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方法

2018-08-02 01:5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心理

陆 梦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

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是指对不适宜继续妊娠的孕妇终止妊娠,这个阶段患者子宫内的胎儿已基本成形,患者对外部刺激的敏感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对治疗十分不利[1],所以需对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本文选取我院68例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探讨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56±3.24)岁,孕周27~31周,平均孕周(29.02±0.73)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晚期异常妊娠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心理特征。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相对敏感,会对引产的后果非常担心,出现过分的紧张、恐慌、多疑和焦虑,同时会因担心舆论压力而产生一种自卑感、内疚感,这些消极的负面的心理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症状的发生,对临床治疗和术后恢复均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饮食和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招待,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其进行关心和安慰。同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中晚期异常妊娠相关疾病的知识,并告知患者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由于患者在出现子宫收缩时出产生非常剧烈的疼痛,护理人员和家属可通过谈话或播放音乐或视频等形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减少疼痛感,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与依赖感,既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又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x±s,分)

3 讨 论

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除了生理上的疼痛折磨外,同时也会承受着很重的心理压力,患者一方面担心会遭到亲朋好友的嘲讽和社会上的舆论,另一方面又会因自身的原因而产生内疚的心理,常常会出现烦躁不安、焦急自卑和内疚多疑等负面心理[2],这对患者的手术治疗与预后均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心理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具体病情和基本资料有一定的掌握,积极与患者沟通互动,对患者的性格特征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向患者介绍其主治医师、治疗具体过程以及治疗的安全性等,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治疗的信心,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指导,加深患者对异常妊娠相关疾病的认知,尤其是对于未婚先孕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告知患者未婚先孕可能带来的危害,并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绝对不会对其他任何人透露,让患者放心接受引产[3]。本文主要是对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使用心理护理的干预组SAS与SDS评分明显更低(P<0.05),所以对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中晚期异常妊娠引产患者具有抑郁焦虑、不安烦躁、自卑多疑等心理特点,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