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借鉴: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2018-07-27 10:09付豪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付豪

《共产党宣言》在肯定资本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也揭示出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和危机。马克思这种分析资本主义的视角和方法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谈到科学社会主义,我们不得不谈到其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发表以来,一版再版,至今已被翻译成200多种语言,成为传播最为广泛的政治文献之一。在《共产党宣言》里边,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并对其发展扩张乃至最终消亡进行了预见性的阐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个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更有必要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论述,辩证地学习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一、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

资产阶级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把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分界点,主要原因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1500年以后世界各地联系逐步加强。地理大发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虽然在《共产党宣言》中找不到‘经济全球化的词语,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世界市场、‘世界、‘全球等词语,紧紧围绕资本主义经济扩张这一主题,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推动力和过程作了精辟而全面的论述,对其发展趋势作了深邃的预测,较系统地回答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相关理论问题。”[1]资产阶级积极开拓世界市场,扩大产品销路。 “美洲和环绕非洲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资料和一般商品的增加,给予了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未有的刺激,因而也就促进了崩溃着的封建社会内部所产生的革命因素的迅速发展。”[2]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资产阶级“拿来加工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极其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他们所出产的产品,已经不仅仅供本国内部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了”。[3]在全球市场内,资产阶级突破了地区、民族、国家的限制,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把生产要素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取得最终效益的最大化。

资产阶级积极采用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试问在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竟有这样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面呢?”[4]《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9世纪40年代末,与此同时,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其他国家工业革命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蒸汽机的出现促使现代的大工业代替了传统的工场手工业,有线电报以及由蒸汽机延伸出来的火车、轮船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5]科技进步成果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地能力,创造出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资产阶级加速了政治一体化的形成。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的发展,获取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结束了原来生产要素的分散状态。“原先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是由联盟关系联系起来的,各有其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税则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制、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统一的税关的民族了。”[6]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还表现到了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积极对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变动,从而更好地使其促进经济的发展。“现代民族——国家只是到19世纪初才开始在欧洲出现,其推动力是行政力量、公民化和全球化,而主要的基础是物质资源的增长和行政力量的扩张”。[7]资产阶级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推动了政治变迁,客观上促进了一些地区由分散走向统一,最终促使一批民族国家诞生。而政治上的统一也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以德国为例,1834年德国通过了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德国唯一能够统一行动的组织,它所提供的内部统一大市场和所采取的灵活的阶段性的对外贸易经济政策,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了德国的工业化进程”。[8]国家统一使得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定,也消除了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从而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飞跃。 资产阶级的活动加速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输出。“各个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已日益不可能存在,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个世界的文学。”[9]资产阶级在榨取全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列强在侵略和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过程中,也输出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一方面这是对落后地区的文化侵略,另一方面也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促进了文明的开化。落后国家和地区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列强在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统治和剥削的同时,也激起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反抗,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学习西方文明。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资本主义文明的影响力得到增强,逐渐在全球确立统治地位,落后国家、地区在付出巨大代价的同时也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体系;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实现了交融,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怀着义愤填膺的心情,在肯定资本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用辛辣嘲讽的语言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坚强有力的批判。一百七十年过去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到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资本主义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也与一百七十年前有了很大不同,但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视角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今天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要积极参与全球化,掌握主动权。在抵制全球化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曾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后的实践证明,排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逆全球化潮流而动,只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发展失去很好的机遇,最终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失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丧失政权。社会主义离不开全球化,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础的,全球化是当代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的可能的途径。它既可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又可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基础。”[10]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一百多年前,资产阶级利用全球市场攫取了巨额财富。今天生产力的发展更依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资源可以在国内和国际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发挥最大价值,实现最佳配置;另一方面,国内和国际市场可以扩大产品的销路,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参与全球化,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其它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今天,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对外开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中国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目前经济全球化仍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同时,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于经济全球化,在利用其带来机遇的同时,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从而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除了带来贫富差距之外,逆全球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也随着经济全球化潜滋暗长。全球化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十九大报告已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写入中国的规划蓝图,这有利于全球利益分配更加公平,也为解决随着全球化伴生的种种问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為世界发展发掘了新动力。

积极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马克思曾经说过,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1]邓小平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积极利用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今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越来越依赖科技进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仍在向纵深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这些都对传统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更依赖于科技实力的较量。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突破明显加快,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基础研究仍然薄弱,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相对不足,不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要想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努力发展科技。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育,因此要努力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同时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把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引导创新成果充分涌流,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边断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理由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无法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基本矛盾, “资产阶级是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的呢?一方面是破坏大量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榨取旧的市场。”[12]和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巨大优势就在于无产阶级夺取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权,实现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这为实现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很大区别。这在十年前的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显著: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低迷状态,但中国政府及时出手,从而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资本主义的国家治理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历史却仅仅百年,而且国家治理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解决得并不太好。根据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国内形势发展和国际形势变革情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产党宣言》并没有提到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但马恩创造的学说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原财性和价值立场。面对新时代新情况,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更好地把握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产主义运动根本价值立场,政府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协调处理好自身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还要改革自身运作机制,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体制,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建立良好国际秩序。民族国家的建立,缩小了各个地区的分歧,良好的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今天,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的频率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更多,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疾病、气候变化等全球化进展过程中产生的更为复杂的问题持续威胁着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处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性的问题依靠单一的国家或者地区无法得到解决。今天的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相互合作,更需要一个全球性的世界秩序。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全球治理观的提出为实现和平的世界秩序提供了共识,也为未来国际关系的建设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大要有大的样子,国家的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中国还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资产阶级在开拓市场、输出商品的同时也输出了资产阶级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处于主宰和支配地位,在向国外输出文化时,常常进行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文化渗透。西方发达国家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兜售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腐朽的意识形态,攻击社会主义。除此之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垄断文化产业,对外输出包装着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13]与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相比,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常常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文化软实力更强的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格局中无疑更容易掌握主动权,加强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十九大报告大篇幅提到文化建设,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一方面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另一方面还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积累,资本主义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体系。我们可以预见,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并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其不但歷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充满了弹性的外延,在这个起点上,我们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其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当今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一百七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其运行的复杂机理也早已超出了马恩当年的设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习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今天我们再读《共产党宣言》,不仅仅是为了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具体论断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的立场,学习他看待资本主义的视角和分析资本主义的方法,从而来解释和改变这个复杂的社会。我们要善于抽丝剥茧,学会举一反三,将其精髓更好地运用到现实世界中,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国清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思想探求国际经济治理新途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5(1): 91。

[2][3][4][5][6][9][1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新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67、470、471、471、470-471、470、472.

[7]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5。

[8]曹英,刘耀华关税同盟与德国统一的“小德意志道路”[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7): 68。

[10]王应进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选择[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6。

[11]恩格斯卡尔·马克思的葬仪[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75.

[1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
俄国资产阶级军事改革家——米柳京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