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探究

2018-07-31 15:49杨太清
农家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稻瘟病识别防治

杨太清

摘 要: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大幅度减产,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本文分析了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并提出了稻瘟病的相关防治措施,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危害。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症状;识别;发病;防治;措施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的第一大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发病程度因品种、栽培管理以及气象条件不同而有差别。近年来随着抗病品种的推广,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稻瘟病菌小种复杂多变,一些抗病品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种植面积的扩大,抗性极易丧失,造成病害流行。

一、稻瘟病的症状分析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根据病菌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不同,将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苗瘟。发病于三叶前,多由种子带菌所致。初期症状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而后迅速变成黄褐色,致使芽烂枯死。苗稍大后,病苗上可见到暗绿色斑点,不久变黄褐色而枯死。三叶期以后发生的苗叶瘟,一般在秧苗上发生病斑,症状与本田叶瘟相同。

2.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分蘖盛期发病较多,危害也重。水稻从分蘖到抽穗期,叶片受病菌侵染后产生形状大小和色泽各不相同的病斑,病斑常随水稻品种的抗病性、叶龄和气象条件有所不同,分为4种类型:

(1)慢性型。是最常见病斑。初期为暗绿色侵入点,发展为梭形病斑,其中央为灰色,边缘为褐色,最外围有1圈黄色晕圈;

(2)急性型。椭圆形。圆形水渍状病斑,呈暗绿色,其中密生灰色霉层,这种病斑出现较多,常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3)白点型。在感病品种的嫩叶发生病原菌侵入后,形成白色近圆形病斑;

(4)褐点型。主要发生在抗病品种或植株下部老叶上,两叶脉中间有针头状或稍大的褐色斑点。

3.节瘟。病节初期为黑褐色小点,后呈环状,扩大至全节,呈黑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后期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倒伏。

4.穗颈瘟。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逐渐围绕穗轴扩展。病部呈褐色或黑褐色,长有黑褐色霉层。如稻颈发病早,则可造成白穗。

5.枝梗瘟。发生在一次枝梗或二次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瘟相同。发病较早且严重时造成空壳或颗粒不饱满。

6.谷粒瘟。发生在谷粒上,病斑椭圆形,灰白色,常有灰绿色霉层,谷粒黄熟后则不明显。发病严重时谷粒不饱满。

二、稻瘟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1.品种布局因素。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对优质米品种需求的增加,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抗性的品种连续多年连片种植,而且面积过大,一旦感病,稻瘟病小种种群就会大量繁殖,致使发病程度逐年加重。为水稻稻瘟病的流行提供了适宜的寄主条件。

2.栽培管理因素。一般重施、偏施氮肥的稻田发病重,稻田长期灌深水、冷水,土壤缺氧,有利于稻瘟病发生。

3.气象因素。在水稻抽穗灌浆期,如果长时间的低温、多雨(持续达7d左右),稻瘟病病菌就会大量富集。同时水稻抗病能力下降,很容易发生稻瘟病。另外,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或结露等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

4.品种自身抗性的影响。不同的水稻品种抗稻瘟病生理小种的能力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抗性表现也不同。水稻一般在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染病,在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则以始穗期抗病性弱。

三、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良的抗病品种,品种布局合理,适时进行品种轮换,这是对该病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要注意的是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是相对的。一旦品种退化或病菌的生理小种种群发生变化,或者栽培管理不善,抗病品种就会丧失抗性,变为感病。

2.诊断要及时、准确。稻瘟病因发生的时期和危害部位不同,其中,叶瘟和穗茎瘟对产量影响很大,如叶瘟多危害叶片,常发生在分蘖盛期、拔节期及幼穗形成期。稻瘟病表现在叶子上的病斑是棱形的,四周黄褐色,中间褐色,中心部分是灰白色的圆形点,病斑两端有延长的黑褐色坏死线,病斑单生或汇合成棱形大斑。而急性病或其他型病斑遇潮湿天气,背面产生灰褐色霉层,发病严重时造成白穗。因此,必须正确诊断病情,不能把稻瘟病与细菌性病斑,甚至把受潜叶蝇危害的虫口误当稻瘟病来防治。

3.利用人工诱导抗性控制稻瘟病。人工诱导抗性在稻瘟病的防治上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诱抗剂为日本生产的好米得颗粒剂,效果很好,但成本也较高。多数诱抗剂的防治效果都不是很高,单独利用诱抗剂控制稻瘟病是不够的,应与其它措施结合应用。我国近两年筛选出B一氨基丁酸,对稻瘟病的诱抗效果达40%~70%,并提出了与生物药剂协调应用技术。人工诱导抗性是利用品种抗性控制稻瘟病的一种附加措施,是优质稻米无公害生产的有效措施,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与开发。

4.要准确、适时喷药。一些农民由于在诊断上的失误,同时也对该病十分害怕,每年在5月上旬就开始防治,结果是浪费农药,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为了减少误治事故的发生,必须正确诊断这种病害。

5.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合理施肥。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锄净杂草,增加田间通风、透光程度,加强肥、水管理,但要注意不同的水稻品种要因地制宜地确定最适氮肥施用量,同时重视磷、钾、硅肥的施用,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6.稻瘟病的药剂防治。药剂防治仍然是稻瘟病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应用的药剂有富士一号,是一种内吸传导型药剂,持效期30d左右,对稻瘟病特别是穗、茎瘟有特效。而三环唑虽然药效期较长,其作用主要是保护,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所以必须在发病前施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还有克瘟散、灭稻瘟l号等都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兼用的复合剂。所以要针对病情选择相应药剂。

叶瘟的防治:当出现急性病斑,全田有2一3个发病中心时,即进行用药防治,一般需连续用药二次以上,隔5一7天一次。

穗颈瘟的防治:前期有叶瘟发生的水稻,穗颈瘟一般都会发生,一定要进行防治,可在破口抽穗期和齐穗期各用药一次。

打药一般应选择在睛天上午十点以前或下午四点以后,对水量必须充足,确保药液能在叶片上保持一定的吸收時间,以提高吸收效果和药效。同时药液喷洒均匀一致,喷药时要保证12小时内不下雨,使药液充分被植物吸收。

四、结语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应该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合理的利用抗瘟品种和布局、合理的栽培措施条件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进行药剂防治,确保水稻丰收。

参考文献:

[1]李忠有.水稻稻瘟病的防治[D].农村科学实验,2009(6).

[2]刘喜春.齐淑艳,王维生.水稻稻瘟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7(4).

[3]王建忠,郑文静,张燕之.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Q].农业科技通讯,2006(8).

[4]孙国吕,杜新法,陶荣祥.水稻稻瘟病防治策略和21世纪研究展望[J].植物病理学报,1998(4).

[5]何明,卢代华,毛建辉.影响稻瘟病灾变的关键生态因户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5).

猜你喜欢
稻瘟病识别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江苏省稻瘟病菌致病力分化及无毒基因组成分析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析水稻稻瘟病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