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初探

2018-07-31 15:49宋语娇
农家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防治

宋语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市场对于农作物类事物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对无污染和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我国开发和应用了微生物农药,它能够有效防治植物病虫害,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减少化学型农药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是农业经济和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就将针对微生物农药的作用,分析它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植物病虫害;防治

微生物农药是一种利用农用抗生素,以及活体微生物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农药类型,由于微生物农药具有的安全性和持久性特点,使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为了充分发挥微生物农药的作用和优势,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要深刻了解微生物农药的特性和分类,研究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

一、微生物农药的概念及种类

1.微生物农药的概念

微生物农药主要依靠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利用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基因产生的生物活性成分,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并促进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微生物农药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论对人畜,还是自然环境以及农作物,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能够有效保护生态平衡。

2.微生物农药的种类

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一种,按照微生物农药的构成,主要可以分为细菌类微生物农药、真菌类微生物农药以及病毒类微生物农药。而按照微生物农药的用途,又可以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除草剂、微生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杀鼠剂以及微生物生态制剂。各类微生物农药能够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对各种农作物和植物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苏云金杆苗,它占据了生物农药使用量的90%,可以有效防治各种类型的农作物虫害。

二、我国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微生物农药的生物防治手段,是一种能够持久防治的效应,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具有生态环保和效果持久、稳定的优势,却也有着见效慢的弊端,传统的化学农药在拥有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对微生物农药的宣传和应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微生物农药的研究项目和品种较多,但由于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实际因素制约,使得微生物农药缺乏科学、系统的产业化开发和研制,造成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市场的低迷。

1.微生物农药的开发研制与生产环节

在微生物农药的研究环节,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人员缺乏对研究的积极性,无公害农业生产试验基地建设费用较大,且研究成效较小。在生产环节缺乏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模式,缺少各类资源的支持和帮助,在国家和政府环节,又缺少一定的扶持项目和方案,并且微生物农药的药剂型较单一,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微生物农药的理化指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使得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和生产步入瓶颈。

2.微生物农药的宣传和推广环节

在微生物农药的销售环节,微生物农药受到传统化学农药的冲击和排挤,由于化学农药在价格上的低廉,以及具有见效快的优势,使得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多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再由于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生态环保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农作物和植物的种植上,对环境和农药残留问题考虑不周,使得微生物农药无法站稳市场。微生物农药的宣传力度不强,宣传工作不到位,以及微生物本身具有的见效慢、价格较高的特点,使得农民对微生物农药的应用产生抵触。农民对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具有的效果持久且安全环保的优势,存在不了解和不在意的情况,使得我国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弊端和滯后性。

三、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

1.加快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和研制

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确保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形成环保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加强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要提高对微生物农药开发和研制的重视程度,在面对农产品高需求和高要求的挑战下,有效推动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推广。

国家和政府要加大对微生物农药开发研制项目的资金投入,建立科学的研究机构,组织具有专业性和综合素质能力的研究队伍,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作物生长状态,以及农作物的病虫害影响因素,将主要和严重的病虫害威胁,作为核心的研究方向。实现高校菌株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筛选,优化发酵环节,制定完善的微生物农药生产标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并搭配应用试验,对微生物农药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完成各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微生物农药新品种的研制与合成,不断研制多优势和易应用特性的微生物农药新品种。

要实现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在生产方面,要严格把控微生物农药制剂的加工环节,提高微生物农药质量,提升微生物农药在农药市场的竞争力。在宣传方面,要了解和分析微生物农药在推广和应用上当中的困难,实现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将微生物农药的优势作为宣传的重点,以其环保、持续性高的优点,转变农民的态度和认识。实现微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和精细化,为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应用的工作,提供良好、坚实的基础。

2.建立无公害农业生产试验基地

为了提高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应用中的效果,实现微生物农药的有效和科学应用,要建立无公害农业生产试验基地,通过微生物农药应用的方式,为微生物农药的研制、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形成必要的生产资料。

提高国家和政府对无公害农业生产试验基地的资金投入,减少各类影响因素的干扰,鼓励研究人员进行田间生物防治试验,开展各类研究和研讨项目,对微生物农药的新剂型理化性状的辅助配方进行筛选,研究能够提高新剂型分散性和附着性的表面活剂。在无公害农业生产试验基地中,要种植各主要植物和农作物,针对不同植物所产生的不同种类的病虫害,以及微生物农药的应用效果和周期,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反复的试验。通过建立无公害农业生产试验基地,能够提高微生物农药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质量,可以有效解决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实现微生物农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

3.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微生物农药

在进行微生物农药应用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环境、气候植物种类以及病虫害具体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实际应用,明确各类微生物农药的特点,了解和分析其病虫害防治的功效与范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微生物农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农药的积极作用。微生物农药按照其主要成分构成,可以大致划分为细菌类微生物农药、真菌类微生物农药、病毒类微生物农药、原生动物型微生物农药以及农用抗生素型微生物农药五种类型。

细菌类微生物农药由细菌构成,主要用于植物土传病害,其中以苏云金杆菌为代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杀虫剂,能够对棉铃虫、小菜蛾、松毛虫等20多种害虫进行有效防止,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作物增产。细菌类微生物农药的分类较多,可以按照具体农作物以及病虫害类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类别,可以有效抵抗真菌、细菌和病毒,保护植物免受疫病的危害,保证植物生长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真菌微生物主要由生真菌构成,大部分是兼性或专性的病原体,在研究和开发方面以曲霉为重要对象。曲霉作为耐高温、高渗透性的遗传状真菌微生物,不仅能够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防治线虫、微孢子虫、黏虫和蝗虫等虫害,实现植物和农作物环境的除草和病毒预防,还可以对化学农药进行降解,减少农用土地的化学农药残留,提高植物土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在农业应用中拥有着诸多优势。

病毒类微生物农药是利用病毒实现抗病杀虫的农药类型,可以对微生物杀虫剂起到短期防治的作用,在使用过后会将病毒长期存于农业生态体系当中,能够有效调节虫害密度,是一种具有全面杀虫和防治虫害种类的农药。病毒类微生物农药可以避免传统化学农药的弊端,在药性强烈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体系的污染和破坏,能够兼顾环境和经济发展,在病虫害防治的药效方面,也具有着很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原生动物型微生物农药主要是利用原生動物(单细胞动物),对农业土壤进行作用,由于原生动物本身就具有着单细胞蛋白质,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为植物提供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改良土壤的细菌群落,消除土壤中的有机废物,将有害细菌和有害物质进行絮化沉淀。原生动物型微生物农药,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活性,促进农作物生长,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减少植物受到的病菌侵害。

农用抗生素型微生物农药,是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化合物,现阶段应用的类型主要来源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通过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生命活动,对病虫害和杂草进行防治。由于农用抗生素型微生物农药,可以在土壤中自行分解,因此,在安全性和无污染性上,有着很强的优势,尤其是绿色、无公害果蔬菜的培养项目上,是首选的安全农药类型,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四、结语

通过对微生物农药特点和作用的分析,结合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形式,可以利用有效手段,实现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安全饮食的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并带动整体经济的前行。

参考文献:

[1]符泽,邱光.微生物农药的研发推广及未来发展趋势[J].农药市场信息,2018(06):6-10.

[2]杜晓映.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8,12(03):44-46.

[3]袁瑞.微生物农药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7,37(10):17.

[4]汤逸飞,张国平.曲霉属微生物资源在植物保护中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科技,2017(05):22-26.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