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童

2018-08-04 06:38琦君
小读者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高挂银圆白米饭

想起幼年时在故乡,有一年闰五月,几个乡的乡长联合举办庆祝端午节的活动,热闹非凡。我由老长工阿荣伯牵着到邻村看比龙船更好玩的抬阁。那是一条大大的平头船,船上是张灯结彩的亭台楼阁。高高的楼顶上竖着一根木柱,上面挂着一块木板,木板上骑着一个小孩,红袄绿裤,圆嘟嘟的脸上搽了厚厚的胭脂粉。鼻梁正中一点红珠点,头顶一根冲天小辫子。阿荣伯说那是小仙童,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扮的。五月的骄阳晒着他,他一定被晒得浑身火烫吧!我抬头看不出他是不是满脸汗水,也看不清他是男孩还是女孩。阿荣伯说当然是男孩,女孩哪有资格高高挂在上面呢?

船在微微地摇摆,小仙童也在空中荡来荡去。我们小孩子都在抬头看他,他张开双手向我们摇,我不知道他这样被挂着,是快乐還是生气呢?过一段时间,船主用长长的铁叉,叉两个带皮的荸荠,伸上去给他。他双手接过去,像宝贝似的塞在嘴里啃。阿荣伯说那是他解渴充饥的。我问:“那怎么够呢?”阿荣伯说:“吃多了要撒尿拉屎不行啊!”我问他:“他妈妈为什么让他这样挂在上面晒太阳呢?”阿荣伯说:“挂一天就有一块银圆哪。”我听了不由得喉头哽咽,好像那个高高挂着的、又渴又饿的孩子就是我自己。我紧紧捏着阿荣伯的手,带哭腔地说:“我不要看了,我要回家。”阿荣伯叹口气说:“不看也好。你这回该知道世间穷苦的人有多少,以后吃香喷喷的白米饭,就不要再嫌没有中段黄鱼啦!”

我一路抹着眼泪回家,也不知自己为什么这样伤心。回到家里,把那个高吊在空中的小男孩啃带皮荸荠的情形讲给母亲听。母亲拉起衣角抹去我的眼泪,紧紧搂着我,轻声地说:“你不要哭,我舍不得让你去扮小仙童的。”我说:“妈妈,他妈妈为什么那么狠心呢?”母亲说:“哪个妈妈不疼儿女,但是他家穷,挣一块银圆就好买一担谷子了。你要记住,世间穷苦的人很多,总要多多想到他们啊!”

从那以后,每回吃香喷喷的白米饭时,就会想起阿荣伯和母亲的话,想起小仙童啃荸荠的样子。每回当母亲把我打扮起来,上街或看亲友时,我也会想起穿红袄绿裤的小仙童,因为妈妈也喜欢给我穿红袄绿裤,觉得自己是多么幸福。

长大以后,小仙童啃荸荠的迫切神情,一直浮现在心头。在上海求学时,写信给母亲,总禀告她我虽然身处十里洋场的大都市,却时时记住母亲的教诲,知道节俭自爱。我也牢记大学恩师教诲我的诗句:“但愿此心春常在,须知世上苦人多。”

那个高挂在空中,烈日下荡来荡去的小仙童,不就是一个苦人儿吗?他那时与我正是一样大小的孩子。我有慈爱的双亲呵护,长大成人,而他究竟如何呢?如仍健在的话,也已逾七十高龄了。但愿他的一生,也是一帆风顺。

半个世纪过去了,天涯海角,他究竟在何处呢?

(天问摘自《琦君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高挂银圆白米饭
白米饭应该怎么吃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一枚银圆
将帅银圆护身传奇
将帅银圆护身传奇
大红灯笼高高挂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宫廷古法白米饭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一块假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