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内控措施

2018-08-05 17:55董淑云
中国经贸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内控新会计制度内部控制

董淑云

【摘 要】随着新会计制度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发生了明显改善。新会计制度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去除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内容,增添了一些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内容。本文针对新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改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未来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内控;内部控制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新会计制度的出现一方面冲击了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众所周知,财务管理一直是关乎企业发展命脉的核心工作,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必定以一定的内控制度为前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的企业性质已经越来越突出。因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的重要功能

1.对单位资金进行有效保障

对单位资金进行有效保障是事业单位建立并完善内控机制的重点目的之一。一般来讲,事业单位资金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那么保障资金安全的重点就是保障单位的财政资金。细化管理流程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资金进行配置和使用是内控机制运行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一系列内控措施的实施,财政资金的使用风险将不断降低,从而确保财政资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使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明显提高,资金的使用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2.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规范

内控工作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过程,其关系到内部组织管理的每个方面,凭借完善的内控制度对内控工作的实施提供前提将促使组织管理向着更为合理、规范的方向发展。与企业组织管理不同,事业单位具有独特的管理方式,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应该以细化管理和系统化管理为基础,促使各个管理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最理想的结果。另外,通过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对内部人员的贪污受贿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3.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进行提高

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进行提高是事业单位开展内控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合理有效的内控机制一旦实施到现实中,其将能够促进现实内控工作的顺利实施,从而使整体的工作效能不断提高。随着管理标准化程度和制度化规范程度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成本将逐渐降低。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也为社会公共服务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前提。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控机制存在的普遍问题

1.内部人员的内控意识仍然比较薄弱

和大多数企业相比,当前虽然许多事业单位内部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内控制度,但是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内控意识薄弱问题依然是限制内控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往往是由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松懈、内控思想陈旧的因素引起的。许多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仅仅停留在表面,根本未落实到实处,导致内控机制运行不彻底现象比比皆是。另外,基于内控工作管理环节多、要求高等因素的存在,个别内部人员很可能对执行内控机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

2.內控管理人员比较缺乏

内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以相应岗位职责的充分发挥为基础。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一般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基于财务管理人员对内控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不够高,在日常工作中也仅仅是接触财务工作比较多,其在开展内控工作时往往不按内控制度落实,从而导致内控工作执行效率较低,内控工作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3.在开展内控工作的过程中对独立性的要求较低

内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以一定的独立性为基础,只有满足独立性要求,内控工作才能够达到目的。当前,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往往是由领导直接负责的,内控工作的独立性往往比较低,从而导致领导对内控工作的权利过于集中,内控工作在日常监督管理中体现不出其真实的作用。

4.内外部对内控工作的支持比较少

内控工作的良好运行仅仅凭借本部门的工作是往往不够的,其还需要以审计、后勤以及财务部门的工作为支持。虽然许多事业单位将内控工作扩展到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确少必要数据和信息作为支持,使得内控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内控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也难以得到体现。

5.评价体系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程度有待提高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衡量一个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实施效果好与坏的重要内容。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内部缺乏有针对性、完善、科学以及合理的内控制度评价体系,从而使得内控制度根本难以发挥出其实质的作用。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袖手旁观或者是运用一系列的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全面体现,惩戒与预防的相互结合也难以实现。

三、针对事业单位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1.对内部人员的内控意识进行培养和创新

对内部人员的内控意识进行培养和创新是促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发挥其真正作用的首要环节。事业单位在培养和规范内部员工内控意识的同时,还应该对内控意识进行创新,从而使内部员工清晰地知晓内控工作的制度要求、流程、了解每个岗位的职责,并对工作方法进行合理创新,进而促使内部控制的水平和层次更高。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对内控秩序进行积极营造,旨在以良好、有序的内控环境为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前提。

2.对内控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行明确

内部控制部门是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直接部门,其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内控部门应具有权威性,即该部门应该直接参与管理落实和组织决策工作,与此同时,其还应该是事业单位的制度制定部门,从而在内控制度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具有话语权,进而发挥其管理监督和约束违法违规行为的作用;其次,应该对内部控制部门的独立性进行明确,从而使内控机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环境以及职权。

3.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内控人员是开展内控工作的重要主体,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内控制度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对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内控队伍素质水平,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事业单位应对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进行提升,为内控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的良好运行提供必要前提。总体来说,内控人员作为内控工作的直接相关人员,一方面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操守,只要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事业单位内控人员才能够对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切实履行,从而促使内部控制整体质量水平的快速提高,进而为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奠定合理前提。

4.对集体决策价值进行合理突出

决策工作是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实际的决策工作中,事业单位应尽量避免在一支笔和一言堂问题上出现错误决断。对于重大突发事件,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内部标准化决策机制,将支出限制在5万元以内。当支出超出5万元时,需要领导班子进行决策,对财务标准进行进一步讨论和落实,从而对支出的处理更为合理、规范。

5.对内控保障制度进行明确

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其需要内部各个部门的合理配合。事业单位应按照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将内控机制和各項业务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内部控制水平符合预期的目的。另外,事业单位也应该将工作中心放在引入信息化技术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最快时间内对部门内的所有工作情况进行掌握。

四、小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的建立健全以及创新是推动事业单位组织管理模式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内容。虽然,许多事业单位内部已经建立了比较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但在现实层面上,内控制度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内控工作中。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当代的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对内控机制进行创新,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向着更为友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5,(10):50-50.

[2]齐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5):100-100,108.

[3]王素梅.事业单位内控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财经界,2017,(21):40-41.44.

猜你喜欢
内控新会计制度内部控制
教育事业单位内控要稳步实施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谈技术服务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