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与对策

2018-07-26 10:39王蒙
关键词: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王蒙

【摘要】当前我国本科院校致力于转型发展,具体体现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等方面。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愈发严峻,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使其适应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47-01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了适应国家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本科高校开始进行转型,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转型的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探讨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路径,使之能够适应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高校尤其是本科高校必须做出转型,助力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同时,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转型也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经济结构的转型必然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力军的本科高校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二)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既要有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的知识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不同岗位需求的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能重新进行定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

(三)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科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生源不足、办学资金紧张,基础薄弱,学校发展的后劲不足。这些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素养欠缺,也无法满族就业岗位需求。因此,本科高校只有适应新形势,大胆做出选择,进行变革,选择与研究型大学和老牌本科高校不同的发展策略,向服务型和实用型大学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定位、正确决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拓展学校发展的空间,保证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与对策

(一)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

要建立符合应用转型需求的科学型思想教育环境,需有协同发展的理念,打破层级壁垒,促进主体间互补共赢,构建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一,构建特色鲜明的顶层设计,要以应用型为目标,结合地方社会环境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思路,要敢于改革和科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主线清晰,大胆促进转型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第二,要建立层次性体制,围绕转型目标,分模块组建服务应用型人才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方案,上层决策、中层协调,基层落实的层次管理体制,推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的评价制度,形成一个灵活、高效,可互动的“金字塔”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体系;第三,要建立协同发展体制,发挥整体环境效应,即转型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融于专业教学,思政教学、办公行政以及团学活动等校园各个层次体制中,立足应用型人才培育理念,发挥各部门的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改变传统思维,协同合作挖掘实践锻炼岗位,创新实习实训思路,达到部门效能和培育学生的双赢。

(二)服务学习理念作用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应用型本科转型一般重视在培养目标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教学管理和制度改革为主要的五大内容改革,但是以上改革要顺利进行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效应,只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学习理念作用才能让实现专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合。主要做法,第一,在培养目标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块比例。要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结合,因此必须在的培养目标中加入职业发展等道德指向的专题化、模块化、实践化“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的效能,实现多元化目标培养。第二,落实有效的第二课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引入实践课程和应用合作。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实战资源引入课堂体系,鼓励毕业成功校友返校开展系列讲座或者实践合作,针对区域产业开展合作,与企业共建第二课堂,比如:引进企业家论坛,开设体验式教学,鼓励参与企业文化策划等,推进完善思政实践内容的学分认定体系。第三,考核评价体系要有效转变,要在理论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建立应用型效能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结合两部分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从引进教学应用型课题、团学专业实践项目,创新性实验实训项目数和完成率、学生创业项目以及挑战杯类实践比赛等来考核教育的成效和队伍的业绩。

(三)引入社会资源,发挥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机制

第一,充分发挥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传统观念,因为开放性的思想教育才把社会资源更好的融入应用型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相比忙于科研和教学的教师能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在社会体系中开展合作活动,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连贯好社会、家庭、专业教师等各方面的力量,服务于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整合资源共建符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第二,充分發挥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才能更好的为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方式、实践新方法,这也是弥补专业教育和行政管理的滞后缺点,实行走出去战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互动,能更好的利用通过新手段和新科技引导师生转化专业成果,能更及时的根据社会需求和区域发展特点反馈,调整应用型人才培育技能的方案。

三、结语

综上所诉,在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郝晓.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155-156.

[2]袁岳驷.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现状及路径[J].职教论坛,2017(25):70-74.

猜你喜欢
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科高校教学中的“人本情怀”思想的探析
福建省本科高校科技查新服务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