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软件行业40年:40位软件人引领创新

2018-07-28 01:49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关村软件发展

文/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

软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经历着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作为依赖高端技术起家的新兴产业,软件业发展初期就笼罩着浓厚的技术特征。它的发源地中关村就是明证,最初的创业者往往也是科学工作者。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北京软件业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行扩散,最终形成了一个发展最快、前景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全新产业。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改革开放40年,创新引领的软件人,他们不仅是引领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企业家,更是改革开放的践行者,他们和他们的突出贡献代表着软件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历经四十载,如沐春风

按照改革开放40年分期的脉络,北京软件产业也可以分成四个历史阶段行进,而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特色和轨迹。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8年。恰逢改革开放伊始,软件业如婴儿般蹒跚起步。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这样的背景激励下,中文基础软件诞生。以中文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汉字排版等为主的第一批软件问世,标志着我国在软件市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是软件产业发展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软件在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砥砺前行的十年间,众多的科技工作者积极探索,加速与海外市场的衔接,寻求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诞生了如陈春先、柳传志、王文京这样的企业家并创办了日后为人称道的民族性企业。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4年至1998年。脱离了襁褓期的软件产业迎来了普及发展的年代。软件产业发展迅猛,广纳百川,引进并吸收国外技术。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开始接入了国际互联网,本土企业与世界接轨,自主研发的软件成功的替代了国外的产品。

正是在这个时候,软件外包领域开始借鉴国外先进软件开发管理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带动行业过渡到工程化,规模化阶段。也正是因为刘天文、王斌、陈宇红、卢哲群这样的企业家,才造就了今天“服务外包”巨头:软通动力、博彦科技、中软国际、文思海辉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而国际巨头如IBM、微软等也在这个时期先后进入中国,纷纷在中国建立研究中心。通过在外企担任高管的经历,汲取了国际软件巨头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培养了一批中国籍的软件优秀人才,堪称为软件“黄埔军校”。

在这个迎接挑战的十年间,如中国杀毒软件之父王江民、中国宽带先生田溯宁、中国互联网探路者张朝阳先后涌出,他们为软件产业的发展行其所能,推动了市场应用的普及化。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至2008年。这个阶段互联网蓬勃发展,软件产业欣欣向荣。在经历20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后,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逐步推进,中国软件业迎来了新的曙光。2000年,中国内地第一款网络游戏运营,数字娱乐产业崛起;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自此中国正式获得和国际市场对话的权利;2002年,博客进入中国,互联网春天来临;2000年左右以新浪、腾讯、网易等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先后在国际市场上市,以中国概念股的姿态夺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而神州信息、百度、360的出现向世人宣示着北京软件业的繁荣。

在这个机遇先行的十年间,软件产业从国外成功经验中汲取养分,立足本地实际,融合本土文化,在快速迭代中不断优化各项产品与服务,因此也涌现了一批软件人才,如大众所知的李彦宏、杨元庆、郭为、周鸿祎、姚劲波、刘强东、曹国伟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奋勇而出,他们为软件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先机。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2009年至今。经历了基础、普及、融合三个阶段,背景软件产业进入了全面的创新时代。在这个时期,软件产业积极对标国际先进产品与产业模式,完成从借鉴向持续自我创新的过渡,并在全新定位下实现超越。同时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层出不穷的前提下,软件产业高速扩展,基础平台迭代与时俱进,市场规模增势迅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俨然已经成为背景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软件,已经成为北京城市新名片。

更让人大受鼓舞的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内,国家先后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并将大数据第五次、人工智能第二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样的政府背书激励也让创业者信心倍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雷军、王小川、程维、张一鸣等新一代IT领军人物诞生,他们在享受最优厚政策与最繁荣市场的同时,创建并壮大了一批世界级企业,可谓万箭齐发,引领市场。

阅历的沉淀、优秀的学识、国际化的视野

作为朝阳产业,软件产业发展的形势一片向好。调查显示,软件工程就业率及就业工资水平均居高校各专业前列。这主要源自于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经济结构调整而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未来几年,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仍将供不应求。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各大研究所、国防等重要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

作为这些莘莘学子的榜样,40位软件名人呈现怎样的特征呢?大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60后、70后为软件产业主力军,其中60后占据半壁江山,他们把握改革开放良机,成为软件发布不可或缺的元素,而80后、90后开始崭露头角。中青年的男性软件名人是行业中流砥柱,而

此外,留美归国的学生先后引入了美国先进软件技术和商业模式,成为推动中国连接世界的纽带和重要力量。改革开放拉开了第三次留学潮的序幕,大批拥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软件人才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据统计、约有25%的软件名人拥有海外经历,而他们首选的国家仍旧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且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软件行业,并登上企业最高领袖舞台。

同时数据显示,东部沿海地区软件人才辈出,中部地区人才增速明显,他们共同助力软件行业腾飞。而超六成的软件名人具备硕士、博士学历,可以说高学历人才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保障。来自于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的精英人才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些高校在软件领域的雄厚实力培养了大批人才。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这40位软件名人,无外乎阅历的沉淀、优秀的学识、国际化的视野,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才能成就这40位杰出的软件人!让我们一起向创新引领的软件人致敬!

软件人持续创新,软件业进化发展

未来,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将继续成为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

这几年来,各行各业都在践行“互联网+”。“互联网+”要求软件不仅仅是与硬件配合使用,更是要进一步与金融、制造、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技术深入融合,协力推进其他领域业务流程、业务系统的重塑和生产模式、组织形式的变革,驱动其他行业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软件要加快网络化转型,提升对“互联网+”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软件技术在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帮助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驱动作用,作为创新主体的软件企业必须加快网络化转型,更好地面向服务、面向应用实现软件架构的创新和变革。此外,软件要加快自身创新发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互联网+”在与传统产业融合过程中,不断拓宽软件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对软件技术的功能和性能提出新的要求,迫使其加快自身创新发展。

因此,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人才是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则是前进的第一动力。作为软件人,我们肩负着推动数字化、现代化发展的使命,代表着新生产力和新发展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

新时代、新软件、新动能,让我们全面贯彻中国软件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附:40位软件名人+软件人群像

1、陈春先,作为中关村民营科技第一人,创办了软件技术服务企业,率先提出在中关村建设“中国的硅谷”。

2、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者,被誉为“当代毕升”,开创了汉字输入的新纪元,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

3、柳传志,联想集团创始人,中国IT教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科技产业化道路,跻身全球产业巨头,成为中国IT企业的标杆。

4、周明陶,创建希望电脑公司,是中关村早期科技创业者代表之一,打造了中关村标志性企业。

5、王文京,创办用友公司,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企业的领导者,推动了财务管理软件的普及。

6、段永基,曾任四通集团董事长,被誉为国际巨人同行的“中关村村长”,领导四通二次创业,成为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标杆。

7、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领导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占领绝大多数海外华文排版市场,实现“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8、刘迎建,汉王科技董事长,计算机文字识别引领者,开发出国内第一个联机手写汉字识别系统。

9、王志东,创办四通利方,中国互联网先驱,推出了中文之星等中文平台,创办新浪网,成为全球最大中文门户网站,实现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模式。

10、薛向东,创立东华软件,作为中关村的常青树,专心专注,精耕细作,稳健转型。

11、求伯君,创办金山软件,作为中国第一程序员,推出WPS软件,与国际软件巨头竞争,开启中文字处理软件时代。

12、田溯宁,创办亚信,誉为中国的宽带先生、云先生、大数据先生,亚信也是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

13、张树新,创办瀛海威,中国互联网的先行者,瀛海威也是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

14、王江民,中国最早的反病毒专家、开发出系列反病毒软件,中关村传奇知识英雄,影响众多企业。

15、严望佳,启明星辰公司CEO,国内信息安全市场的领航者,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导者。

16、池宇峰,创办洪恩教育、完美世界,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践行者,并带领公司走向海外。

17、张朝阳,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探路者,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以风投建立的互联网公司搜狐并且海外上市。

18、宋关福,创建超图软件,中国GIS软件领域领军人物,超图软件也成为GIS领域自主创新的代表。

19、鲍岳桥,中关村偶像程序员、连续创业家,成功推出UCDOS,创办联众游戏和乐教乐学。

20、邓中翰,创建中星微,“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成功首次将“星光中国芯”全面打入国际市场。

21、杨元庆,作为联想集团董事长,是联想国际化的主推手,推动联想电脑成为国内第一品牌,领衔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首家来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22、周儒欣,北斗星通董事长,中国“北斗人”代表,创办了中国北斗系统运营服务首家企业,成为推动北斗应用发展的主力军。

23、李彦宏,创办了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并海外上市,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开拓者,并率先提出建设国内第一个自动驾驶技术的开源平台“阿波罗”。

24、刘淮松,太极计算总裁,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信息化保障的功臣,带领公司完成战略转型,成为IT服务国家队,在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活动、重大系统和智慧城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5、郭为,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中国智慧城市专家,带领神码与国际巨头共成长,成为中国最大的IT服务提供商。

26、王维航,华胜天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国产可信高端计算系统产业链的布局者,带领公司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商,不断迈向产业高端。

27、刘强东,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执行官,中国电子商务领军人物,京东也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代表企业。

28、姚劲波,五八公司总裁兼CEO,中国互联网生活服务领军代表,创立学大、58同城等并海外上市,成为了分类信息的龙头企业。

29、孙陶然,拉卡拉董事长,中关村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创办了包括恒基伟业、拉卡拉、蓝色光标等多家知名企业。

30、曹国伟,新浪微博董事长,中国最为开放网络平台缔造者,带领新浪实现传统门户网站向互联网平台的转型,推出影响全球互联网的重要产品新浪微博并海外上市。

31、周鸿祎,奇虎360董事长,中国互联网颠覆者,在全球率先提出“免费安全”模式,第一个成功从国外私有化回归A股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网络安全国家队。

32、施水才,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大数据领先者,带领拓尔思成功上市,在信息检索、中文信息处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显著。

33、李开复,创新工场创始人,作为创业导师,从微软、谷歌到创新工场,帮助年青人用科技成就梦想。

34、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及董事长,被誉为中国乔布斯,中关村“劳模”、投资达人等。创办的小米,成为最快达到千亿规模的企业,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巨头。

35、王小川,搜狗公司CEO,中国互联网巨头夹缝中成长的小巨人,用搜索引擎、输入法、浏览器等产品,创出网络新空间。

36、王兴,美团CEO,被誉为中国互联网新巨头的开创者,创建的校内网是中国最早的Facebook,创建的美团网正在成为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

37、傅盛,猎豹移动CEO,工具类APP成功海外发展的开拓者,创办猎豹移动并海外上市。

38、程维,滴滴出行CEO,被誉为中国互联网新巨头的开创者,创办滴滴并收购Uber中国,已经成为出行平台的王者。

39、张一鸣,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被誉为中国互联网新巨头的开创者,创办今日头条、抖音等爆款产品并走向海外。

40、戴威,ofo创始人,全球共享单车的原创者,创办ofo并走向海外,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猜你喜欢
中关村软件发展
禅宗软件
我的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
图数解说中关村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