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舰大揭秘

2018-08-04 03:54蔡亭亭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越军水军伍子胥

蔡亭亭

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些与“船”相关的典故你还知道多少呢?俗话说“北人走马,南人行船”。在我国古代,交通技术远不如今天发达,北方人出行主要靠马车;而河湖密布的南方,船是常用的交通工具。到后来,南方人把船应用到战争中,战船和水军便应运而生。从本期开始,我们就来讲一讲历史上的那些“船说故事”吧!

早在春秋时期,地处东南的吴国、越国、楚国就有了大量的战船和水军,还常常为了争夺势力范围而爆发水战。本期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吴国战船的主力——大翼战船。

公元前494年的春天,太湖北风呼啸,湖中的夫椒山矗立在夜色中,一切看似平常。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从山下到湖心的水面上,密密麻麻停靠着上千只战船,原来是一支吴国水军埋伏在这里,正酝酿着一场“复仇之战”。

两年前,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在槜李之战中败给越国,重伤而死。夫差继位之后,发誓一定要为父报仇。他励精图治,重用伍子胥、孙武等名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使吴国的战斗力迅速增强,终于等到了与越国决一死战的时刻。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战鼓声,将伍子胥从回忆中唤回。他坐在水师的旗舰大翼战船上,听到船头望楼上侦察兵刻意压低的声音:“相国公,越国的战船出现了!”他看了一眼岸上闪烁的火光,下令继续按兵不动。

伍子胥胸有成竹。身为这场战争的主将,他已经在夫椒山练兵很多天了。吴国水军对夫椒山的地形十分熟悉,可以说占尽了地利人和。更何况,伍子胥重视大舟制造,吴国造的大翼战船作为水战的主力,就像陆战中的重车,体积、技术都领先其他国家。至于水上战术……

“报!敌国船只大量搁浅,越军跳下水,试图上岸抢滩了!”

伍子胥微微一笑,战术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万无一失。

时机已到,伍子胥下令出击,吴国的战船立刻行动起来,向越国的战船驶去。只见大翼战船甲板下的两舷边,四十多名桨手在船首、船尾士兵的指挥下奋力划桨。再看甲板上,士兵们身披犀牛皮制成的盔甲,手持钩、弓、斧、矛、盾牌等兵器,屏息凝神,只等给越军致命一击.

突然,岸边火光熊熊,越军的惨叫声、落水声此起彼伏,他们遭到了早已埋伏的吴国步兵突袭,被点火箭镞打了个猝不及防。越王勾践发现中计,只好下令让军队再次下水,泅回船上。但看着四周的火光和无数逼近的战船,勾践的心沉了下去:对手已经封锁了去路,切断了归途。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吴国的大翼战船猛烈冲撞越军舰船,万箭齐发。越军毫无招架之力,只好用点燃的火船冲出一条血路,才有一部分水军杀出重围。吴军大败越军,乘胜追击攻入了越国的都城会稽,勾践被迫投降。

吴国大翼战船在这场夫椒之战中大放异彩。当时无论是战船的建造还是使用,吴国都是最出名的。大翼战船作为吴国战船体系中快速攻击船的旗舰,还曾帮助吴国统一江南,争霸中原。不仅如此,大翼战船也是古代水路作战划时代的标志,是春秋历史重心向南方转移的重要证据。

当时的这些古战船是中国最早的战船,虽然实物不复存在,但我们还可以从仿真船模中感受到它们的雄姿。中国航海博物馆中的春秋大翼战船模型,就将大翼战船先进成熟的船型和制作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件船模是参考各类史料,由我国台湾金雕大师吴卿先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用纯金打造而成。船模上的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作战气氛剑拔弩张,真实再现了春秋古船的风采,仿佛梦回千年前的水战场景。

在大翼战船模型不远处,还有一艘汉代楼船模型。如果说大翼战船是春秋水战的主力,到赤壁之战已经是楼船的天下了,实际上,楼船早在伍子胥那时候就出现了,其中又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就不得不提到“汉习楼船”的典故了。

當时汉代国力十分强盛,但汉武帝仍寝食难安,北方的匈奴屡次进犯,威胁着边境安全。为了彻底击败匈奴,汉武帝想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等国,共同夹击匈奴的方法。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能突破匈奴的阻隔,联络上西域国家。这一去路途遥远,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西域,用了二十多年时间。第二次回国之时,竟然从大夏国(今天的阿富汗)带回了蜀布和邛竹杖。

“蜀布、邛竹杖本是西南地区的产物,怎么会流传到西域的大夏国呢?”汉武帝陷入沉思,随后便恍然大悟:这说明西南方一定有通路,可连接身毒(今天的印度),再和大夏国相通,这些物品正是这样运过去的!于是,他派出使臣前往西南寻找这条通路,但失败了。原来在云南大理的洱海附近,有一只深谙水战、实力强大的昆明族阻挡,大汉使臣难以前行。欲战胜昆明族,首先要提升军队的水战能力,汉武帝下令在都城长安开凿了一个人工湖,叫作“昆明池”,并建造了多层的、外观像楼房一样的大型战船——楼船,让士兵们在湖中用楼船操练水战。这就是“汉习楼船”的故事。

当时的楼船和春秋时期相比,建造技术上更加先进。作战的时候,由舵手掌握船的航向,再由一人摇橹来推动。船帆已经发展成熟,不再只靠人力划桨提供动力。甲板下层的船舱中仍设有桨手,这样,船在风小的时候就可以划桨前进。帆、橹、桨互相配合,使楼船在作战时行进迅速,机动灵活。甲板上的舷边有防护墙,可用来抵挡敌方的石块攻击。船首和船尾设有抛石机,用于进攻。而水军的指挥官就在楼船最高一层的爵室里统筹战局。

最终楼船并未出征云南,汉代军队便已征服西南,打通了身毒、大夏的道路。但楼船没有被“束之高阁”,它多次参与大型水战,尤其在赤壁之战、西晋灭吴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清代乾隆皇帝敬佩汉武帝的气魄和功绩,将北京西湖改名为“昆明湖”,这就是今天昆明湖的由来。

三国之后,古代战船迎来八槽战舰的时代。八槽战舰取得了中国古代船舶突破性的技艺进展,它又有着怎样的传奇?让我们下期再揭秘。

猜你喜欢
越军水军伍子胥
“千金”的由来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蒙古水军曾称霸世界
东周列国志(10)
越战中的动植物“间谍”
越战中的动植物“间谍”趣闻
千金小姐
越战中的动、植物“间谍”趣闻
伍子胥出昭关
网络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