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调整结构 提质增效振兴乡村

2018-07-26 03:40朱宝美张小锋江苏省东台市农业委员会
江苏农村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东台市聚力新建

朱宝美 张小锋 吴 敏/江苏省东台市农业委员会

江苏省东台市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结构调整为抓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见成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色做法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431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居全国前列,创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

聚力示范引领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围绕三年调减30万亩低效粮油作物目标,组织实施“四五工程”,调减低效粮油21.4万亩,培育一只瓜、一篮菜、一根丝、一棵树“四个一”特色主导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东台西瓜亩均收入超万元,设施农业总面积位居全省首位。

重抓国省干道示范带引领。重点打造G344、G352、G204、S610等现代农业示范带,G344新建东台镇千亩设施农业示范片、头灶聚宝湖农业创意园、弶港甜叶菊全产业链产业园,带动中北部10万亩农业结构调整。S610新建时堰千亩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片和国色天香牡丹园、梁垛千亩高效农业示范片,引领里下河地区5万亩农业结构调整。

重抓连片特色产业示范引导区建设。全市新建了溱东300亩芦笋、时堰300亩牡丹、五烈500亩稻田立体种养、头灶2000亩中药材、南沈灶1000亩青椒、弶港1000亩甜叶菊和1000亩贝母等30个各具特色的产业试验示范引导区,引领产业向集聚化、特色化、标准化、设施化发展。

重抓特色小镇培育。坚持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多元融合为方向,培育西瓜小镇、味稻小镇、茧丝绸小镇、生态苗木小镇、甜叶菊小镇。五烈镇创成全省首批“味稻小镇”。

聚力创新驱动 打造产业调优引擎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农民受益”原则,注入现代农业园区、休闲观光、互联网等结构调整新动能。

增加农业园区新功能。新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家,引进吴明珠院士、张洪程院士工作站落户园区。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新建海升集团10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构建育苗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五烈现代农业园区启动日产200吨精米加工线和4000平方米粮食烘干加工中心建设,构建优质粮食全产业链园区。

拓展休闲农业新空间。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2家,省主题农园1家,盐城市最具魅力休闲农业景点16个,时堰“国色天香牡丹园”、新街“林家漫乐园”等一批“农业+旅游”新项目加快推进。

插上农业互联网新翅膀。新建智能农业示范点27个,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20.8亿元。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立了实时视频监控、远程专家指导、生态环境监测、水肥一体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

聚力高质高效 构建绿色生态样板

实施“生态就是农业品牌”战略,引导产业调整向高质高效发展,打响高端生态农业品牌。

推进健康养殖和污染治理。创成部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90家,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82%,引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成有机肥企业24家、畜禽粪便处理中心6家,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治理率达73%,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7%。

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全市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2%,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达85.8%,建成绿色防控区32个,建成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1个,新增稻田立体综合种养5000亩。

推进高端品牌建设。新建农产品质量产地准出与可追溯示范基地35个,放大“东台西瓜”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效应,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远销香港泰国等,东台西瓜在香港最高卖到150港币一只。

聚力杠杆撬动 激发政策红利活力

按照“政府定方向、政策激活力、主体唱大戏”思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形成引导合力。

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农业结构调整意见,错峰发展瓜菜产业,将重心调向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注重打造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明确特色调整方向。

强化督查考核。建立“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制度,秋播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时期,市主要领导亲自听取督查汇报,年底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考核增加结构调整考核权重,对业绩突出单位、个人给予奖励。

强化财政支持。在农业“16条”奖励基础上,加大结构调整引导力度,对主要国省道沿线范围内,新建连片标准钢架大棚面积达100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基地继续给予实施镇200万元奖励,面积达2000亩以上给予实施镇500万元奖励。□

东台市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西瓜种植大棚

猜你喜欢
东台市聚力新建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凝心聚力谋跨越 砥砺奋进启新程
洗书记
练琴记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继往开来,聚力前行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