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07-31 09:18陈承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本探究阅读教学

陈承标

在新课改形势下,“探究”已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高频词。从教师角度看,它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模式,还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阅读能力和指导能力;从学生角度看,它意味着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侧重于个人文本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从教学过程看,它要求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了学生要倾听教师,也强调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同时,要注重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交流与合作。可以这样说,培养探究能力,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一、运用对话策略。引领学生深入探究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以文本为依据,语言是其的核心。巴赫金曾说:“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而话语是针对对话者而言的。话语,是连结我和别人之间的桥梁。如果它一头系在我这里,那么另一头就系在对话者那里。话语是说话者与对话者之间共同的领地。”可见,要探究到文本的核心,就要善于运用对话策略。

首先要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只有拥有了兴趣,才会使学生具备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就在于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思想情感之间产生共鸣,从中获得阅读的获得感。由于阅读经验等原因的制约,学生在文本解读探究过程中尚需老师的引导。如果在引导中,教师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产生“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使对话陷入僵局。

其次要方法多样,通过对话实现阅读探究的有效性。探究能力的形成与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极大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不同的课堂情景及不同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一是情感朗读。很多教师都重视诵读,但常常被朗读技巧所牵制,使学生游离于情感之外,忽视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的对话无法深入。二是讨论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就每个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进行交流讨论,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文化点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查找、比较、分析和概括,探究的主题尽可能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验需求。如教学鲁迅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可以设置“鲁迅纪念的目的是什么”“你对刘和珍持什么态度”“文章叙写了哪些人,我们怎样评价这些人”等主题,区分好问题的层次,组织学生结合各自的阅读体验展开讨论探究,从而实现“探”有所得。

再次要增加对话深度,实现探究拓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是教者,其实也是读者;学生是读者,也可能是教者,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探究中获得启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研读文本,善于挖掘探究点,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比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我们可以就“月与人生”的关系形成探究点,结合“月”这一自然物象和“人生”这一特殊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明月常在与人生变化无常、生命短暂”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文本通过自然永恒与生命短暂进行对比而产生的哀愁意味。

二、训练求异思维。撞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火花

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纳特说:“问题最好能引起几种回答。”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就要训练求异思维。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尝试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正所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在教學《项链》时,我抓住文中唯一议论之处“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为突破口,牵一句而动全文,提出一系列问题: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小事”?真的是小事吗?怎么理解“小事”可以“成全”或“败坏”你的一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对该文本的解读各有各的见解,不同的思维角度都能结合文本找到依据并能做合理的阐释。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探究的深度出人意料。有的学生读到虚荣心,有的学生读到诚实守信,有的学生读到了路瓦栽先生珍爱妻子的宽容大度,有的学生读到了佛来思节夫人的真诚善良……各种不同的见解交汇在一起,激发起求异思维的火花,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得到训练和强化。

三、拓宽探究渠道,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实际上,探究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之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寻找“为什么”的内生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如何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至关重要。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渴望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那些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和答案时,他们将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强大的内在生命活力。探究正是基于这种成就感的重要手段。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一步拓宽探究的形式渠道。值得注意的是,借助文本进行探究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事实上,阅读教学的概念不局限于文本这一种,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教师要准确理解阅读教学的概念与外延,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阅读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让学生更广泛地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阅读资源,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同时,丰富阅读教学的形式,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譬如,主题式探究,可让学生就某一主题查找丰富的资料;实践式探究,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思考某些重大社会问题;活动式探究,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读书会活动,拓展阅读的空间等。在拓宽探究渠道方面,教师要敢于放手,阅读内容、探究主题、探究形式都可由学生自我选择,释放个人的创造力,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探究,从根本上开发好学生的探究潜能。

猜你喜欢
文本探究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