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塑性理论和数值模拟的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2018-08-01 06:13
现代矿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跨度云图塑性

王 磊 于 振

(1.秦皇岛市土地开发整理服务中心;2.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随着矿山开采活动的进行,地下存在大量采空区,这是目前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危害源之一。地下采空区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稳定性也越来越差,不断诱发顶板冒落、地表移动或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1-6]。地下采空区已经成为制约矿山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为保证矿山安全正常生产,形成的采空区需及时有效处理。结合刘家沟铁矿工程地质条件,利用弹塑性理论及数值模拟手段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安全有效地处理采空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1 采空区现状

刘家沟铁矿刘存寨西沟采区内圈定了1#、2#、3#矿体,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1#矿体分布于东南侧,倾角为42°,一般厚4.3~14.36 m,平均厚8.5 m;2#、3#矿体倾角为46°,一般厚3.7~11.72 m,平均厚7.9 m。采用空场法开采,目前形成3处地下采空区,采空区参数见表1。

2 采空区稳定性理论分析

表1 采空区参数

由表1可知,Ⅲ#采空区规模较小,不对其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仅对Ⅰ#、Ⅱ#采空区进行理论分析计算。Ⅰ#、Ⅱ#采空区均为狭长型采空区,根据狭长型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7-8]可知,顶板处于弹塑性区的极限跨度计算公式分别为

(1)

(2)

式中,l1为弹性区极限跨度,m;Mt为弹性极限载荷,kN;q为采场顶板上覆荷载,kN;l2为塑性区极限跨度,m;Ms为塑性极限载荷,kN。

将刘家沟铁矿采空区参数及顶板岩石力学参数(表2)代入式(1)、式(2),得到Ⅰ#、Ⅱ#采空区顶板处于弹性区的极限跨度为19.67 m,顶板出现塑性区的极限跨度为30.28 m。目前形成的Ⅰ#、Ⅱ#采空区最大跨度为12.2 m,所以形成的采空区未出现塑性破坏。

表2 顶板岩石力学参数

3 采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3.1 模型构建

依据采空区现状和开采范围,利用FLAC3D模拟软件建立刘家沟铁矿刘存寨西沟采区数值计算模型,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模拟。为减少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在矿体上下盘和纵深方向分别取足够大的长度。模型经必要简化后,给相应层位岩体赋予确定的矿岩物理力学参数。模型划分有矿体、围岩、空区单元组。模型沿矿体走向取300 m,垂直矿体走向取200 m,高300 m。根据圣维南原理,模型大小满足计算精度要求。矿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3。

表3 矿岩物理力学参数

由于模型尺寸较大,网格采用不等分方式划分模型单元。采动范围内的单元采用细划分,单元尺寸为4 m×4 m×4 m;采动范围外的其他单元放大处理。数值计算三维网格模型见图1。

图1 三维计算模型

3.2 模拟结果分析

利用FLAC3D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模拟计算得到空区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其等值线图、塑性区、设定监测点的位移、应力值等。这里仅给出模拟过程所得地表位移云图、采空区顶板位移云图以及采空区顶板塑性区。

3.2.1 Ⅰ#、Ⅱ#及Ⅲ#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分析

采空区地表位移云图见图2。可以看出,在自然状态下采空区地表没有发生变形,说明地下形成的采空区对地表几乎没有影响。

图2 自然状态下采空区地表位移云图

3.2.2 Ⅰ#、Ⅱ#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

Ⅰ#、Ⅱ#采空区顶板的位移云图及塑性区见图3、图4。

图3 自然状态下采空区顶板位移云图

图4 自然状态下采空区顶板塑性区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Ⅰ#采空区顶板发生变形,下沉变形量约3.13mm,Ⅱ#采空区顶板也发生变形,下沉变形量约1.8mm。Ⅰ#、Ⅱ#采空区变形量较小,在自然条件下,采空区顶板围岩是稳定的。由于Ⅰ#采空区位于K2、K3矿体上盘,所以Ⅰ#采空区顶板下沉量大于Ⅱ#采空区。

从图4可以看出,自然状态下,Ⅰ#、Ⅱ#采空区顶板围岩未发现塑性区,说明Ⅰ#、Ⅱ#采空区顶板未发生破坏,是稳定的。

3.2.3 Ⅲ#采空区顶板稳定性分析

Ⅲ#采空区顶板的位移云图及塑性区见图5、图6。

图5 自然状态下采空区顶板位移云图

图6 自然状态下采空区顶板塑性区分布

从图5可以看出,Ⅲ#采空区顶板发生变形,下沉变形量约4.2 mm,较小,所以在自然条件下,采空区顶板围岩是稳定的。

从图6可以看出,采空区在自然状态下,Ⅲ#采空区顶板围岩未发现塑性区,说明Ⅲ#采空区顶板未发生破坏,是稳定的。

通过上述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得出,Ⅰ#、Ⅱ#、Ⅲ#采空区均处于稳定状态。

4 结 论

(1)通过弹塑性理论计算得到顶板处于弹性区的极限跨度为19.67 m,顶板出现塑性区的极限跨度为30.28 m,目前形成的Ⅰ#、Ⅱ#、Ⅲ#采空区最大跨度为12.2 m,所以采空区未出现塑性破坏。

(2)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矿山在自然状态下,Ⅰ#、Ⅱ#、Ⅲ#采空区上方地表未发现塑性区,未发生变形;Ⅰ#、Ⅱ#、Ⅲ#采空区顶板未发现塑性区,采空区顶板发生变形,但变形量较小,最大仅为4.2 mm,采空区均处于稳定状态。

(3)通过2种手段对刘家沟铁矿地下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对采空区治理方案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跨度云图塑性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基于应变梯度的微尺度金属塑性行为研究
浅谈“塑性力学”教学中的Lode应力参数拓展
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设计研究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硬脆材料的塑性域加工
铍材料塑性域加工可行性研究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天地云图医药信息(广州)公司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