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作用探析

2018-08-02 01:59张永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施术手术室安全性

张永春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重庆 408200)

手术室护理向来有工作强度大、时间长、风险高的特点,而通过对护理工作的重视,提高施术安全性,是目前受到关注的重点[1]。细节护理在近些年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将之用于手术室护理,能促进护理质量、施术效率、安全性等各个方面显著提高。本文探讨了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的5月~2017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与研究组(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各76例。其中,对照组男44例,女32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4.3±5.4)岁,手术类型:22例神经外科,24例普外科,12例肝胆外科,8例妇科,10例其他;研究组男42例,女34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2.4±5.1)岁,手术类型:24例神经外科,22例普外科,12例肝胆外科,10例妇科,12例其他。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细节护理,施护内容如下。

1.2.1 术前

巡回护士在术前完成对患者的探视,完成对患者的针对性指导及心理干预,要求进行探视的护理人员仪容端庄、穿着整洁,在与患者的交流时用语温馨、得体,适时的表达对患者的关怀、关心,力求让每一处细节都能让患者感受到护理重心的倾向,促进优质护理基础及稳定护患关系的建立。注意把握合理的探视时间,确保患者的正常休息不受影响[2]。探视过程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手术具体时间,说明手术方案、方法、流程,讲解需要患者在各个阶段注备、注意的事宜,通过图片或带领患者前去参观手术室的环境,对患者存有的疑问予以耐心回答,强调患者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临床发现,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不仅受到疾病影响心理压力过重[3],也会因为面对手术产生的应激反应影响心绪,易产生不良情绪,在探视时要予以重视,以免影响手术效率,在探视时准确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导致其心绪变化的原因,通过合适的干预手段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可以为患者讲述既往手术获得成功的案例,强调安全性,帮助其树立信心。

1.2.2 术中

提前讲将手术室的温湿度进行调节,根据此名患者的手术方案具有预见性的准备药品、器械、血液制品,检查相关的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准备舒缓的背景音乐在施术过程播放,由之前进行访视的护理人员去接患者并陪同其进入手术室,为患者介绍施术环境及参与手术的人员,将需要患者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发生的状况再次讲明;积极配合麻醉医生完成此名患者的麻醉处理,在操作过程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抚和鼓励,将不必要的声响尽量减少,避免其恐慌;麻醉处理完成后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合理固定肢体,做好保暖工作,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促进患者的安全感与舒适感提高;手术开始后配合手术医生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做好对相关指标的观察和记录工作;密切观察施术过程中患者的面色、神志等各项体征的变化,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进行处理。手术完毕为患者细心处理手术切口、包扎,仔细清理身体,穿好衣物,护送患者回到复苏室或病房。

1.2.3 术后

从复苏室护送患者回到病房,协助其处于合适的体位,向患者家属简要讲明手术情况,告知此阶段的看护要点;和病房护理人员完成交接,之后定时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并根据其恢复情况和手术的性质明确随访频率。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手术时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人员的配合度(40分)、设备的管理(30分)、器械的准备(30分);通过手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受到投诉情况,对两组护理安全性进行评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时期护理质量

研究组手术时期手术室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手术时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时期护理质量(x±s)

2.2 比较两组护理安全评分

研究组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安全评分(x±s,分)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是手术室整体服务重要的环节,以往手术室实施常规护理,常常是缺乏针对性、灵活性,也面临一定针对性,对一些细节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患者在接受手术质量期间满意度不高,护理安全性也无法保障[4]。步入新世纪以来,医疗技术、模式有巨大转变,也在推进护理服务向更安全、更灵活、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相应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必须进行优化,才能更从容的适应病患、医生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这也需要新形势下的护理工作,要更重视细节,将人文关怀、环境、病患心理等多方面考虑在内,才可起到提高治疗和护理安全性的目的[5]。

本文研究组在手术期间实施细节护理,首先重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总结优质的护理经验,结合患者的感受和科室实际情况对施护流程、制度进行优化,对护理细节进行完善,为每名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工作,通过方式对患者的心理与认知进行干预,让患者知晓配合事项,减轻术前存在的不良情绪。术中发挥护理工作的预见性,配合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将各项工作完成,重视对患者的情绪的安抚,以及对患者体温、隐私的保护;术后做好细致的交接,制定个体随访计划,随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结果提示,研究组手术时期手术室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手术时期;研究组护理安全评分高于对照组手术时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将细节护理实施于手术室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性,进而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施术手术室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以石养腧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炎症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