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性小论文写作的《西游记》名著阅读实践

2018-07-31 09:18李鑫余仕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原著研究性西游记

李鑫 余仕娟

新版部编教材已正式投入使用,《西游记》作为必读名著之一被编入七年级上册教材。在教材的名著导读部分,开篇有如下的阐释:对《西游记》,同学们应该不陌生吧?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流传很广,曾多次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甚至改编成电子游戏。你接触过那些改编作品吗?喜欢吗?

细读这段文字,其实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学生熟悉《西游记》是建立在改编作品上的,学生对于原著《西游记》是否熟悉,教材没有涉及。

为了开展《西游记》名著阅读的实践,开学初对全校七年级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为:你是通过什么形式接触到《西游记》这本著作的?选项为:A.原著、B.电视剧、C.电影、D.连环画、E.游戏、F.儿童版或青少版;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足5%的学生选择了选项A,可见学生接触《西游记》的主要方式不是读原著。

阅读课上让学生自由阅读《西游记》前三回后又做了随堂小调查。其中一个问题为:阅读原著《西游记》,你是否感到困难?选项为:A.困难很大、B.有困难、C.困难较小、D.没有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这一问题选择A和B选项的加起来超过了60%,可见学生对于阅读原著,是存在困难的。

为了解决以上的困难,让《西游记》的阅读有趣、有效、有深度,备课组成员做了深入的思考。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做法,以“研究性小论文”为抓手,把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贯穿始终,整体推进学生完成对《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

第一部分:教师先行。形成范式

《西游记》是一部巨著,关于西游记的研究卷帙浩繁。哪些研究成果适合呈现给学生,哪些论文算“小论文”,哪些论文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范式,这些问题是我们团队着力思考的问题。利用暑假的时间,我们团队成员一边重新阅读《西游记》,一边收集《西游记》研究的相关书籍和论文,最终决定选用林庚《西游记漫话》和苗怀明《梦断灵山》中的篇目作为小论文写作的范例。这两本书里的文章具有选题新颖、切口较小、语言生动、表述准确等特点,适合学生模仿写作。与此同时,教师也不断通过批注、读书笔记、研讨记录等方式关注教师自身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求师生共读的环节能更好地诱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有更多的共鸣。

第二部分:名著导读,传授方法

教材中,对于《西游记》这部名著传授的读书方法是精读和跳读。教材中解析: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教材中对于方法的解析是到位的,但重点在于把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整本阅读《西游记》的过程中主动地使用“精读和跳读”。为此,备课组专门设计了“精读与跳读”指导课。课上抽取《西游记》二十四至二十六回,让学生课堂运用“精读和跳读”的方式二十五分钟内读完,并当堂运用根据内容编制的“阅读量表”测试学生是否把握了核心情节,是否读出了人物性格,是否领会了一些原著的妙处。教师及时对学生完成阅读量表进行评价,进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精读”读什么,“跳读”跳过什么,从而提高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效率。

第三部分:活动贯穿。逐步深入

对于《西游记》这样有着100回22万字的巨著,沒有活动的贯穿学生是很难有持续的兴趣的。我们团队先从人物评价这个角度入手,让学生从颜值、智商、情商、人脉、本领、魅力值、忠诚度等方面人手,多维度评价人物,给《西游记》人物绘制“能力维度表”,进而让学生先依据文本,再比较思考,最后转化为数值直观的去评价人物。团队成员上了“多维评价人物”的公开课,并在课上把“能力维度表”进一步延伸,形成以人物为核心词的多维评价的思维导图,进而根据人物串联情节,最终既关照到每个人物在书中的纵向发展,又把人物放在一起进行了横向的比较。活动是整个年级统一进行的,班级中的阅读共同体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班和班之间通过班级的思维导图展板相互学习比较,整个年级把展板展示在学校的走廊上,供全校师生欣赏。

第四部分:边读边思,撰写论文

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渐渐对《西游记》原著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在阅读中不断碰到一些问题。班级的阅读共同体把这些问题汇聚起来,在每周的读书沙龙中探讨碰撞,为研究性小论文的介入提供了条件。为此,年级统一上了小论文的选题课,课堂上把前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抛出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寻求解决的途径。课后,教师适时的把前期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引导阅读速度相对较快且较为深入的同学先按照老师范例尝试去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并有目的地根据选题去查找资料,形成小论文的基本框架,再填充内容逐步成文。这个过程中,老师既要放手去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选题,又要适时地予以辅助,让学生的小论文有的放矢、有理有据。

第五部分:论文答辩,成果展示

学生最终形成的小论文要在全班进行答辩考核,其形式既借鉴大学论文答辩的形式,又有所修改,变得更为开放。让答辩人先根据课件进行陈述,再让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交相问难。在答辩前,老师已经把学生写出的小论文装订成册,供全班学生阅读学习。因此学生在答辩时提出的问题都是有思考的,有针对性的。真理越辩越明,经过答辩这一环节,学生对于研究性小论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真正有价值的,经得起推敲且选题新颖的小论文在答辩中脱颖而出,给全班学生带来好的示范。例如有学生以“揪揪《西游记》中的‘三”为题,梳理了《西游记》中与“三”有关的内容,并从传统文化角度,文学创作角度和人物主题角度深入挖掘,阐释了“三”为什么频繁在《西游记》中出现。研究性小论文的答辩,既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检验。

经过团队历时三个月的实践,超过20%的学生完成了《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每个班级都编撰了《西游记》研究性小论文合集,整个年级呈现了二十万字的研究成果,团队老师集体打造了以研究性小论文为基础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流程。

猜你喜欢
原著研究性西游记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