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在东北亚登台亮相的背后

2018-08-02 10:16立文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黄蜂战斗机航母

立文

2018年4月1日美国和韩国一年一度的“鹞鹰”联合军事演习拉开了帷幕,1.15万美军和30万韩军联袂出场。由于韩国主办平昌冬奥会和残奥会,美韩把这场例行性军事演习的开始时间往后推迟了一个月,演习持续时间也减半缩短为4周。而朝鲜半岛局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韩国总统文在寅派遣代表赴平壤并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热情招待,韩朝关系迅速破冰升温,双方首脑4月27日在板门店韩方一侧举行了首脑会谈。金正恩还通过韩方代表向美国总统转达了举行会晤的亲笔信并被特朗普“意外接招”,美朝有望实现有史以来破天荒的双边首脑会谈。而在此前的3月25—28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首次应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于这次“鹞鹰”演习,美韩双方不再像往年那样大张旗鼓,而是有意降低了调门,美国军方减少向朝鲜半岛出动战略武器参演,但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隐身战斗机却在演习中首次登台亮相,其背后的意图值得思量。

实战部署 首选亚太

参加美韩联合军演的F-35B隐身战斗机由美国海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搭载,并计划在亚太地区长期部署,这是美国F-35B隐身战斗机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是韩国又一次在家门口“接触”F-35战斗机。2017年8月31日驻日美军首次派遣F-35B,与从关岛起飞的B-1B隐身战略轰炸机编队飞临韩国参加演习。在2017年10月17日开幕的首尔国际航空防务展上美军F-22A和F-35A联袂登台,F-35A以静态展示方式在韩国第一次亮相。韩国空军已经订购40架F-35A隐身战斗机,2018年3月28日第一架韩国版F-35A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沃斯堡工厂下线,韩国国防部长宋永武率领国防部副部长徐洙石、空军副参谋长李成勇和国会防务委员会五名成员等出席接装仪式。这架F-35A一时还不会飞抵韩国,而是进驻美国本土的亚利桑那州卢克空军基地用来培训韩国空军飞行员。卢克空军基地是全球F-35A战斗机飞行员训练的综合基地,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多个国家的飞行员在此受训。

2017年10月驻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第34战斗机中队首批12架F-35A抵达冲绳岛上的嘉手纳空军基地,进行在亚太地区为期6个月的首次部署。300余名官兵保障F-35A每天出动12—14架次,约20名飞行员轮流训练和参与演习,如去年12月参与在韩国举行的“警惕王牌”演习,练习对敌渗透和精确打击等技能。美国空军F-35A首次海外部署和海军陆战队F-35B首次实战部署,都把亮相舞台选择在多事之地的亚太地区,则是值得关注的一大信号。

F-35隐身战斗机是美国军方的第一个三军通用战斗机项目,包括空军常规起降型F-35A、海军陆战队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F-35B和海军航母舰载弹射型F-35C三个型号。在研制过程中,F-35B在“同门三兄弟”中综合技术难度最大,研制进展也最不理想,大型升力风扇和独特性能等导致了各种难题、折中方案以及代价高昂的长时间延迟,“拖(进度)降(指标)涨(成本)”现象非常严重,创下了美国军机研制史上的先例,令美国国防部多次“亮红灯”甚至一度“叫停”。此次海上部署则意味着美军F-35B隐身战斗机真正进入了实战化阶段。

作为新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F-35在争夺空中优势、实施精确打击以及渗透敌方领空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能够与美国海军巡洋舰、驱逐舰协同作战,为舰射“战斧”远程巡航导弹打击陆上目标提供目标指示和中程制导。F-35B还可选择配备一门航炮,为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提供近距空中支援火力,美军认为F-35B是一款非常适合部署在亚太地区的隐身战斗攻击机和侦察机。

“黄蜂”号两栖攻击舰是美国海军第三代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40500吨,在设计上搭载“鹞”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和大中型直升机,甲板面积较小,为搭载F-35B专门接受了特别改装。美军表示“黄蜂”号部署F-35B是强化两栖攻击舰编队火力的需要,“黄蜂”号只是第一次尝试性部署,未来还将建设更多这样的火力强化远征打击群。“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现身亚太海域,编队随行舰艇中还有数艘驱逐舰和巡洋舰,俨然一支小型航母编队。

两栖战舰 堪充航母

以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的两栖戒备大队是美国海上前沿部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搭载海军陆战队的航空分队和两栖远征分队,一般单独部署在某一海区,执行长达数个月之久的两栖特遣编队作战任务,也可以随同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进行联合部署。

作为全球第一艘部署第四代战斗机的两栖攻击舰,“黄蜂”号搭载了美國海军陆战队第121舰载战斗攻击机中队装备的F-35B隐身战斗机。该中队编号为VMFA-121,绰号“绿骑士”中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最早接收和开展隐身战斗机训练的飞行中队,也是美军第一个具备实战能力并进行海外部署的F-35B战斗机中队。“绿骑士”中队的16架F-35B战斗机已于2017年1月部署在日本岩国空军基地。

得益于F-35B隐身战斗机的强大战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的制空、反舰、对地综合火力打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美国F-35是继F-22A之后开发的第二款第四代战斗机,具有后发优势,其航电设备和作战系统比F-22A更加先进。F-35B具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能力,主要用作两栖攻击舰的舰载战斗机和前线机场作战,其特点是态势感知能力强,遍布机身的传感器能帮助F-35B获得更加全面的战场信息并向航母、防空舰分享,具备很高的舰机融合程度。同时F-35B还具备良好的隐身能力和制空、对地、对海攻击能力,配置在“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上将极大地拓展两栖作战群的打击范围和威慑力。

当然,F-35B隐身战斗机既是“黄蜂”号两栖作战群的火力核心,也是其短板所在。航程受限几乎是所有舰载机的通病,由于飞行甲板长度限制,舰载机的起飞距离大大缩短,“黄蜂”号又不具备弹射器等辅助装置,F-35B只能采取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的方式升空。这极大地限制了F-35B的载油量和载弹量,使其不能满载作战,航程大为缩短。F-35B最大载弹量7吨,以4吨载弹量起飞时作战半径876千米,而空军型F-35A作战半径超过1100千米,两者相比F-35B的作战半径缩水20%。与美国海军航母上现役使用的F/A-18系列弹射型舰载战斗攻击机相比,F-35B的作战半径也不具有任何优势。

作为两栖作战舰艇编队的核心和航空火力支援平台,“黄蜂”号两栖攻击舰的首要任务是执行登陆作战任务,搭载登陆装备、陆战队员及两栖作战装备的坞舱和车库占用了大量空间,其机库空间较小,最多只能搭载10余架F-35B战斗机。尽管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的载机量还不及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一半,但F-35B有助于弥补此前两栖攻击舰无法弹射重型战斗机的缺陷,大大增强了亚太地区美国海军的航空作战实力,能够发挥“准航母”的作用。F-35B隐身战斗机与两栖攻击舰的首次合作效果究竟如何,还要看这对组合的后续表现。

美军“两栖攻击舰+F-35B战斗机”的组合模式可以被视为“低配版”的航母打击群。近年来全球地缘摩擦乃至危机频发,部署在全球的美国海军航母疲于奔命,美国海军自己估算现有的11个航母打击群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由于检修、休假等原因,能够同时在岗执行任务的航母数量受到限制,再加上航母编队的建造成本、维护费用过高,美国海军不太可能大规模增加航母编队的在役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美国海军规模庞大、性能先进的两栖攻击舰打造“缩水版”航母打击群便成为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方案。

吃在嘴里 看着锅里

2018年1月26日日本自行组装生产的首批2架F-35A战斗机中的第一架交付航空自卫队,在三泽基地正式部署服役。日本成为继以色列和中国之后第三个部署第四代战斗机的亚洲国家。预计2018年度日本还将部署9架F-35A,以组成一个飞行中队。按计划,日本将首批部署42架F-35A。

为增强F-35A的攻击能力,日本计划配套引进射程超过300千米的防区外发射空地导弹(JSM)。日本《读卖新闻》援引内部消息称,日本政府计划为F-35A装备射程达300千米的空地导弹,此举将使航空自卫队具备攻击敌方基地的防区外对地打击能力。2017年12月27日日本政府批准51900亿日元(约457亿美元)的2018财年防卫预算,相比2017财年增加66亿日元,涨幅1.3%,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在防卫预算中日本确认购买空射巡航导弹,拨款16亿日元用于采购由挪威康斯堡防务系统公司生产的JSM远程巡航导弹。

在引进F-35的同时,日本也一直梦想自行研制国产第四代隐身战斗机。2016年4月22日ATD-X“心神”隐形战机技术验证机首飞成功,日本计划在这款试验机的基础之上启动F-3战斗机的研发。2018年2月中旬日本防卫装备厅宣布,三菱重工的X-2先进技术验证机项目于3月停止。这样一来日本国产战斗机F-3的研制计划前途未卜,但日本防卫省高官并不甘心放弃F-3计划。这主要是由于研制经费不足并停止拨款所致,也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迫使日本政府增加采购F-35有关。日本防卫省计划下一步引进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F-35B,重点考虑在舰船上或面积不大的“离岛”部署和使用。

面对日本国内日益显现的引进F-35B热潮,美国有关方面也在利用各种机会“显摆”。美军“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和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联合演习,让日方近距离感受F-35B。另据《西日本新闻》报道,驻日美军岩国基地4月12日发布消息称:在5月5日举行“日美亲善日”活动时,F-35B将参与航空装备飞行展示,MV-22“鱼鹰”偏转翼运输机也进行飞行表演,F/A-18战斗攻击机和EA-18G电子战飞机进行地面展示。这将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首次驾驶F-35B隐身战斗机在亚洲地区进行飞行表演。F-35B拥有优异的隐身性能,雷达难以及早发现其踪迹,可以进行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有利于在大型直通式飞行甲板的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上操作使用。看来,美国也摸准了日本政府的心思,正在不断加大“广告攻势”。

日本会不会获得F-35B呢?可能性极大。美国只在境外建成两个F-35生产维修基地,欧洲基地设在意大利,因为意大利已订购60架F-35A和30架F-35B,是同时装备两个型号F-35的第二家用户;而亚洲基地设在日本,引进F-35B是日本政府梦寐以求的目标。美国是不是早就预先设下了这个局?其答案终有揭晓之时。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正在步步为营,明里暗地稳步推进把两艘出云级直升机母舰升级改装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引进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F-35B隐身战斗机似已“板上钉钉”,并计划在2026年拿到手,届时就能为改装好的航母提供先进的舰载战斗机。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至于其下一步走向如何以及能否如愿,必须予以重点关注。

质量缺陷 整改乏力

无独有偶,在美国军方把F-35吹得天花乱坠之时,一则负面报道却让F-35原形毕露。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18年3月6日報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副总裁杰夫·巴比恩3月5日表示该公司正在努力解决F-35存在的质量缺陷,目前发现的质量问题半数集中在飞机隐身系统方面。这一表态是针对联合项目办公室前一周关于F-35质量缺陷的相关指责做出的回应。美军主管F-35战斗机的联合项目办公室主任马特·温特海军中将称:在已经交付给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国际客户的280架F-35中,只有51%的飞机适于飞行,较早批次的飞机可靠性问题最大,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解决质量缺陷方面动作缓慢——这些问题主要出在公司的生产质量上,包括钻孔过大、部分零件安装不稳固等,尽管这些缺陷只是小问题,但需要对飞机进行返工才能让它重新满足要求,这将多花钱、浪费时间。

巴比恩表示,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隐身方面的问题,对公司来说仍是一大挑战,部分原因在于这些问题非常独特,而且目前F-35的生产速度提高太快。“自从F-22以来,还没有任何一种武器必须采用这样的标准,即使是在F-22身上,我们也从未试图达到过如此高的生产速度。一旦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们将看到生产缺陷问题显著减少,尤其是围绕隐身系统方面的问题。”为减少F-35信号特征,其机身所有蒙皮必须精确定位。由于每块面板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生产流程——制造、安装、与其他面板结合,即使是很小的偏差也会导致总体无法满足要求,即使是再有经验的熟练工人也无法保证不出现问题。巴比恩认为,“这不是人为问题,这是技术能力的问题。为了制造这些需要最精密技术的装备,我们正在接近能力的上限。另一方面,有时候我们会无意间刮花隐身涂层,于是就不得不重新涂装。此外,目前涂装工作还有一部分是人力进行,并非完全用机器人进行。在某些时候就会出现喷涂过度的问题,然后我们必须刮掉涂层,重新喷涂。”

减少F-35的制造缺陷“绝对绝对优先”,这一点毫无疑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一些明显制造缺陷已经导致了现役F-35战斗机的部分停飞,同时可能因此被迫降低交付飞机的速度。2016年,美国空军停飞了15架F-35A戰斗机,因为发现机翼部分的冷却管道可能松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调查结论是,一家供应商提供的绝缘部件尺寸不对。2017年9月,美国国防部在一个月内暂停接收F-35战斗机,因为他们发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某个紧固孔方面出现较大的缺陷。尽管这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却可能导致飞机未来出现锈蚀问题,结果导致该公司未能实现2017年交付66架飞机的计划。

目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减少制造缺陷。“抓质量将从最低级的供应商开始,我们将努力确保供应链每个环节的质量达到最高水平。”这意味着公司将会严格筛选供应商,确保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能进入沃斯堡的总装车间,“阻止质量缺陷将会是我们的首要工作。”同时为减少隐身系统制造缺陷的数量,该公司也将采取措施,加强工人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对于美军联合项目办公室而言,减少每架F-35战斗机返工的工作将让其“实际成本”得以降低,从而让美国政府能够尽量压低飞机的采购价格。马特·温特海军中将表示,公司确保按计划交付飞机仍是关键,不能影响生产数量从2017年的66架提高到2018年90架的计划。

美国F-35曾经一度被称为第四代战斗机中的“翘楚”,但服役以来却问题连连。据测试飞行员称,F-35维护性和稳定性根本不达标,防火和防雷系统也有严重缺陷,而头盔瞄准系统更是经常出现假信号,故障率极高,F-35甚至还在格斗中输给了F-16。美国《国家评论》杂志专栏作家、工程师迈克·费雷登伯格公开宣称,F-35是美国航空工业史上最大的失败之一,总统应尽快结束这一“没有前景”的计划。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报道,F-35系统开发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试飞已于2018年4月11日在马里兰州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完成。从2006年首次试飞至今,累计完成超过9200架次和17000飞行小时“无故障”,完成验证设计、耐用性、软件、传感器、武器和操作性能的65000多项试验任务。在整个开发验证阶段,由1000多名工程师、维修工、飞行员和后勤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了6次海上试验,对F-35B进行了超过1500次的垂直着陆试验,完成了183次武器分离试验和46次武器投放精度试验,33次任务有效性试验,进行了8架战机的多机多舰高强度对抗试验。下一步将转入作战试验评估。

对于美国F-35隐身战斗机,缺陷是事实,较真是态度,强身是根本。F-35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似乎早就已经不成其为新闻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切都是“隐身”惹的祸。第四代战斗机从设计、研制、试验、生产,到维护保障再到作战运用,道道都是技术难关,丝毫不可轻视或马虎。细节决定成败,F-35隐身战斗机会不会沦落为美军武器发展史上中看不中用的“明星典范”,时间会给出正确答案。

猜你喜欢
黄蜂战斗机航母
你真的认识黄蜂吗
EF2000台风战斗机
关于舰载机常用到的英文
有毒的刺——黄蜂
好斗的黄蜂
美国两航母“围住”伊朗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
国产FBC-1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