首先是学生评教环节。课程衔接实施前,在高职录取的三二分段学生对“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评价为83.4分,低于专业课程的平均评教分数,学生留言中有说课程已经学过没有意义,有说课程没有任何新意,没意思;课程衔接实施后,同样的教师,评教分数达到了92.7,高于专业课程的平均分数,达到了优秀的等级。学生也没有之前问题的留言,取而代之的是认为课程不错,比中职阶段有意思,学得更深入;其次是学生的座谈会反馈意见。课程衔接实施前,召开学生座谈会时学生对课程有较大的意见,认为和中职学得基本一样,没有学到什么,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程衔接实施后,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认为课程的教学还不错,能学懂,有收获。教师也反映课好上了,学生愿意学了。

2.4 “汽车保险与理赔”衔接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教师备课难度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课程衔接实施后,高职教师的备课就要有别于传统的普高学生的课程备课,需要根据新的教学标准进行修订补充内容,而且案例分析和分享,探究性學习的引入,无疑都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转变思想,针对三二分段学生,在认真研读教学标准后做好备课工作。

(2)双方有效沟通与执行力会对实施效果产生影响。双方能否秉持合作共赢的态度进行有效沟通,并且将确定的方案贯彻执行,对实施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工作,短期并不会给个人带来实质性的利益。因此怎样调动积极性和搞好执行力对部门负责人具有较大的挑战。

3 结论

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是确保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招生改革试点成效的重要环节,做好课程衔接工作是落实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8]中高职学校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目标,以项目化的运作方式,以具体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为抓手开展好课程衔接工作,集中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梳理分析课程内容、目标,分别重新制定中、高职阶段既衔接又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考核与奖惩机制,中高职三二分段课程衔接的工作是可以有效开展的。

参考文献

[1] 管弦.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教育与职业,2013(9):11-13.

[2] 廖益,李德富,杨运鑫.“3+2”多元层级递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探索.高教探索,2017(1):65-70.

[3] 孙日强.上海市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实施现状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109.

[4] 谭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6:227.

[5] 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职教论坛,2012(13):47-52.

[6] 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56-60.

[7] 朱能军,贺静伟.中高职课程及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50-53.

[8] 陆国民,王玉欣.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职教论坛,2014(6):56-59.

猜你喜欢
课程衔接人才培养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研究
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专本协同育人课程衔接探讨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