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07-26 01:04强,刘
纺织科技进展 2018年7期
关键词:通识学分服装

徐 强,刘 洋

(闽江学院 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岭东科技大学是台湾台中地区的一所私立大学,创建于1964年,并在1999年升格为岭东技术学院,2005年更名为岭东科技大学。岭东科技大学设有管理、财经、设计、资讯和时尚五个学院,2016年时尚学院重新划分专业门类而设置了服饰设计专业,它是台湾地区科技院校首创以服饰设计开发为培养目标的科系,致力于培养对国际流行文化的观察与审美能力,具备执行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1 服装专业特色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多元化的整合能力,服装与配饰设计与制作能力,服装与配饰关键技术开发能力,社会关怀与掌握时尚趋势能力和具备时尚专业技术、国际视野与资讯运用能力的时尚专业实践人才。

服装专业以功能性服装创意设计、配包饰品创意设计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轴,教学采用主题性课题与情境式教学形式,以培育具有美感与人文特质的人才。本专业实施时尚产业认养机制,学生用三年半修完所有课程,并于四年级下学期全时段进入产业实习,以达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2 服装专业课程设置

2.1 通识课程

岭东科技大学的学生需要修毕学校规定的19门通识课程(见表1),共34学分才可以毕业。通识教育课程分布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

大学一年级共有12门通识教育课程,其中有学分课程10门,无学分课程2门;大学三年级有5门学分课程,大学四年级有2门学分课程。通识教育的理念是融铸公民辩证学习,培育学生全人思辨能力;坚实人文关怀理念,建立学生品格整合能力,植生活美学素质,陶塑学生美感涵养能力;强化中外语系应用,提升学生语文融通能力;拓展学生科技自然智识,增进学生资讯应用能力。

表1 通识教育课程及学期安排

2.2 专业必修课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的必修课程如表2所示,设置有29门课,共69学分。必修课的课时量较大,分布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

课程设计内容主要是服装设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创作方法及实践操作。理论课和实践课不采用集中授课,周学时设置均和学分相同,最大周学时为3学时,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理解和掌握服装专业知识,能够有时间将理论与实践联系。

表2 必修课程及学期安排

2.3 选修课程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的选修课程(见表3)共33门,其中任选课32门、限选课1门,学生需修完31学分方可毕业。任选课集中在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大学四年级下学期的产业实务为限选课。学生通过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学习,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职业规划选择不同任选课学习,任选课涉及的相关领域知识外延较广,能够满足全方位的知识积累与掌握,为学生求职就业夯实良好的专业基础。

表3 选修课程及学期安排

3 服装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特点

3.1 通识教育多样化

岭东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涉及的内容多样,有文史经典与艺术文化、生命关怀与服务实践、社会知能与公民视野、科普资讯与环境自然、语言表达与职涯发展、健康生活与多元探索等多方面的课程。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多元化的学习来开拓专业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夯实素质教育,培养关爱他人,使学生德智体全方位、多角度均衡发展[1]。

3.2 专业课程同等化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认为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同等重要,两类课设置的周学时数均与学分数相同,注重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均衡理解、掌握和运用。服装专业重视课堂质量,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一方面简化理论教学知识,使学生通俗易懂,一方面强化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课下根据学生的不同专长进行针对性指导,共同探讨专业问题。

3.3 课程内容多元化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课程设置注重与流行趋势和产业发展结合,课程涉及的外延知识丰富,内容多元化。课程内容联系国际流行趋势与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本土行业发展形势与国际潮流变化,立足发展潜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融合,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方位发展。

3.4 创意能力个性化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考虑融摄美学艺术涵养,培养文化创意及艺术鉴赏內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意构思、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结合美学设计理论与流行趋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设计作品求新求异且有独特的原创性和创新性[2]。

4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4.1 拓展通识教育方向,增加课程门类

大陆服装专业通识教育的门类很少,应借鉴岭东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设置原则:学习前人多元文化经典智慧,增益文化精神內涵及识见,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历史文明进程,提升语言表达社会功能,促进人际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通识教育学习,以培养开阔的视角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达到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将来的职业生涯述求[3]。

4.2 理论实践同等重要,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服装专业对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应相同,要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学时设置不宜过分集中,要留给学生分析、探索问题的时间,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来独立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

4.3 内容融合地方产业,实践接轨生产过程

服装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应与地方产业接轨,实践操作技能应与生产过程接轨,地方产业需求、制衣技术发展要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产教跨界整合能够提供多元领域知识。课程设置借鉴地方产业发展趋势,既能为地方经济服务,又能获得产业支持[4]。

4.4 增强创新创意思维,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岭东科技大学对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培养强调对专业知识的处理和运用要树立独特新颖的创造性思维,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要诠释出标新立异的设计手法,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实践操作能力高的设计人才。我们要借鉴此种培养模式在理念上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开阔的行业发展视野,建立多元专业知识理念,整合理论观念和实践经验,准确发挥应用能力;二是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探求意识和协同创新精神,养成独立思考与反省能力,系统归纳与理性演绎,学会融会贯通操作技能,将创新思考融入到学习和实践中。

5 结语

岭东科技大学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通识教育多样化、专业课程同等化、课程内容多元化、创意能力个性化的特点;其办学理念实用性强,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对大陆高校的服装专业启示作用很大。通识教育多样化能够多方面提供学生人文素养知识,专业课程同等化能够让学生有充足时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的验证,课程内容多元化能够将更多的产业知识外延借鉴到专业中,创意能力个性化能够培养学生视野广阔的创新理念和融会贯通的实践技能。

猜你喜欢
通识学分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学分美食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