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技能人才培养关系的实践研究

2018-08-03 07:04吕郁宋东阳
职业·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儒学校园文化

吕郁 宋东阳

摘要:优质的校园文化,对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邹城高职院校儒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探讨了儒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目标、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效。

关键词:儒学 校园文化 技能人才

文化,于一个国家而言,是灵魂;于一所学校而言,是品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依托“孔孟桑梓之乡”的地缘优势,秉承“扬孔孟儒学之风,育德技双馨之才”的办学理念,通过顶层设计、环境创设、学科渗透、主题班会、综合实践等形式,将中国优秀传统儒学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多层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文化励志、文化育人、文化铸德、文化奠基”的作用,走出了一條文化强校的特色之路,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设优质儒学校园文化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近年来,虽然我国职业学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学生的综合素养却没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学习风气、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孟子故里邹城市是儒学文化的发祥地。儒学文化博大精深,它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和”等核心思想,能够全方位地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它所蕴含的“敏思勤学、博学好问、慎思明辨、砺能笃行、敬业乐群”等思想精华,能够有效地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职业学校把儒学文化融入校园,可以引领学生修养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德技双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建设儒学校园文化的终极目标

建设优质儒学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不仅是职业学校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就曾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职业技能人才,也应该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针对自己学校的生源特点和德育现状,通过环境创设、学科渗透、综合实践等形式,将传统优质儒学文化贯穿、覆盖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职业规划上,重视培养学生奋发有为、明理好学、自强不息的“现代君子”品格;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孝悌感恩、宽恕仁爱的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在理论学习中,重视培养学生博学好问、慎思明辨、苦学乐学的学习态度;在实践操作中,重视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砺能笃行的职业素养;在顶岗实习中,重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致用创新的职业精神。儒学校园文化的全覆盖,旨在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把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优良、人文素养儒雅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多措并举是把儒学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

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常抓不懈。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加强儒学人文景观建设为基本保障、以开展儒学经典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了“儒学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构建起充满儒学特色的和谐校园,达到了文化育人的培养效果。

1.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文化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调。学校注重优化校园文化显性环境建设,多次从北京、深圳等地邀请专家召开“儒学校园文化建设专家研讨会”。在整体环境布局上,将校园分成三大文化功能区:儒学长廊区、母教文化区、企业文化区。每个分区既体现儒学特色,又兼具职教功能,实现了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学校大门——“仁者爱人”的文化石,彰显出邹城职教人以“仁者爱人、有教无类”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灯杆文化、墙体文化选取孔孟儒学的名言警句;教室、走廊张贴儒学励志勤学宣传标语;寝室、餐厅等公共场所张贴《弟子规》《三字经》语录条幅。

2.开展儒学经典文化教育

学校成立了儒学文化研究室,精心编辑《儒学经典文化教育读本系列丛书》(五卷),开发建设了充满儒学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并列入学期教学计划,作为日常教学内容。让学生每周利用早读、课前读、睡前读等方式诵读《论语》《孟子》《弟子规》《三字经》等儒学经典;晚自习观看于丹的《论语心得》、钱文忠的《三字经》、傅佩荣的《向孟子问道》等视频讲座资料。经典诵读采用视频引领、教师带读、学生齐读、自由诵背等形式,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学校定期开展儒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学生,授予“儒学诵读明星”称号。

3.开展儒学综合实践活动

为实现“儒学育德”的功能,学校以专业部为单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一系列儒学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开辟“儒学大讲堂”,聘请知名学者、专家举办儒学文化讲座,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儒学文化风尚;以参加“中华母亲文化节”庆典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母亲、点亮真情”活动,让学生为母亲做一顿饭、洗一次脚,明孝道、知感恩;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三孟”景区,撰写心得体会,激发学生对传统儒学文化的认同感;积极开展“社会公德万里行”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交通疏导、节能宣传、社区服务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养成高尚的社会公德。

4.加强特色教风、学风建设

设计体现儒家教育思想的校牌、校服、校徽。制定和完善师德规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国学师资培训,定期开展“儒学文化与学生成人成才”系列教研活动,打造教师精英团队,形成“学高身正、技精善诱”的良好教风。组织学生签署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通过学生干部“文明督导”、优秀团员“岗位示范”等形式,逐步建立完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在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儒雅风范。定期开展职业技能比武活动,引导学生将儒学中的明理好学、砺能笃行、学思结合、精益求精的思想迁移到实践能力上,夯实实践技能训练,拥有过硬的技能和娴熟的本领,引导学生在职业技能比武中大显身手、发光出彩。

四、儒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

自开展儒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以来,儒学思想和职教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学校德育内容日趋丰富、实践活动多姿多彩、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1.学校管理提档升级,教风、学风明显改善

儒学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校长领导、专家咨询、民主参与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师爱岗敬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人师表。学生明理好学、砺能笃行、敬业乐群。近年来,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学校共有236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6件,并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学校开展了“遵守师德、争做师表”的教育研究活动,发表论文58篇、参编教材9部、出版著作8部、开办讲座37场次,其中编写出版的校本课程《儒学文化经典教育读本系列丛书》,已在市内外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推广使用。

2.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儒学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儒学文化长廊、孟母教子文化墙、教室、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励志勤学语录条幅,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中华儒学的熏陶。学校建立了以全体师生为主体的儒学文化研究室、书画社等团体,创作了儒学特色鲜明的校训、校歌,多次舉办以“传承儒学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爱岗敬业演讲比赛、诚信征文比赛、文明礼仪表演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无处不“儒”、无“儒”不入的儒学文化校园大环境逐步形成。

3.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儒韵校园文化的浸润,使学生们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了学生仁爱他人、宽恕待人、修身正己、自强不息的品格;在职业素质方面,强化职业操守、工作态度、责任心,使学生养成了热爱专业、笃学求精、献身事业的职业品行;在团队合作方面,使学生养成了和谐共处、诚信宽容、厚生益众的职业素养。目前,一大批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从笔者学校走进企业、融入单位,并成长为业务骨干,笔者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4.学校声誉越来越好,办学效益初步显现

笔者学校儒学校园文化建设,得天时占地利享人和,内容充实、效果明显、覆盖面广,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2017年召开的中华母亲节及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上,笔者学校的儒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市委市政府实施的“文化突围”战略指导下,笔者学校以孟子文化为载体,吸引了河马动漫、上海诺伯泰机器人等众多有投资意向的儒商到笔者学校考察座谈、签约联合办学,对于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儒学校园文化
儒学交流在路上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调查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现代儒学的宪政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