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7-27 03:39宋权华廖守琴
微型电脑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课件教学模式

宋权华, 廖守琴

(安康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康 725000)

0 引言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要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近年来很多学者和专家对翻转课堂和混合式学习的应用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二者对于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等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翻转课堂主流的应用模式是“流程翻转”[1],即“课前学习视频+课堂引导答疑”的形式,这种流程翻转的教学,仅仅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掌握,很少关注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思维、问题分析和解决、知识迁移等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2]。我们认为,在混合式教学中贯穿翻转课堂的理念,既能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又能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种新型的混合式教学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1 研究综述

1.1 翻转课堂

通过对近几年的研究文献分析,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教学模型研究、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研究、技术支撑平台研究和翻转课堂绩效评价研究等方面。张金磊等[3]在对国外教学实践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为我国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最早在我国出现的是张金磊等[4]通过对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游戏化学习理念的翻转教学模式,为我国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实践应用提供了很好的范例。2015年,不少学者对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反思,祝智庭等[5]对翻转课堂在具体实施环节中的难点进行了理性反思和论证,为翻转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把控提供了思路和方法。2016年是翻转课堂研究的丰收年,大量关于翻转课堂的具体学科的实践应用、实证研究出现在这一时段,为翻转课堂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使我国的翻转课堂研究一步步走向深入,走向正轨。这一年度也有不少一线教师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到混合式学习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为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进一步实践拓展了渠道。

1.2 混合式学习

国内外学者对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由来已久。现阶段关于混合学习的研究,主要关注点在混合式学习与移动互联技术的结合。以“中国知网”为例,到目前为止,大约有60多篇关于混合式学习与微信平台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有宏观层面的模型设计与策略研究,也有不少与具体学科相结和的应用实践研究;有一部分文章系统论述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牟占生,2014),对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和面授教学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杜世纯,2016)。总之,此阶段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了微信等移动互联技术,也将MOOC等全新的教育理念逐渐与混合式学习交叉到了一起,为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2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三三二”模型组织教学过程,即教学过程分3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包括“课前+课中+课后”[6]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都采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相结合开展,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

2.1 准备阶段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具备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科内容专家[7];其次,教师要适应角色和思维高速转换的非线性课堂教学,善于把握和解决不同层次学生提出的简单或复杂的问题;最后,教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准备阶段,教师的主要活动包括知识点的选取和分层、微视频制作、线下环境的组织和搭建等。模式对教师的素质素养要求更高,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视频的制作,视频制作要避免单调、枯燥,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8]。根据笔者实践和调研,视频资源的形式除了单纯讲授式和录屏之外,更多地要考虑座谈型、访谈型、讨论型、问题解答型等互动形式更加丰富的视频。目前,各高校都自有网络综合教学平台,常见的课程信息发布、教学环节组织、课程作业发布、视频上传、答疑讨论、测验等环节都一应俱全;也有移动通讯手段如微信、QQ共享等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掘这些信息化手段的功能,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2.2 教学实施阶段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一般是32或48课时),实践性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起点不一,根据这些特点,结合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环节和特点,将教学实施阶段划分为3个阶段: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答疑、内化)和课后(巩固、升华)。

1) 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此阶段以“任务驱动+自学”开展,教师将学习任务和教学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学习任务的设定根据知识的层次和目标由易到难设定,需要学生学习完视频后完成任务单中规定的任务项目,任务完成后学生要参加在线测验,以确定课前学习的效果。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教师是内容设计者和过程监督者,如图2所示。

图2 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学生活动流程

2) 课中:线上+线下答疑、内化

将教学内容按照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法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于需要学生识记和理解的知识,针对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现场答疑;而应用、综合和评价等高阶目标的知识,则需要教师在课堂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讲解分析,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在课中,学生在答疑内化过程后,还需要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内化,促进学习深度的提升。学习的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课中答疑及知识内化过程

3) 课后:巩固、升华

在完成课堂学习后,学生如果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意愿,可以通过综合性的进阶任务和项目(5-8人的小组)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对本次课程学习内容融会贯通,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达到知识的升华。此阶段以创新应用和评价层次的学习内容为主,如图4所示。

图4 课后巩固和升华过程

进阶任务是线上学习特有的概念[9],在课中的答疑和内化过程结束以后安排进阶任务,有助于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当学生未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有关知识内容时,要重新学习线上资源或重新对任务的过程做修改和完善,直至完全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3 学习结果分析阶段

借助于综合性、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与数据分析技术,学生线上完成的任务和项目可以迅速地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章节学习结束以后,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和结果做分析,主要包括优秀作品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分析、教学过程的完善重组等。学生学习行为分析包括在线学习行为方式、学习时长和资源利用频率、在线讨论的参与情况等,有助于教师对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并以此作为优化教学策略的依据。

3 实践应用及效果分析

笔者在所在学校2014级音乐学专业3个班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3.1 教学实践的主体流程

线上教学环境以本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PC端和手机端)为主,以A+课堂派和微信为辅,课程教学全部安排在多媒体计算机机房进行,便于随时协调和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过程。

1) 准备阶段

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模块的内容为例,我们制作的视频有3种:一是讨论型,3位教师围绕中小学音乐教学课件的特点、应该如何设计、怎么提升教学应用效果等方面制作了3段15分钟左右的讨论视频,主要讲清楚了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流程设计和媒体应用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访谈型,我们联系本地某初中从事音乐教学的一位老师,让他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详细谈了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如何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如何在课件中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全方位展现教学内容等问题;三是操作演示型,分知识点介绍了基于PPT的课件制作技术。所有的学习视频都在教学实施前的周五下午上传至课程平台的“播课单元”栏目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PC端或手机端在线观看。

2) 教学实施阶段

按照模式构建的流程,教学实施阶段严格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环节进行。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模块的内容为例,学生要在前一周周五下午查看教学平台上发布的PPT课件制作学习任务单,并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及课前练习任务在线学习视频,并为下周的课中答疑内化做好准备。课中答疑内化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解答,这一部分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多媒体素材的格式问题、PPT动画的先后顺序、触发器等的基本应用等,教师一一讲解后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诸如音乐课件中的多媒体立体化展现、音乐课件中的交互功能设计等驱动任务。小组协作完成后由代表上台展示,教师和同学分析、点评,教师总结。课后巩固升华阶段,教师制定综合课件选题,如“认识乐器”、“八年级上册《我的祖国》”、“基本乐理知识”等,由学生课下小组协作完成课件制作,并在线提交、展评。

3.2 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教学效果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访谈主要在平时教学间隙随机进行,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发放的对象是本学期开展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3个班,发放问卷87份,回收问卷87份,有效问卷87份。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主要用于调查学生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学习资源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本课程的课前学习资源比较满意,尤其是多种类型的学习视频更能引起学生的观看欲望,讨论型的视频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过程,访谈型的视频对一些从未接触过中小学教学的学生来讲,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未来要从事的教学工作,问答式的视频能更直接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2) 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调查,主要从4个方面分析:自学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培养和提高、自主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和增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调查内容和平时的访谈中可以明确感觉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实践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由于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大量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训练任务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多媒体信息处理和整合的能力。同时,任务驱动环节需要同学们小组协商解决老师指定的课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通过训练,明显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适用性的调查与分析

从数据可以看出,超过90%的学生认为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该模式,实践探索类的课程,有72%的学生认为比较适合。综合这两部分可以得出结论,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教学应用该模式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理论性知识以文字阐述居多,偏重于理解和内化,学生认为并不是很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

4) 影响教学效果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经过学生对该模式的深入体验和应用,我们对该模式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做了调查和访谈,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生本身的学习状态、教学资源的优劣、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设备和条件是影响该模式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平时教学的经验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是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学资源(尤其是课前资源)的质量是引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法宝,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设备条件是高效教学的保障性条件。

3.3 模式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经过一学期的系统应用和实践,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效,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等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步。教学结束后反思教学模式构建过程和教学实践过程,有以下方面的不足和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措施。

1) 学习资源和任务驱动设计不完善。虽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尽可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限于人力、物力和时间等因素,部分学习视频制作不够精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这就需要我们课程组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努力补充和完善课程的学习资源库。

2) 学生课前学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更容易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即课前认真学习视频并完成任务单的同学学习效果很好,课前学习程度不够的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很差。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尽可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课前学习质量是该模式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3) 模式的应用广度需要更多教学实践应用的检验。从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来看,我们取得了很多进步,各方面都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是,该模式应用的广泛性有待进一步实践应用的检验。

4) 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检验。由于教学时间和对象的限制,教学效果的检验只是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情况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推断,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今后,关于模式的应用,要进一步做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证对比研究,以便准确评估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改进策略。

4 总结

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混合式学习的过程完美结合,转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或演示,学生记忆或模仿操作的灌输式教学形式。把自主学习探究和任务驱动、小组协作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学习深度的提升。采用这种翻转式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顺应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是“技术促进教学的典范”[10]。经过一学期的应用,该模式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必须指出,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需扩大学生样本的范围和数量,进行实证对比研究,以确定模式的适用广泛性和效果,为不同层次、不同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改革范例。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课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