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8-08-02 01:5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银屑病资料护理人员

高 伟

(山东省滨州华海白癜风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红斑浸润和鳞屑的症状[1]。有关研究表明此种疾病同人们焦虑,抑郁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精神因素息息相关,并且在患病期间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自卑和恐惧的心理,对其工作及正常生活均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为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至关重要[2]。本次研究对心理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干预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17~52岁,平均年龄(34.50±16.27)岁;对照组男2 1例,女2 0例,年龄1 8~5 1.5岁,平均年龄(34.75±15.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光波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隔1天照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在照射治疗的同时使用消银颗粒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其一,精神因素是导致寻常型银屑病复发的关键原因,为了有效规避此种情况,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让其明确寻常型银屑病是不可能传染,增加其自信心;对其进行鼓励,进而实现缓解其不良情绪的目标,让其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可以正视自身疾病。其二,做好指导工作,当皮损区域位于头部或者其他暴露位置时护理人员需要同其进行沟通剃掉头发,并且穿长衣服和长裤子,避免外界因素导致病情加重;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保持相对轻松的状态;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多鼓励患者同其他人进行沟通,减少患者出现抑郁的情况。其三,护理人员需要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积极地同患者进行交流,让其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爱,进而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其四,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看一些搞笑的视频或者听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转移其注意力。

1.3 评价标准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标准: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焦虑,抑郁以及精神病性等情况进行评分,每项分值为5分,分数越小代表恢复的越好,反之则相反。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PASI积分下降率>90%;显效:患者PASI积分下降率在50%~90%;有效:患者PASI积分下降率在30%~50%;无效:患者PASI积分下降率<2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评分均有所降低,干预组以上各方面的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评分对比(x±s,分)

2.2 治疗效果

干预组治愈3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05%。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5.1447,P<0.05,P=0.0233)。

3 讨 论

寻常型银屑病具有治疗时间较长、根治较难和复发率较大的特点,患者因为病情的特殊性会出现抑郁,恐惧和自卑的心理,不愿意同别人进行沟通,并且生活质量会有所降低。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感觉神经释放P物质及神经肽的数量将会增多,如果未及时得到控制病情将会更加严重,为此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在心理护理干预后不仅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并且其对寻常型银屑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会更深入,会积极配合医生展开治疗,进而为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3]。

总而言之,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比较显著,患者各项症状评分有所降低,并且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银屑病资料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