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企业财务分析体系问题研究

2018-08-05 17:56吕维光
中国经贸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企业战略财务管理

吕维光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国民经济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企业为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的优化改进。作为传统的企业管理信息来源之一,财务分析在完善企业管理结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来讲,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分析并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在形式上依然停留在财务数据分析上,人员结构上一般也都是财务人员兼职,各业务单元也基本上没有单独的数据反馈通道,甚至为数不少的企业并未对财务分析形成制度性的要求,而只是由财务部门自行发挥完成。因此,如何去建立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对于增强国内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财务分析的内涵和作用出发,结合企业管理的要求,阐述了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管理的意义,结合具体分析方法,探讨了目前财务分析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企业加强财務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分析;企业战略

近年来,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和管理安排向主动提供企业管理信息并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向转变。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不仅要求财务分析的内容要更加细致及时,还要求财务分析报告能够更紧密而准确的反应企业的业务情况,从而更准确完整快速的评价企业经营情况。鉴于此,建立和完善财务分析体系,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分析报告是目前企业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分析的内涵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及报表信息为依据,使用一些专业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从而进一步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从本质上看,财务分析是一种搜集和整理各种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信息,并加以整理的技术手段。这种分析有别于企业其他分析报告,它有着专业性强、信息要求全面、量化数据多、贯穿企业业务线等多个方面的特点。

从财务分析的表现形式角度看,可以分为全面分析、专题分析和简报三种形式。

全面分析是从企业整体出发,以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结合运营数据,运用技术手段,对企业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分析报告。这种分析报告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固定周期、统一标准编制,报告使用人经常是企业全体管理层。全面分析往往需要更多的人力投入和时间周期,使用多种分析方法,时间和空间维度比较广泛,并在编制过程中,需要业务部门甚至技术支持部门的协助完成。

专项分析是针对企业某以方面进行专题性的财务分析。这种分析可以是企业开展的新的业务方向,也可以是单独对企业某项成本、收入甚至某项资产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层做出相关决策提供量化支持。这类报告使用人大多是面对分析标的直接负责人,分析方法往往针对性比较强,需要的时间急,但需求性不固定,随业务部门的需求而出现。

简报经常为企业高层决策层获取日常所需重要数据的来源,且一般为固定周期。因此,对报告时限性要求较高。

另外,从财务分析的方法出发,财务分析还可以分为比较分析、比重分析、因素分析等。其中比较分析又包括了企业自身不同周期的纵向比较和同行业企业间的横向比较;比重分析则是对分析标的进行深入分解,以量化分析标的过程。

二、建立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务分析体系是企业为了提升财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而建立的分析方法、模式、组织结构及分析工具的系统化表现,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

1.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效率

传统的企业财务分析,往往由企业财务人员完成,虽然在完成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人员具有财务信息获取的优势,但是在业务信息收集和完成分析报告的时效性上,却往往无法保证。而且,大多数财务分析往往有着很强的时限性约束,这些时限还经常与其他财务部门负责的内外部报告、业务存在冲突。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化的财务分析体系,加强财务及业务信息的交流沟通,对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分析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

2.有助于优化财务分析的信息质量

传统的财务分析信息来源主要是会计核算资料及会计报表以及部分与分析直接相关的业务信息。近年来,分析报告的需求者,越来越需要更全面的与业务直接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能更好地保证分析人员获取到的业务信息及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及时,与业务需求贴合更加紧密,从而使得分析结果更具影响力。

3.有助于培养更专业的分析人员团队

现今,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往往由固定的财务人员完成,一旦出现人员更替,由于个人能力不同和习惯差异,经常出现财务分析质量下降、不能及时编制或者内容与分析报告使用人的需求偏离等问题。一个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对于体系内的各岗位有着明确的分工,对于分析形式和分析方法能够做到统一,在出现人员流失或其他情况的时候,依然能够保证财务分析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够提升财务分析人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专业素养。

4.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决策水平

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可以形成高效简捷的信息流通渠道,不仅仅在采集报告分析信息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准确,也能够在报告使用后,及时的将报告目的、缺陷、疏漏反馈给分析人员,而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改进决策方式方法,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层各方面的水平。

三、 建立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要求

1.统一财务分析模式

企业财务分析的种类比较多,而分析报告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因编制人员差异、行业差异呈现出多元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的分析模式就成为财务分析体系建立的首要任务。对于企业来说,针对不同的需求应该匹配不同的形式,以更好的满足分析报告使用人的需求,完成信息传递的目的,来保证管理决策依据的高效准确。例如,单独提供给业务部门或单独某位管理人员的分析报告,可以采用邮件或电子文档的形式完成,在正式会议上提交的分析报告,则应当尽量采用演示文稿形式,向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的例行性简报,则可以采用表格和摘要的形式,而全面性分析报告,则应当结合各种形式,进行全面陈述。

2.統一财务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一般集中于历史财务数据、预算、投资运营效果及风险等四个方面。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根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需求者和形式的不同,对于分析的内容进行选择性确定,这样就为企业财务分析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但在统一分析内容和指标的时候需要结合分析报告使用人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设定,避免财务分析报告内容与业务脱节。例如用于企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进行业绩评价,则应侧重于对历史财务数据的分析;对于单个业务板块的分析,则应当侧重于投入产出和管理效率分析,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对于投资项目的分析,应当结合投资项目已发生的运营信息和未来期间可能面对的的各种风险预测,进行整体分析,从而为投资项目决策提供建议;针对预算的分析,则可以根据预算的实际执行差异分析偏差原因,查找管理中的疏漏;同时结合风险的财务分析,也是现阶段很多企业完成战略决策所必须的过程。

3.统一财务分析指标

在一个企业中,为提高分析质量和效率,针对不同的分析标的和报告对象,设立统一的分析指标和方法,是必要条件之一。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一般需要通过资产盈利能力和营运盈利能力,主要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获取利润的能力。这些指标不仅仅可以应用于企业整体,也可以对于企业特定资产组或营运单元进行单独分析。通过相关指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对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单元特定期间内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可以量化的参考。企业的负债经营能力分析,主要采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这些指标代表着企业能够承担债务或者说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分析,通常会侧重于资产产出与资产占用的比率,即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分析中,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以及总资产等各项资产的周转率,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分析的重点,统一分析指标。

4.建立分析报告的反馈渠道

进行企业财务分析,重点还是要满足分析报告使用人的需求,但使用人的需求可能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出现变化,这就需要财务分析人员与分析报告使用人保持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在分析报告的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对财务分析的模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具体沟通,以便随时调整,保持财务分析的活性,校正分析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保证企业财务分析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四、 目前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层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足

实际上,在很多企业管理层可能根本不会在意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最多也就是大概了解下分析摘要里的重点数据,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管理者对于财务分析的认知有偏颇。他们认为财务分析报告,是对企业整体情况的评价,是属于企业最高管理人员如总经理、董事会关心的事情,与自己的职责无关或者关系不大。例如,技术总监会更关心自己团队的技术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人力资源总监会关心需求部门的人员配备是否到位。

(2)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主要需求。如果财务分析报告并未覆盖管理层所关心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财务分析,那么这份报告自然也不会得到重视,从而导致财务分析工作重要性无法体现。

2.财务分析的范围狭窄

目前的财务分析更多局限于财务核算信息,对企业整体的业绩评价不够全面,不能对应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导致财务分析价值降低。很多时候,财务人员编制的分析只是财务部门提供的一份财务数据展示,在体现业务信息方面还有欠缺。这样的分析报告,使用人也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无法体现财务分析的价值,即造成了各种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财务分析的工作与预想出现偏差,进而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财务分析工作的失败。

3.轻视财务人员分析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分析都是财务核算人员兼任,只有少数企业设立了专门的分析报告岗位和团队。而对于财务分析人员能力培养的缺失,则导致分析报告质量的良莠不齐。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财务分析,就不仅要求财务分析人员掌握企业的各种财务知识,还要求财务人员有着较强的业务学习能力,能够掌握企业的业务脉络,同时还要具备全面的行业、税务甚至相关法律知识,这样才能让财务分析真正为企业运营评价和风险预测提供支持。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完善

进入21世纪以来,大部分企业都使用了多种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但很少有企业对于各种业务需求提供一套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大多数企业都拥有数个甚至数十个不同的信息化系统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然而,数量众多的信息化系统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接口规范用于计量统计和传递信息,所以对于财务分析基础的数据收集、汇总以及后期的考核等工作,依然以人工的方式进行,这就难以完全保证财务分析数据来源的准确和及时。

五、完善财务分析体系的对策思路

1.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企业管理层应该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知,加强财务分析在管理决策时的使用,使得财务分析的价值得以体现。企业需要把财务分析作为管理决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来使用,积极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对财务分析工作予以支持,帮助财务分析人员了解企业业务脉络。而财务分析人员,也要意识到财务分析是体现财务工作对于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应当重视财务分析的详实准确及时,这样尽可能的提高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2.积极拓展财务分析的内容、模式及方法

财务部门应加强与企业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建立通常的信息交换渠道,建立周期性的信息交换机制。将企业的全面财务分析和有针对性的专项财务分析结合起来,根据实际分析报告的使用需求,精炼分析内容,使得的财务分析从质量上得到提升,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对于具体的财务分析内容,不能局限于会计核算信息和各类报表,还要重视各分析项目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影响,对于企业业绩和发展前景做出扎实的分析。根据企业务情况,积极引入新的分析方法和指标,完善企业分析体系建设,从而保证企业财务分析与时俱进,保证分析工作能够跟上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步伐。

3.优化财务分析团队

企业应当根据需求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或团队,培养适用于本企业的专门的财务分析人员。在这些方面,可以将定期培训和不定期研讨的方式予以结合,肯定财务分析工作的成绩,查摆疏漏,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并且,要从业务线层面,设立信息交流接口,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提高业务人员对于财务分析工作的积极性,设立定期的财务分析工作交流会议,以促进和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对财务分析岗位人员,应该定期开展业务及财务知识培训,拓展财务人员知识视野。财务人员也应当积极参与各项内外部政策法规培训、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应用数学、概率等专业只是的理解和应用,做到不仅能完成财务专业方面的工作,也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全方位的了解。

4.加强企业财务分析的信息化投入

企业应逐步使用统一接口和标准的信息系统取代老旧的信息系统,或建设新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对企业整体的信息系统进行更新,提高财务分析数据来源的信息化比重,将财务分析工作的资料收集、分析总结、传递、反馈等过程,尽可能的信息化,程序化,从技术基础层面,避免疏漏和误差,降低财务分析工作的成本,同时也能提高效率和质量。

总之,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对于提升企业财务分析质量、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衡量投入和产出,设立适合自己现阶段发展需求的财务分析体系,切实为企业管理决策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红.论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时代金融,2015年第10期.

[2]彭雪莲.浅析财务分析体系.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14期.

[3]赵素兰.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和完善.商,2016年第34期.

[4]李志洲.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策略.现代国企研究,201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企业战略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管窥
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