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矿田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式

2018-08-05 04:01单士锋赵晓岚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凤凰山矽卡岩交代

甘 鹏,单士锋,赵晓岚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安徽 铜陵 244051)

凤凰山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之铜陵矿集区中部,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产地。矿田内已发现内生矿床(点)27个,中型矿床1个(药园山铜矿),小型矿床5个,累计查明铜金属量60万吨左右,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找矿经验[1]。

1 地质背景

系由近东西向的深断裂带及北东向的断陷带围切而成的菱形地块。由一系列略呈S形的背向斜组成隔档式的变形格局。矿田内主体褶皱构造为北东向“S”型新屋里复式向斜,北西翼与舒家店背斜共翼,南东翼与戴公山背斜共翼,矿田内断裂根据构造期次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

矿田内主要岩体为凤凰山岩体,平面近圆状,面积约10km2,岩体呈岩株状侵入到新屋里复向斜的核部[2]。

2 矿床类型与典型矿床

2.1 矿床类型

根据主要成矿作用划分3大系列、5型、6式、12亚式:有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沉积—热液叠改型及风化淋滤型等以及若干亚式。就其工业价值而言,以矽卡岩型最为重要。

2.2 典型矿床

(1)矿浆充填-接触交代型(药园山铜矿)。矿床受接触带与断裂复合控矿构造,共圈定矿体计108个,主矿体4个,可分为南北两个矿段。主要表现在:矽卡岩局部包含于铁矿体之中,二者并无明显的分带性,矿体内含有大量的菱铁矿石,从而超出了氧化物阶段即对早期硅酸盐矿物交代的范畴,矿体与围岩之间的“脱帮”现象极为显著,是铁矿体形成后迅速冷却而“焊接”不牢所致[3]。

(2)裂控式矽卡岩型(宝山陶铜矿)。矿床位于新屋里复向斜中次级凤凰山向斜,矿体赋存于凤凰山岩体北400米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层间裂隙带。累计圈定矿体24个。

图2 -63宝山陶16-铁山头356线联合地质剖面图

(3)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南阳山铜矿)。位于新屋里复向斜中次级凤凰山向斜南东翼,矿体受凤凰山岩体与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灰岩(变质成大理岩)接触带及顺层侵入岩脉控制。

主次矿体4个,其中铜钼矿体一个、铜矿体3个。矿石自然类型:含铜矽卡岩化大理岩、含铜矽卡岩、含铜石英闪长玢岩等。矿石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粒状结构。金属矿物: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辉钼矿。脉石矿物:方解石、石英、石榴子石,次为透辉石、长石及绿泥石等。

蚀变:矽卡岩化,碳酸盐化、钾长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

矿床成因类型:接触交代矽卡岩+中低温热液型。

3 矿化富集因素

(1)接触破碎带控矿。这是侵入接触构造与早先构造的一种复合形式。其控矿作用往往被接触带控矿作用掩盖。岩浆入侵时,强烈的侧压力使原有的张裂面进一步发生活动,破碎带扩大,含Fe、Cu的矿浆或溶液在不同的阶段进入破碎带,以充填胶结及交代的方式,形成各种类型的角砾状矿石。

(2)裂隙控矿。主要指层间裂隙控矿作用,往往是导期矿化迭加的主导因素,但得以发育成含矿构造还需要特定条件的配合。矽卡岩形成时保留了部分原生构造的特征,而在其冷却过程中沿层理产生开裂,后期的含Cu矿物直接充填沉淀其间,形成密集平行、时断时续的脉状矿石。

(3)侵入接触构造控矿。侵入接触构造对矿化富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接触面的产状变化性,小岩枝及捕虏(岛状)体等。岩体西接触带产状往复交错,形态极复杂,正是区内规模最大的药园山矿床所在;小岩枝控矿,是接触构造控矿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捕虏体或岛状体,由于这类接触方式体现封闭或半封闭的小环境,有利于能量的集中,也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左右逢源,故极易于强烈的交代变质和矿化富集。

4 成矿模式

凤凰山地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升,在岩体内部引起钾化等热液蚀变,并形成细脉—网脉状斑岩型铜矿化。成矿热液流体沿着浅部断裂或裂隙继续上升并沉淀成矿,可形成浅部脉状矿化等。凤凰山矿田成矿模式是典型矽卡岩型成矿模式,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为主导,兼有其它类型。

5 结语

凤凰山矿田受构造控制,在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构造,矿体的形成与含矿构造具有延后性。因此,凤凰山矿田为矽卡岩型成矿模式,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为主导。希望本文能为今后研究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式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凤凰山矽卡岩交代
在凤凰山上
山东德州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方法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凤凰山
凤凰山歌
四川省九龙县某铜钼矿矽卡岩与成矿关系分析
给我个交代
交代
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