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果油树树种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2018-07-31 15:49王林苏川翔胥光颖
农家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

王林 苏川翔 胥光颖

摘 要:翅果油樹是中国所特有的优良油料树种,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在20世纪80年代被国家列为第一批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翅果油树经济与生态效益极高。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翅果油树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资源分布状况,并分析出了其濒危原因,并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翅果油树;濒危树种;研究发展;开发利用

一、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

翅果油树是一种落叶直立乔木或灌木,其最低高度为2米,最高为10米,胸径约为8~10厘米,若生长良好可达40厘米。幼枝呈灰绿色,被星状绒毛和鳞片,枝为栗色棕色或灰色;落叶被绒毛和鳞片,芽呈球状黄褐色。此植物主要分布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生长在阳坡和半阳坡。该树种种植地年平均气温为8~13.8℃。最低气温-20℃,最高气温41.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年日照时数为超过2400h,年降水量在450与550毫米之间。土壤为山地褐煤或碳酸盐褐土,PH为弱碱性或中性。

二、资源与开发

1.资源分布及特征

翅果油树在中国的分布区主要为陕西户县西南部丘陵山区和秦岭、陕西北麓,尤其在户县、山西、河津、翼城和陕西分布最广,是我国少见的同时在多种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的稀有资源。首先,其作为我国所独有的树种,自身的独特性与稀有性相比较其他树种来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翅果油树资源在林业、环保业、保健品行业等许多行业中的应用与开发价值不可估量。并且资源本身的可持续性强,树苗环境适应性强,种植工艺相对简单,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

2.药用和造林应用的开发

首先,翅果油树果实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亚油酸可以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和亚油三脂的含量,对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具有强效作用。其次,作为人体无法合成只能通过外在食物获取的营养元素,亚油酸在人体内的含量与外在影响息息相关。再次,翅果油果实中含有超过其他经济作物几十倍含量的维生素E,其维生素E含量高达15.58mg/g,可作为维生素提取物,或直接作为日常医疗保健品食用。不仅如此,翅果油树幼苗时期为锥形根,并且会逐渐长出侧根,树苗根系发达,同时主根能深入地层,汲取水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可以很好的生长,在树苗根系上还寄生有根瘤菌,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在根瘤菌的作用下,生成氨盐,改善土壤条件。树苗本身具有及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都能够正常生长。

三、濒危原因分析

1.果实形态结构的特异性。翅果油树的果实呈灰褐色,为椭球型的带翅果,。长径1.3~2.2cm,短径1.2~1.5m。果实自然成熟落地后,由于其独特的外观等原因,鸟兽几乎不食用。又由于翅果油树一般生长在沟壑丘陵地区,导致翅果油果实的风力传播范围大大减小。翅果油树果壳相对于其他树木果实果壳而言,极为坚硬,外壳腐烂缓慢,种子发芽率低,部分幼芽无法钻种壳,这导致了翅果油树在自然条件下的有性繁殖率低。

2.种子发芽率低,寿命短。翅果油树种子的寿命比较短,经过1年的保存期,种子就会丧失发芽的能力。除此之外,另一个限制翅果油树群落扩展的重要原因是翅果油树种子的发芽率极低,这是由种子独特的外部结构和坚硬的种壳所导致的。据相关研究,没有经过相关人为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在6%以下,而发芽后能变成长为幼苗的更少。经人工混砂处理后的翅果油树种子,发芽率不过是45.76%,而且能继续成长为幼苗的种子也在11.02%左右。

3.缺乏较强的竞争力。翅果油树喜阳,为强阳生灌木。常与耐荫性的伴生植物在同地生长,如北京丁香、胡枝子等, 翅果油树在与其它物种对光资源的争夺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往往在其进入生殖期之前就已夭折。此外,在某种程度上翅果油树处于濒临状态的另一大原因是在群落的发育过程中,种内竞争和种间排斥作用不断加剧,同时,自然条件下的密度制约作用也产生影响,在群落中,翅果油树个体数量逐渐降低,并呈现出随机分布的结果。

4.人为干扰。(1)砍伐。翅果油树在历史上(至少是近代)已经形成了森林群落,在某些地段,还具有很大的优势。在野外环境中,依稀可以看见许多直径超过10cm的翅果油树的树根,地表翅果油树却很少,基无与之对应的树。这是由于大量的翅果油树遭到砍伐,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居民(特别是乡宁安汾)素来有“砍樵烧木炭”的习惯,再加之翅果油树做木炭的燃烧质量高,致使砍伐加剧。(2)火烧。烧荒取暖、丢弃烟头等一系列人类活动在多风、气候干燥的春冬季都可能引发火灾。在1990年在,人们曾在乡宁关王庙附近意外发现有超过5000平方米被火烧的翅果油树灌丛。(3)开垦。在对翼城甘泉、乡宁安汾、关王庙等翅果油树的分布集中地区的调查中发现,区域内地埂上不时有1~2年生的翅果油树萌生幼苗。因此可以得知,这些区域内过去必定有翅果油树或其相关群落存在,而如今翅果油树不再占有优势甚至不复存在的原因即是人类农垦活动的干扰。

四、可持续利用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群众对翅果油树苗的砍伐焚烧等一些阻碍其繁衍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翅果油树的稀有性与珍贵性。同时更加不懂得翅果油树在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群众对它的破坏多为无意的破坏。因此,当地的林业主管部门应该有计划、有方向、有针对地引导群众对于翅果油树的重视和保护,肩负起宣传、保护翅果油树的重要责任。

2.建立自然保护区。作为对当地的珍稀自然资源的最好保护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吉林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广东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甚至还存在着两亿年前的植物。鉴于目前翅果油树的自然状态,在山西翼城、乡宁安汾等集中分布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必然选择,也是保护翅果油树最有效途径之一。

3.开展迁地保护。考虑到翅果油树的保护工作和当地群众的实际利益具有冲突部分。并且,翅果油树本身的环境适应性强,且能改善土壤条件,不会对迁入地的原有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相反还会提高其丰富度。所以,开展迁地保护无疑是保护翅果油树的一个明智选择。

4.加强执法力度,落实对翅果油树的保护。尽管翅果油树已经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珍稀植物,但是多年来并未落实其具体保护措施,在现实中,破坏翅果油树的行为没有受到惩罚和遏制。因此,认真执行国家和山西省对于翅果油树的保护政策,打击破坏翅果油树的行为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许强.翅果油树群落主要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关联性[J].植物学报,2016.

[2]叶占洋.翅果油树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3]上官铁梁.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翅果油树濒危原因分析[J].生态学报,2001.

[4]王志红.山西翅果油树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02.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
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方法浅论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