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经和《圣经》的不同之处

2018-07-28 07:22程小平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圣经

摘 要:中国的佛经翻译和西方的《圣经》翻译都是宗教类文献翻译的伊始之源,对中西方文明和文化传播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他们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众所周知,中国的翻译历史的源头是佛经的翻译,然而,西方的翻译源头则是对《圣经》的翻译,中国的佛经翻译所采用的策略是直译和意译,本文是从中国的佛经翻译的历史分期和西方的《圣经》翻译的历史分期来寻找各自的不同之处,以及之后带来的不同的影响,进而来综合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以此不同之处,来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佛经翻译;圣经翻译;不同之处

作者简介:程小平(1992-),女,汉,安徽省安庆市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题目方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一、引言

翻译,对于其定义而言,它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有着深远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佛经翻译与西方的圣经翻译在翻译手法和策略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从中国佛经翻译的历史分期,和西方《圣经》翻译的历史分期,去寻找各自的不同之处,再经过综合的对比,对中国佛经翻译和西方《圣经》翻译做一个不同之处的总结与对比。为传统理念注入新的时代特色,注入不同于建立在宗教文献翻译和文学翻译基础上的翻译理念,同时也为促进当代翻译事业的进一步繁荣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宗教类文献翻译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和探索。

二、中国佛经翻译的历史分期

简单说来,中国的佛经翻译大概可以分成三大历史阶段:第一个是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第二个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第三个是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第一个是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佛经传入中国的时间,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界定,但是最普遍的说法就是汉明帝求法,汉明帝求法只是一个传说,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那个时候,佛经已经普遍流传在民间了。第二个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汉魏时期,佛教还没有受到士大夫阶层的重视,自然佛经的翻译也没有普及,而且统治者也都采取限制的政策。然后到公元4世纪的时候,佛教在中国流传开来,于是佛经的翻译上了一个台阶。当然,佛教的流传和对佛经的翻译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第三个是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随着佛教的广为流传,到了唐朝,就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翻譯家,玄奘。他通达中国和印度的文字,《大般若经》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西方《圣经》翻译的历史分期

如中国的佛经翻译一样的,西方的圣经翻译也是经过了漫长的过程。大概来说,西方的《圣经》翻译大概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早期圣经翻译和基督教传播的时期;第二个是宗教改革时期;第三个是现代时期。可以具体分析一下:第一个是早期圣经翻译和基督教传播的时期;早期,基督教最热衷于将译本作为一种传播宗教和教义的手短和方式。哲罗姆也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第二个是宗教改革时期;随着后来民族国家的崛起,拉丁语的衰落,和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和自由的思想广为传播,宗教改革运动由此而生。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马丁路德,他是被公认的宗教改革的奠基人。第三个是现代时期。现代的圣经翻译,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以欧洲语言为模板的各种翻译,比如《圣经》的新译本;第二个时期就是大量的传教士的促成,“第三世界”的国家语言的译本。

四、中国佛经翻译和西方《圣经》翻译,以及与之相关翻译的不同之处

中国的佛经翻译为不同的翻译方法和实践和讨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入而持久的影响。佛教经过各个宗教学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比如宋明理学等等。而圣经翻译刚开始,也只是局限于一小部分的群众,后来渐而扩大,慢慢地衍生成为稳定教皇政治统治的需要。进而扩大,成为影响很多国家的人民的著作。

上面说的无论是中国佛经翻译,还是西方圣经翻译,归根到底,都是宗教的翻译。既然本文是对比研究,那么可以结合宗教翻译,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来思考。首先,谈谈宗教翻译,宗教历史漫长,为了吸纳更多的信众,跨越了种族,民族和国家,流传性很广,那么翻译的量就大,因为三大宗教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它的优点就是,吸纳更多的人,传播的受众面较广,文化传播的就更快。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忠于原文,需要直译,那么行文语言就会失去流畅性,翻译传播就会受到限制和影响。再次,谈谈文学翻译,文学翻译与实用性相分离,它具有更多的审美性。它的优点就是:富有情感,和很高的艺术性,能够启发读者,使人受到感悟,且处理方法具有多样性。它的缺点就是:具有复杂性,因为有很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每年的标准都是在不停的变化。最后,谈谈非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具有更多的事实性,具有更高的科学性,是实用翻译。它的优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的缺点就是,灵活性小,因为标准要求高,所以责任性就更大,比如会议翻译,医学翻译等等。

总之,不论是我们中国之佛经翻译,还是西方之圣经翻译,都对我们所有人产生了深渊持久的影响,至于佛经和圣经而言,其中更多的奥秘和瑰宝都值得我们去探寻。

参考文献:

[1]郭章. 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2]黄成洲. 汉英翻译技巧:译者的金刚钻[M]. 陕西: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龙璐. 浅谈佛经翻译与《圣经》翻译[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

[4]楼宗烈,张志刚. 中外文化交流史[A].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从《圣经》看西方漠视孝道的原因
《圣经》中的食品伦理研究
一个人的“圣经”:韩勇的涂画
《圣经》及其文学影响综述
再出埃及—— 《愤怒的萄萄》的《圣经》元素
巴赫金与圣经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