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造园理论在苏州?绿城桃花源景观中的应用

2018-07-28 10:00葛浩泉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葛浩泉

摘 要:中国园林中私家园林主要以江苏苏州明清时期的园林为胜,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本文主要是从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方法、空间处理等方面来分析古人对于美好栖居空间的营造,同时运用这些造园方法等内容来重新构造一个当代意义上的理想的人居环境的景观设计,并以苏州绿城桃花源为例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造园方法;空间序列;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苏州古典园林在整个中国的园林体系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其粉墙黛瓦、山水意境的特点著称于世。同时也具备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征,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1]。苏州古典园林进行园林空间序列的组件,运用的处理手法,是我们所需要去探究的,要运用古人的智慧来营造一个诗意的现代的人居环境空间。

1.苏州古典园林的兴造及空间处理手法

1.1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方法

选址,计成曾在《园冶》中提到:“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2]。可见选址的重要性,拙政园全园以水面景点展开,是因为园林在建造时,原有大片的低洼地,就其地势进行巧妙的组合,利用狭长的水面,进行空间组景,以曲为美[3]。

理水,每座园林对于水景的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拙政园用水面沟通整个景点,池水的处理方法为将水面割成关联的小块,看似松散实则密集,适合在场地比较大的园林里面来建造[4];网师园中部以水池为中心,水池的周围环绕着亭、轩和花木,形成一面向中心的内聚格局,巧妙的是在水面的消失处设置了桥,营造出曲折空间感受,把小空间处理成大空间 [5]。

建筑营造,苏州古典园林的主要功能是营造一个可居可赏可游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起到了组织景观的功能,将整个空间有序串联起来;交通建筑的功能为:组织和沟通空间,让空间关联性更强,可做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在园林中廊更多的设置是为了动态观景 [6]。

1.2栖居空间处理方法

障景手法来源于“欲藏先露,欲扬先抑”的匠意,常用的手法为设置阻碍挡住游人的视线,让景色以动态的角度展开来[7];借景是指将园林外的景物组织到园内所能看到的景物当中来,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借景的方式有远借、邻借、因时而借;点景,在园林建造的时候,该有景点的地方用于突出景色用的一种设计方法;框景,随着游人的动态式游览,框景入画的画面展现出的也是动态的美。

1.3空间序列组建

苏州古典园林有着连续变化多空间视线的特点,在空间序列中,连接多处景点,布局开端,引导性空间到高潮空间,转折空间,最后到序列空间的尾声。用大小不一的院落来分割,有丰富的层次,根据对空间联系和分段关系来设计,表现出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这样的空间序列组建最为典型的是留园,通过院落间的疏密、大小、开闭、渗透、延伸等方式,创造出更加多样性的空间格局,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受。网师园主要是对于空间序列的合理排布与展开。全园分为三个部分,一为住宅,主要是以万卷堂等景点展开的,在整个空间序当中起到了围合的作用,营造紧凑的空间感受,为中部的水景开阔视线埋下伏笔;二为水景,主要是以彩霞池等景点展开的,这部分的景观是空间序列当中的高潮景观,;三为休憩,主要以濯缨水阁为主开展,在空间序列当中为尾声,给人宁静的感受。

可见,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序列组合的模式,可以归纳为:开端、高潮、转折、尾声。

2.苏州古典园林与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当代演绎—以苏州绿城·桃花源景观设计为例

2.1项目概况

位于苏州市东部,苏州工业园区中部,金鸡湖东南侧。用地总面积为21.38ha,整个地块三面临水,南部直面独墅湖,北侧与高尔夫花园住区隔街相邻,东侧与建设中的高尔夫球场隔水相望,西侧为大湖城邦花园[8]。

2.2苏州绿城·桃花源景观设计对传统造园手法的当代演绎

2.2.1以曲为美,纵横交错

以曲为美,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古典园林的营造。江南的“巷、院”文化在绿城·桃花源的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再现,巷子和主要街道紧密相连,各个宅院并联于巷道,主街串联于中心景观的游园、休憩空间。景观层次丰富同时意境深远,由开放到私密,慢慢过度小巷连接游园,形成了相互沟通安逸的空间。步行道路除了依托于主干道一侧的人行道外,主要沿区内组团展开。绿城·桃花源将平江路布局凝练其中,同时也将便利性与景观的视觉效果作为考虑因素,从而采用了中间为水巷两侧为道路景观设计[9]。

2.2.2空间处理手法

借景,绿城·桃花源将独墅湖映入到园内,使得景观层次更加丰富,给人亲水空间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设计的时候还尽可能的流出部分住户对游园和庭院空间的景观视线范围,扩大景观住宅感受[9]。框景,利用月洞门等形式的画框,将远处动态的景色框入画框中,是一种动态形式的美感;障景的设计手法,在绿城·桃花源中也有运用。在样板房营造的景观轴线里面,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组织整个园區的空间序列,用巷子和街道来进行空间组景,起到围合抑制空间的效果,最终伴随着住户的移动,看见庭院空间,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

3.苏州古典园林造园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

3.1空间序列组建趋于合理化,古典园林的私密性过渡到现代意义上的开放性空间。

时代在进步,我们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赋予时代背景的情况下,从现在出发,从栖居文化出发,去营造我们当代人的“园林”。现代的快节奏生活情况下,我们对于空间的性质更多的是开放性空间的营造,在整个园区的营造当中,街巷空间、中心游园空间、都从传统意义上的私密过渡到开放,变成大众的。

3.2新工艺、新材料的引入,丰富设计语言和形式。

在苏州古典园林当中,花街铺地是很考究的,形式多样、造型多变,给人美的享受。常用的材料是青砖,但是花街铺地会与苏州的地理位置的多雨气候在青砖错缝里面长出青苔来,如果一味的将花街铺地引入到绿城·桃花源中来的话,必定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综合考虑最终选用的材料为仿砖大理石铺地,亦古亦今,既满足了功能上的要求,视觉上的需求也满足了审美需求。

4.总结

在漫长的历史推进下,孕育出了许多优秀园林。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苏州古典园林对于美好栖居环境营造的处理手法,山水意境的描摹[10]。在现代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当灵活贯通的运用中的空间处理手法,造园思想方面也是我们需要我们去借鉴、学习的。新的时期,我们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方面也是需要提高的,需要在中式传统木作的基础上融入是的新材料、新技术,让建筑的使用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6-36

[2]明·计成,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56

[3]陈从周.中国名园〔M〕.第一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52

[4]毛琦红.拙政园的理水研究〔J〕.美术大观,2009(3):112

[5]邱德玉.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有景有情〔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2-16

[6]耿刘同.中国古代园林〔M〕.第一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57-60

[7]耿刘同.中国古代园林〔M〕.第一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57-60

[8]钦剑.绿城·苏州桃花源〔J〕.城市环境设计,2013(12):232

[9]戴美玲.新中式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以绿城桃花源别墅区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17(9):11

[10]徐亚萍.谈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J〕.现代园林,2006(11):25-27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