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评价:新能源车新考题

2018-07-31 01:56陈秀娟
汽车观察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汽生命周期电动汽车

文AO记者 陈秀娟

如何衡量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果?中汽中心开发了一套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也成为新能源汽车集中爆发的一年。然而,新能源车究竟是否环保这个问题也引发了行业关注。仅仅通过检测尾气排放的标准而打上“环保”标签的评价方法并不够全面。

电动汽车并非零排放

曾有业内专家指出,电动汽车的确不是零排放。看似“零排放”的电动汽车,从发电到电池装备这一链条上仍会有许多间接污染和排放。不过,该专家同时表示,我国化石燃料发电占总电量的70%,并且会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纯电动车在事实上将会越来越环保。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绿色发展部项目经理孙锌

当然,相比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总体上在降低碳排放方面拥有极大优势。从发电到使用汽车整个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来看,燃油车平均每升油将排放3000g二氧化碳,百公里排放从15000g至54000g不等。而电动汽车百公里碳排放等量为5000g至15000g,环保优势明显。

根据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的研究结果,在当前的电力结构和技术情景下,与传统汽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已经具备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优势。但在具体车型上,不同的纯电动汽车车型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潜力也存在较大差距。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纯电动汽车都具备较为明显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优势。

目前,在讨论新能源车的碳排放指标时,一般的标准就是续航里程越高,给予碳排放的指标越多。实际上,如果一辆车通过不断堆叠电池延长续航里程,车就很重,百公里能耗其实越高,碳排放就越多。把续航里程的增长作为技术进步值得肯定,但不适合作为碳排放奖励的依据。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以及碳排放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建立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衡量新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效果呢?

7月4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碳排放评价方案》。

看似“零排放”的电动汽车,从发电到电池装备这一链条上仍会有许多间接污染和排放。有专家同时表示,我国化石燃料发电占总电量的70%,并且会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纯电动车在事实上将会越来越环保。

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是基础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绿色发展部项目经理孙锌对记者指出,建立新能源车碳排放评价方案,离不开一套完备的数据库——中国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CALCD)。数据库涵盖了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以及到整车的所有数据。也是一个基于生产过程、代表中国汽车行业平均水平的中国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结构。

“受工信部委托建立的CALCD是我国汽车行业最权威的数据库之一,随着数据库的运转,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为企业开展生态设计、管理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孙锌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结构共分为5个层级:最底层的是以输入输出清单、多种影响评价方法作为基础,其上是原材料、能源、运输、生产、回收处理等基础产品和过程数据。通过调查这些基础产品和过程数据,构建了220个零部件生命周期数据、44个子系统生命周期数据、7个主系统生命周期数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整车生命周期模型的搭建。

那么CALCD的数据属性如何?以基础产品及生产过程生命周期数据为例,其数据组成来源于5个方面:材料数据(钢铝等)、运输过程数据(铁路公路等)、生产过程数据(冲压焊接等)、能源数据(水煤电等),以及废弃处理过程数据(填埋焚烧回收等)。

数据范围包括时间范围和地理范围两个价值参考纬度。时间范围上,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材料、能源消耗数据,一般保持2~3年;对于相对成熟的材料生产,例如钢、铝等,在没有突破性技术前,一般保持5年;能源数据每年更新一次。地理范围主要是中国,部分能源数据实行区域化。

据了解,CALCD一方面支持了企业开展产品生态设计,目前已有近60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基于CALCD开展了近70余项LCA研究项目。另一方面,支持政府相关政策制定,例如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认监委绿色产品认证以及C-ECAP评价。

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为样本

中汽中心在CALCD的基础上,开发了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CALCM)。CALCM立足于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将汽车原材料生产、电池的生产、整车生产在内的车辆周期,以及电力生产和供应、汽油生产与汽车行驶阶段在内的燃料周期都囊括其中,能够综合评定出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能源汽车的碳减排效果。

据孙锌介绍,目前,CALCM评价的对象主要是纯电动乘用车,后续会考虑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纳入评价体系中。

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计划今年7月开始启动评价工作,通过汽车拆解和行业调研等工作获取数据。今年,新能源汽车碳排放评价将拆解荣威ERX5、传祺GE3、大众E-Golf、腾势400、北汽新能源EC180、比亚迪E5等车型,并发布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结果。

预计到今年底,会陆续有多款纯电动乘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结果出炉。

很显然,通过《中国新能源汽车碳排放评价方案》,对新能源汽车相较于同级别传统汽油车的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进行评价,消费者能更清晰地识别具有碳减排优势的汽车,同时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日趋严苛的环保法规,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中汽生命周期电动汽车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2022联合国道路安全十年行动-广汽本田“梦想童行” 东北,我们来了!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电动汽车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认证检测助推汽车行业转型升级
——专访中汽认证中心主任 付志坚
现在可以入手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