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7-27 10:09朱志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培育

朱志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教育事业上也在逐步前行。在我国推行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学校要想得到发展,同时提高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要求,就需要进行变革,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今,各个产业逐渐进行着转型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单一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工作。对此,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在体现自身特色的同时,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实现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人才在各个方面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当前,在本科院校進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社会的需要并不相匹配,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在创新与实践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导致人才的质量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针对这一问题,国内的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国家在这方面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要求各高校积极进行转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的建设都在加快,在建设过程中,急需本科院校培养出能够投身与建设的各类人才。但在实际过程中,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匮乏,并且人才也并不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强调的应用性又不同于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不单单指掌握现有的工艺与技术,更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可以将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对我国在拓宽社会的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基本特征来讲,产教融合机制指的是紧密衔接院校教学以及产业培育,在此前提下显著推进了全方位的校企协作。通过施行深层次的校企协作机制,应当能够着眼于创建新型的产教融合模式,确保将多样化的要素全面渗透于现阶段的日常教学中。由此可见,当前院校施行产教融合的根本宗旨就在于培育高水准的实践素养,进而全面助推了当前的顶岗实习与工学融合。截至目前,产教融合机制适用于现阶段的人才培育正在实现突显的转型与改进,但从根本上尚未达到最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轨

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是一所学校教学工作方向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大部分院校因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并没有对重理论轻实践的现有人才培养方法进行变革,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实际的运用却很少进行分析。这就导致学生在实践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长期以来,本科院校都着眼于应试思路,但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人才培育。由于受到上述现状给其带来的显著影响,当前仍有较多的院校师生忽视实践,以至于表现为脱离岗位需求的趋向与状态。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调,产教融合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在进行理论课的教授过程中,创新性元素较少,在综合利用方面严重缺乏,导致学生在创新方面得不到锻炼,难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作为本科院校来讲,其有必要更多致力于多样化的人才培育流程与培育机制,通过运用多样化与综合性的举措来健全当前现有的产教结合模式。截至目前,产教融合仍然停留于僵化与单一化的传统机制层面,其中欠缺深层次的岗位实践作为根基。

(三)师资力量和教学技能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在课程设计方面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设置,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要对同一内容进行反复学习,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对于校内实训室而言,由于受到教学任务的要求以及场地、材料等限制,加之缺乏维护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往往不能满足转型后的教学要求。在实际实训当中,“双师”教师资源缺乏,缺少真正有企业经验的师资,导致在实训过程中实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岗位,内容单调枯燥,对学生积极性方面很难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校外实践方面,也受到企业岗位属性、规模等因素的限制,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是走马灯一般,无法通过实训实习获得实质上的提高,也无法掌握相应专业的技能。

(四)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性实践平台的支持

虽然目前我国很多本科院校都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也在合作过程中得到了一些经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校企合作并没有在实际的运行中起到促进作用,企业并不能实际参与到教学中去,这对于培养学生来说毫无益处。有些院校尽管开展了相关的合作,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统一,二者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校企合作往往很难取得实际进展。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发展对策

产教结合模式在现阶段已经受到了更多的认同与关注,而与之相应的人才培育机制也在实现全方位的优化。具体在涉及到产教融合的有关实践中,本科院校还需紧密结合自身的真实状态,因地制宜创建适用于自身的产教融合新机制。具体在当前实践中,针对产教融合的培育人才机制如果将其灵活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则应当关注如下的途径与举措:

(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产教融合应用性人才的推广与培养

首先要制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然后教学目标为核心,逐步进行优化、完善对人才的培养方案,从而为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设计课程体系方面,既要根据企业在生产和服务流程方面来进行设计,又要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最后还要在课程模块开发的基础之上,贯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产、学、用一体化。

例如近些年以来,各地已有较多院校设有产学研紧密融合的新平台,在此前提下引进了企业以及院校各专业彼此衔接的机制。通过运用上述的改进举措,院校就能够拥有健全度更高的全新人才培育机制。为了妥善对接产业与专业,那么院校就要紧密结合当地现有的企业,从而共同设定了适用于院校学生的可行人才培育模式。除此以外,健全现有的人才培育机制还涉及到拟定可行性更强的培育规划,确保能够紧密对接职业资质与学历证书。同学们在毕业以后,自身能够妥善应对特定的岗位实践,而不至于表现为迷茫与困惑的心态。

(二)创新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双向供应的校企合作模式

产教融合实际上是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全面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动态、趋势、产业技术和产業前沿动态的基础上,以企业技术革新作为高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以产业、企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结课设计,从而加强校企合作,使校企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例如作为高校而言,其有必要依托于企业订单班实现多层次的人才培育。近些年以来,各地已有较多的职业院校正在着手创建深度的校企融合模式,其中牵涉相对较多的中型与小型企业。与传统模式相比,建立于校企紧密协作以及深度产教融合前提下的院校人才培育机制具备了更优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其中最根本的宗旨应当落实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出谋划策,共享资源。与此同时,企业也能够得到院校为其输送的各岗位的稀缺人才,进而节省人力成本,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三)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五队的创建

为完善培育人才的机制,提高人才质量,需要院校通过成立研究项 目来吸引企业投资,以解决企业的问题为目标,把学校进行的科研成果用企业发展之中,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从而改变学术导向,制定双 师双能的现代企业人才标准,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突出对企业贡献的同时以教学为核心的基础上提高商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人才培养。

(四)整合多方面社会资源,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需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在投资方面,加强财政投入渠道的拓展,从而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整体教学条件;而对于学校而言,则要在相关政策和实际教学过程的基础上,促进高校与产业经济的联动发展,优化实训条件。

人才培育机制应当体现为长效性,对于现阶段的院校改革着眼于灵活进行推进。针对现阶段的各地院校而言,其着眼点就在于创建长效性的人才培育保障。与此同时,高校也要更多落实于因地制宜设置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并且合理配置各个岗位。从企业本身的视角来看,企业应当紧密结合特定的岗位需求,针对院校为其输送的优质人才予以重点培育。面对信息化的新时期背景,企业有必要侧重于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远程性的人才培育,同时也要更多落实顶岗实习等机制。在多方配合与协作的状态下,对于人才培育能够达到的整体水准予以全方位的提升。

创新应用型的人才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面工作进展的好坏,对于企业和国家而言,将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与今后的发展。只有将实际需要与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创新应用型的高端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培育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